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五·一”,編輯部各位同事都在籌劃出行游玩事宜。讀者來信來談旅游談生活的也逐漸多起來。摘選一封一個自稱小影迷的讀者來信,或許他的狀態和大部分影迷相似,電影在自己心中始終是那個理想化的單純東西。順便說一句,這位影迷在香港電影節結束之際,給我們寄過一篇《遲到的愚人節》。
>>我就是那個度過了《遲來的愚人節》的小影迷,一個小小CS戰隊的小隊長,一個普普通通的大三學生。想必你們都經歷過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階段,對未來憂心忡忡,對現實忿忿不平,對過去念念不忘??傊褪?,感覺日子一天比一天“艱辛”。在這艱辛的生活中,一定是要有一些東西來聊以慰藉的,所以人們有了各式各樣的愛好,有人喜歡打游戲,有人喜歡聽音樂,有人喜歡談戀愛,有人喜歡看電影。
嚴格的說,電影不能算是我單純的愛好,早在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就開始了對電影的喜愛。11歲那年,我第一次自掏腰包,買了一本《大眾電影》,當時的封面是“秋菊”版的鞏利咧嘴微笑,很樸實,很可親。之后,大大小小的電影和花花綠綠的電影雜志陪著我一路成長過來。
上大學之后,媽媽整理我的房間,竟把我藏在各處的電影雜志摞滿了整整一個書柜,它們記錄了我少年時代大部分的快樂時光。對于大多數熱愛電影的人來說,同樣也少不了收集電影雜志,然而其中的一本,被我放在了一個最顯著的位置。全彩,鋼版,紙張的質地很好,當時的封面上一襲皮衣的基努-里維斯,堅毅而又野性。這本書真正地讓我認識了電影,并且也知道了還有一群這樣有格調的狂人,在不遺余力地為電影做著貢獻,為電影搖旗吶喊。后來我在成為鐵桿影迷的同時也成了雜志的忠實FANS,后來我又追隨著這群狂人找到了現在自己的最愛——《新電影》。
現在西片當道,人們喜歡看外國電影的原因和華語電影的沒落難逃干系。我們都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它在我們心目中占有著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當我們看到形形色色的被稱為爛片的香港電影充斥著碟市時,未嘗不痛心疾首。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指在發表,只是表達了一個普通影迷的心聲,因為關注華語電影,支持華語電影不只是你們,還有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影迷。
>>接下來是一個讀者推薦的東西,顯然這位讀者是[指環王]的影迷。他在Email里說最喜歡的角色是咕嚕,希望所有喜歡咕嚕的影迷都會喜歡這副畫。(注,咕嚕手捧英國著名電影雜志《帝國》雜志)。賽人看完這幅畫,扶住桌子笑了足足一分鐘,然后說:TMD絕了,可惜咕嚕永遠就是一副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