導演:安吉·比拉爾Enki Bilal
主演:琳達·哈迪Linda Hardy、夏爾洛特·朗普琳Charlotte Rampling、托馬·克雷奇曼Thomas Kretschmann、托馬·M·波拉Thomas M·Pollard等
類型:動畫/科幻
發(fā)行:法國UFD
首映:2004年3月24日(法國)
片長:102分鐘
這部法國本土的科幻大片,在視覺效果上確實很像[駭客帝國],包括一些具體的幕后制作方式,都是數(shù)字電影高度工業(yè)化的產(chǎn)物,但這個原創(chuàng)故事的未來意識卻相當老套,遠遠無法和[駭客帝國]的振聾發(fā)奎相提并論。由于主題上這種科幻觀念的保守,還有制作細節(jié)上的一些問題,法國影評界對該片的評價并不理想,好在這依然是一部具有濃郁法國味道的、充滿詩意的科幻電影,所以對科幻電影影迷來說,還是一道不該錯過的夏季大餐。
故事:古老的科幻故事
2095年,紐約。天空中漂浮著高速汽車,摩天大樓墻壁上懸掛著超大屏幕,上面播放的是新一界大選的辯論現(xiàn)場。變體人、外星人、真實和再生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變體后的優(yōu)等人統(tǒng)治著這個世界。
在這個摩天大樓如穿插在無底深淵上的未來城市上空,突然出現(xiàn)一座漂浮的神秘金字塔。塔內(nèi)駐守著因反叛而被判死刑的埃及之神奧魯斯(托馬·M·波拉飾),他必須在七天內(nèi)回到人間,找尋一個擁有神秘力量的女子,和她交合,以期獲得永生。但為了接近這個神秘女子,他必須先找到和他的身體兼容的純潔肉體。冰凍死囚尼克波爾(托馬·克雷奇曼飾)被奧魯斯看中,并借用了他的身體,于是這個人具有了雙重人格。
醫(yī)生埃爾瑪(夏爾洛特·朗普琳飾)是人類抵抗運動派醫(yī)生,她致力于照顧和修復那些被變體優(yōu)生人轉(zhuǎn)變的人類。在她前任丈夫的實驗室里,具有半變體半人類特征的藍發(fā)女孩吉爾(琳達·哈迪飾)引起了她的興趣。她讓吉爾定期服用一種藥物,以保證過去的經(jīng)歷不會突然閃現(xiàn)。吉爾和尼克波爾終于相遇,并迸發(fā)了愛的火花,然而,橫在他們中間的奧魯斯卻象一個無形障礙,三人之間的關系總是搖蕩在愛恨之間。
參加競選的議員因為害怕尼克波爾將自己家族和他代表的優(yōu)等變體種族的秘密泄漏,派出殺人惡魔企圖暗殺尼克波爾。歷經(jīng)危險的尼克波爾在奧魯斯的幫助下,成功逃脫險境。吉爾則在神秘保護者約翰的幫助下變成了真正的人類,與相愛的人長相廝守。實現(xiàn)了自己目的的奧魯斯也回到了天上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象征一起,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角色介紹
奧魯斯——鷹頭人身的埃及之神,因為反叛,被同類判處死刑。現(xiàn)在,他要回到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的人間,在七天內(nèi)完成一項瘋狂的自救任務:和一名擁有神秘力量的女子結合,從而使自己獲得永生。但是為了接近這個女子,他必須借用一個男人的身軀。經(jīng)過七次失敗后,他終于找到了一個能和他的身體兼容的純潔男身,他就是尼克波爾。
吉爾——她既不是變體人,也不是真正的人,而是由變體優(yōu)生人轉(zhuǎn)變而來的“人”,是科學實驗的莫名產(chǎn)物,3個月前剛剛形成。和其他人不同,她眼中流出的是藍色的淚。除了想與她結合的奧魯斯神,沒有人——包括她自己——知道她是誰,她從哪里來。她服用一種特殊的洗腦藥丸,以保證過去的經(jīng)歷不會突然閃現(xiàn),從而開始新生活。吉爾擁有一種神秘的超能,但她自己并不知道。在埃爾瑪?shù)扰笥训膸椭拢龜[脫了那些想要毀滅她的惡人,并最終揭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
尼克波爾——人類變體優(yōu)生人,由于反抗政府當局的專制壓迫而被判處冷凍刑罰。30年后的一個夜晚,由于以此電路短路,冷凍器被打開,解凍后的他重返紐約。議員阿拉古德爵士對尼可波爾的外逃非常恐懼,因為尼可波爾掌握著他們家族實際上都是優(yōu)等變體種族的秘密。同時,重返世間的奧魯斯神看上了尼可波爾,決定借用后者的軀殼。于是這個人神一體的尼可-奧魯斯開始四下尋找神秘迷人的吉爾。到底是誰愛上了吉爾,奧魯斯,尼克波爾,還是他們同時愛上了她?
埃爾瑪——人類抵抗運動派的醫(yī)生,她致力于照顧和修復那些從變體優(yōu)生人轉(zhuǎn)變而成的“人”。她在自己前夫的實驗室遇到了年輕憂郁的吉爾,被她深深地吸引了,毫不猶豫地承擔起照顧和保護她的任務。
約翰——約翰是個“擺渡人”,一個類似塔科夫斯基影片中的潛行者的角色。他將銀河中那些喜歡冒險的變體人引渡到地球上,吉爾是最后,也是最美的一個被他引渡到人間的變體人。
阿拉古德爵士——紐約議員,他的家族是紐約最有權勢的家族。他繼承了父親創(chuàng)建的一個壟斷醫(yī)療機構。由于他資助變體優(yōu)生人工程,他有三個月的時間為自己連任議員拉選票。但就在這個關鍵時期,紐約發(fā)生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謀殺案,哈德遜河上空又浮現(xiàn)出神秘詭異的金字塔,抵抗運動領袖尼可波爾出逃,所有這些都使他的議員寶座岌岌可危。
梁莉莉——阿拉古德爵士的政治顧問,蛇蝎美人,利用美色暗中操縱阿拉古德爵士。她的公開身份是變體優(yōu)生人工程的官方代表,因此她要不顧一切地保護這個工程的利益。
幕后
這是法國導演安吉·比拉爾的第三部劇情長片。1951年10月出生于前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市,在這個至今還飄蕩著戰(zhàn)爭幽靈的城市,安吉·比拉爾渡過了自己人生的前十年。1960年,他舉家遷居法國,連環(huán)畫和電影同時進入了他的視野。天才的安吉在1971年的一次連環(huán)畫大獎賽中脫潁而出,次年出版了他的第一個連環(huán)畫故事《Le bol maudit》。做為法國當今最著名的連環(huán)畫作家之一,這部影片是根據(jù)他的《尼克波爾》連環(huán)畫三部曲 《永恒的集市》、《陷阱女人》和《寒冷的赤道》改編而來。影片最初照搬連環(huán)畫集中的一集定名為[陷阱女人],最后卻以其中的埃及之神奧魯斯做參照統(tǒng)括三集定名為[不朽的上帝]。
因為對電腦繪制的虛構人物保持相當?shù)闹斏鳎绕涫菍λ麄兊谋洌麄兊臍w屬,他們的純電腦圖像表示不信任,在制片人向他提出建議時,他要求劇中主要人物一定要有血有肉的真人扮演。同時,這部影片雖然是根據(jù)導演本人的連環(huán)畫改編而來,導演卻決定和自己作品表示決裂,片中除了保留原創(chuàng)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吉爾、尼克波爾和奧魯斯和愛情永恒的主題外,剩下的內(nèi)容全部交給另一個合作編劇伙伴在原作基礎上重新自由構思。
在演員挑選上,導演刻意不挑選明星出場,尤其是主角吉爾和尼克波爾,以免他們的既定形象在這個后現(xiàn)代的未來世界里難以給觀眾帶來足夠的想象空間。吉爾的演員挑選幾乎未費任何周折,在導演安吉組織的一次意在說服投資商的的試鏡中,前法國小姐琳達·哈迪象劇中人物那樣一頭藍發(fā)出現(xiàn)在鏡頭里。演員的熱情和鏡頭前令人震驚的似曾相識,幾乎讓大家無話可說。尼克波爾的扮演者托馬·克雷奇曼則是在剛剛結束[鋼琴家]的拍攝后,由導演帕特里斯·夏候推薦給本片的制片人的。
導演安吉·比拉爾很小時就發(fā)掘了波德萊爾的詩歌并且成了多少年來不曾動搖的忠實讀者,在這部影片中,為了向自己最敬佩的這位先輩文豪致敬,影片分別引用了詩人在《惡之花》中兩首詩歌中(Une Charogne 和le Poison)的詩句,做開篇和結尾。
連環(huán)畫原作曾花了許多篇幅描繪政治選舉中的陰謀,影片中則因為本來已經(jīng)很龐大的預算和場面,不得不精簡。但是卻保留了在一個和今天的政治選舉無異的場面中獨裁的醫(yī)學優(yōu)生人統(tǒng)治的背景。這和無論是今天純意識形態(tài)爭論的選舉或者是連環(huán)畫出版時的上個世紀80年代,都有所區(qū)別,流露出天才想象。
拍攝[不朽的上帝]經(jīng)歷了幾道工序,首先是傳統(tǒng)拍攝歷時5周,緊接著7周時間,演員們在一個寬闊而抽象的綠色背景下進行第二次拍攝。再之后又是三周,穿著緊身服的演員們又出現(xiàn)在十多架紅外線攝像機下,以便將所有演員的動作準確地記錄下來。至于三維電腦設計的工作,從影片開機那一刻起,就再也沒停下來。影片中的一大難題,是將所有真人扮演的角色的造型都重新經(jīng)過特技處理,為的是使讓他們打上未來人的烙印。影片中,許多演員原本的面孔、身體、血肉被電腦操縱的圖像掩蓋了真實面目。
重要場景
金字塔
影片中的金字塔形象是真實的金字塔和數(shù)字技術的合成,許多被判刑的埃及神被禁閉在其中,陷入幾千年的沉睡狀態(tài)。一天,它隨著重返人間的奧魯斯突然出現(xiàn)在哈德遜河上空,使紐約居民和政府當局恐慌不已。

變體優(yōu)生人研究所
這幢超現(xiàn)實主義的怪異大廈是紐約城的核心,它對政府和居民具有絕對的控制力。變體優(yōu)生人研究所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他們將變體人和外星人劫持到實驗室中做試驗,將他們變成受控制的變體優(yōu)生人。
地鐵
盡管在影片中所有的汽車都可以在空中穿梭,紐約的地鐵仍在不停運行。躲入地鐵中的尼可波爾在逃生中摔斷了一條腿,這時奧魯斯出現(xiàn)并帶走了他。在地鐵車廂中,奧魯斯施展神力,為尼可波爾安上了一個真實的“假肢”。
吉爾的臥室
吉爾答應自己成為埃爾瑪?shù)难芯亢捅Wo對象,并搬進了Western Hysteria區(qū)的一間位于39層的公寓。她和人神一體的尼可-奧魯斯就在這間公寓里相遇并相愛的。
迪克酒吧
迪克酒吧位于帝國大廈的頂層,只有變體人和外星人可以上這家酒吧。這也是“擺渡人”約翰在地球上的駐點,尼可波爾在這第一次看見吉爾。
約翰的辦公室
這是快速旋轉(zhuǎn)的宇宙空間,星光閃爍,星云四處漂移。
人體博物館
在這個奇異的超現(xiàn)實博物館中,吉爾開始明白自己正在變成人類,變成一個真正的人。
宇宙隧道
它在中央公園的隱蔽之處,是地球通向宇宙太空的門戶。吉爾在這兒出現(xiàn)了三次。最后一次,她放棄了以變體人的身份重訪宇宙的機會,和心愛的尼可波爾留在了地球上。
評論
法國3D電影經(jīng)歷了歐羅巴公司[肯娜]的失敗之后迎來了這部將三維電腦繪制和真人相結合的科幻動畫片,這也是電影史上的一個新創(chuàng)新。從影片的最開始,觀眾就被帶到一個神奇迷幻的未來世界,每一個畫面,都值得你按下暫停鍵,以便仔細地凝神品位。甚至他的缺點,也是他全部魅力的組成部分。
它的神奇還在于對動畫制造的電腦游戲里那些沒有情感和血肉的冰冷世界的對抗。電腦繪制的動畫圖案、詩意般的油畫布景和后現(xiàn)代特征的真人穿插交錯,結果是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一部全新的電影,人們在驚訝失語中,仿佛完成了一個夢想的實現(xiàn)。
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更多的是大膽自由地展開想象,詩意和荒誕是他的創(chuàng)意主題。超越了目前二維視野的三維風景在青藍色的冰冷基調(diào)中,達到了和主題人物的和諧統(tǒng)一。在這部處處可以看到神和人類反抗的影片中,主題總是以相當藝術的形式在熒屏上表達。男人和女人以及神交纏緊緊擁抱在一起,就象導演比拉爾帶給第七藝術的激情。
油畫,建筑設計,電腦繪圖,生活在這里是徹底的勝利,愛情依舊是永恒的主題。這一百寶箱里珍藏的是一個虛構的神奇世界,一個藝術工匠最天才的詩意制作,處處都是想象之外的獨創(chuàng)。
影片的成功不僅僅在于視覺圖像上的大膽新潁、對未來城市的后現(xiàn)代風格的布景真實可信,更是對人物塑造的一次全新探索。埃及之神在這里是鷹頭人身,他來到自己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世間尋找自己的長生不老,此時的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具有人類的特質(zhì)。吉爾則是個神秘異類,有藍色的頭發(fā)流藍色的眼淚,憂傷的表情總是掛在美麗的臉龐上,身份的模糊又使她不自覺地焦慮。飛駛的汽車,感傷的英雄,這讓人隱約想起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影片Blade Runner或者是維姆·旺德斯(Wim Wenders)的Ailes du desir,但是兩者又迥然不同。
法國媒體評價
影片一點點帶著觀眾走進一個神奇的詩意世界,一點點,我們周圍世界被帶有未來世界特征的魔力機件裝置,強烈的視覺沖擊,恐懼的怪物,飛行的汽車所包圍。病態(tài)卻極具感官刺激的,冰冷但具有活力的世界。
——《世界報》
導演關于未來世界里的紐約令人驚嘆,電腦繪制的動畫人物令人信服,不論結局怎樣,它都會在數(shù)字電影時代里留下記載。令人眩暈的詩意世界。
——《首映》

陰沉卻極具詩意的世界。背景是電腦圖案繪制的結果,傳達的是一系列新穎而深刻的主題的COCKTAIL,滲透著充滿醉意的美學。
——《STUDIO》
導演:安吉·比拉爾
1951年生于南斯拉夫,1960年隨父母到巴黎定居,19歲開始漫畫創(chuàng)作。1980年出版科幻漫畫《尼克波爾》三部曲的第一部《諸神混亂》,立即引起矚目,一炮走紅。不久,他又推出了《尼克波爾》三部曲的后兩部《陷阱女人》和《寒冷的赤道》,同樣大獲成功。1987年比拉爾榮獲法國安古蘭漫畫大獎,成為歐洲漫畫界重量級作者,深受全世界眾多漫畫迷推崇,地位有如日本的大友克洋。比拉爾的畫風帶有東歐文化的沉郁氣質(zhì)和傲骨,又不失法國人的幽默和輕快。他特別擅長科幻題材,并經(jīng)常在其中滲入強烈的政治諷刺意味。比拉爾對電影藝術情有獨鐘,早年曾在阿倫·雷乃、邁克爾·曼等人的影片當任布景設計。1989年自編自導了電影處女作[邦克大飯店](Bunker Palace Hotel),反響一般。1996年再度編導了[記憶喪失的男子](Tykho Moon),這回拉比爾獲得了觀眾和影評人的認同,實現(xiàn)了從漫畫家到導演的成功跨越。2004年,拉比爾將自己的經(jīng)典作品《尼克波爾》三部曲搬上銀幕,改編影片[不朽的上帝]被稱為科幻片的創(chuàng)新之作,在法國電影界刮起一股旋風。
導演訪談
□《尼克波爾》三部曲是你80年代的作品,為什么會在2000年想起把它改編成電影
■是夏爾·加索來找我的,他是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制片人,他說他想把我的這部漫畫改編成電影,提供的條件很誘人:資金充足,利用最先進的3D技術等等。我一口答應了下來,唯一的條件就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必須由真人演出。要知道那時我不太喜歡虛擬形象,它們冷漠、呆板,表面總是那么光滑,缺乏真人的肌理和質(zhì)感。

□盡管是改編,可是電影和漫畫有很大區(qū)別,除了主要角色及其關系沒有根本變化,影片幾乎是另一個故事了。
■是的,我不喜歡僅僅是把二維的漫畫變成三維的影像,你知道我的前兩部影片的劇本都是特地創(chuàng)作的,和漫畫無關。當然我現(xiàn)在有一個很好的原本,技術也足夠先進,改編就成了一種誘惑。但是當時美國人和英國人也想把《尼克波爾》的前兩部搬上銀幕,我想那還是重新寫劇本比較好。塞爾吉·勒曼是我非常喜歡的科幻作家,于是我找他合作寫劇本。我們倆把漫畫拋在一邊,一眼都沒有看就開始寫了。但是,漫畫中發(fā)生在地鐵里的那些情節(jié)都被原封不動的搬到電影中,因為它們都非常好,而且適合用電影表現(xiàn)。
□這部科幻片有一些政治色彩,但比起漫畫,這種色彩弱了許多。為什么?
■的確如此。我一開始就意識到政治色彩太濃,影片就顯得沉重,觀眾們會對它提不起興趣。漫畫誕生于80年代,無疑會受那個時代政治氣氛的影響,但是畢竟我們還是社會的人,于是我保留了議員競選這個很現(xiàn)實和經(jīng)典的情節(jié)設置。
□[不朽的上帝]更多的是一個愛情故事?
■是的,但我要說它講不僅僅是男女之間的愛。影片中有好幾種愛,首先是奧魯斯神對自己的愛,其次是奧魯斯對尼可波爾的愛(為了能夠“愛”吉爾),還有尼可波爾實際上對奧魯斯也有一種愛心,當然最感人的還是尼克波爾和吉爾之間的愛情。另外,影片中還有尼克波爾和吉爾對詩人波德萊爾的熱愛。這完全是因為我自己是個波德萊爾迷,我從10歲起就讀波德萊爾的詩。
□奧魯斯是埃及神話中的神,你對它們很有興趣?
■我從小就對古埃及神話非常著迷,埃及神話中的每個神都有許多動物的化身,其中長著鷹頭和鷹翅的奧魯斯給我的印象最深。這個角色實際上整部影片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奧魯斯盡管是個神,但他對永生的渴求和實現(xiàn)永生的途徑,卻和人類別無二致。
□這是一部真人和虛擬數(shù)碼人共同表演的影片,談談其中的影像合成技術吧。
■除了幾個主角由真人表演外,其他絕大多數(shù)角色都是利用動作捕捉技術由真人和數(shù)碼形象共同實現(xiàn)的。演員們在綠色的幕布前表演,在電腦里,演員的外形被設計好的數(shù)碼形象所代替,但是他們的動作和聲音卻保留了下來。[不朽的上帝]中只有怪物Dayak是一個純粹的數(shù)碼形象,它是一個雜種,Dayak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野蠻部落的名稱。另外,影片中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數(shù)碼合成的,唯一一個有真實元素的場景是人體博物館。
□越來越多的法國影片用英語拍攝,[不朽的上帝]也是,這僅僅是為了便于全球發(fā)行嗎?
■是的,畢竟面對這么大的投入,投資方的壓力很大。但[不朽的上帝]毫無疑問是一部歐洲影片,盡管故事發(fā)生在紐約。它也不是一部純粹的法國影片,我和托馬·克雷奇曼就來自東歐,我是南斯拉夫人,托馬是從前東德出來的。
□在漫畫中故事發(fā)生在巴黎,影片中為什么改成發(fā)生在紐約?
■因為我決心電影要和漫畫一刀兩斷,這首先就得變換故事的背景。紐約到處都是高聳入云端的摩天大樓,很有科幻色彩。設置尼克波爾這個角色和引用波萊德爾的《惡之花》中的詩句,都是為了隱喻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的。而讓故事發(fā)生在紐約這個世界上資本主義最發(fā)達的地方,用意也是相同。當然,我不是一個反美分子,我本人還很喜歡紐約這個城市。有人說影片中的變體優(yōu)生人研究所是在影射紐約的世貿(mào)大樓,根本沒這回事,變體優(yōu)生人研究所的美術設計在9.11事件發(fā)生前6個月就完成了。
□影片中的宇宙隧道有什么象征意義嗎?
■宇宙隧道是一個危險的禁地,卻是某些變體人、外星人的庇護所,是他們回到宇宙的通道。變體人吉爾在那遇到了將自己引渡到地球上的約翰。約翰是吉爾的守護天使,但是觀眾們永遠看不到他的臉。我也很喜歡吉爾這個角色,她是憂傷和夢想的攜有者,非常理想化。
□有人說這部影片的風格有點像[第五元素]和[銀翼殺手],你怎么看?
■[不朽的上帝]中的未來景象和[第五元素]中的有點相似,比如汽車在空中穿梭,但這并非呂克·貝松的首創(chuàng),很多科幻故事中都有這個細節(jié)。早在1972年,飛行的汽車就出現(xiàn)在我的漫畫中。至于[不朽的上帝]在陰郁風格上和[銀翼殺手]相同之處 ,我要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七八十年代,有許多法國漫畫家為美國電影廠工作,尤其是美術設計,[銀翼殺手]因此也受到法國科幻漫畫的影響。雷德利·斯科特與我,還有墨比斯(Moebius,法國著名漫畫家,[異形]等影片的美術設計)都很熟,他感謝我們給他帶來了靈感。
□還有人說這部影片和[欲望之翼]有點像……
■是的,我非常喜歡維姆·文德斯的[欲望之翼],我的漫畫中的尼克波爾形象就有[欲望之翼]中天使的扮演者布魯若·甘茲的影子,因此電影的角色不免也有點相似之處。但是他們還是有很多不同,畢竟這是不同的故事,紐約的天空和柏林的天空就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