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據統計,35歲以上的女性中20%的女性患有該病。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污染,子宮肌瘤的發病趨向于低齡化,所以,年輕的女性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本刊特別邀請了上海健橋醫院婦科的俞真花副主任醫師為本期的嘉賓,解答有關子宮肌瘤的問題。
據俞主任介紹,子宮肌瘤雖常見,但其臨床表現卻多種多樣。有一些患者由于肌瘤體積較小、癥狀不明顯,未能引起注意只是在體檢時才偶爾被發現。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癥狀比較明顯。俞主任特別介紹了比較典型的兩位患者,我們不妨來聽聽她們的自述。
月經量多,貧血的王女士
我今年38歲,以前月經一直很正常。但從 3年前起,月經量變得特別的多,墊了那些“超強吸收”的衛生巾也沒用,還是要往外滲。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放環的緣故,沒有重視。到了后來,因為嘴唇、臉色很蒼白,還時不時感到頭暈。家人和同事說我可能是貧血,到醫院一查,果然,血紅蛋白只有7克。從那以后,我吃了很多了補血藥、補血保健品……結果還是無濟于事。一年前,單位組織體檢,B超顯示是子宮肌瘤,有2厘米x 3厘米,醫生說這就是引起月經多、貧血的根本原因。
排尿困難,尿潴留的趙小姐
我今年26歲,一個月前感到排尿困難而去看醫生。一開始,總認為是尿路感染,可用了很多抗生素總不見好,情況越來越糟糕。上個星期六,不管我怎樣努力,就是解不出小便。去醫院做了B超才發現是因為子宮肌瘤壓子宮肌瘤的癥狀有很多,月經量過多血是比較典型的癥狀。一些患者可在腹部摸到腫塊,還有一些患者就像上面的趙小姐一樣,由于肌瘤壓迫相鄰的組織器官而出現尿頻、尿潴留、便秘、下肢水腫等癥狀。
傳統治療方法的弊端
盡管良性子宮肌瘤只有0.5%~1%的惡變率,但若瘤體過大仍會出現諸多相關癥狀。所以,絕大部分女性都要求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法分為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兩種。對于月經量過多且子宮增大明顯的患者可使用雄激素。但使用雄激素有一個最明顯的副作用——男性化。女性使用了雄激素后可出現體毛增多、聲音變粗、出現痤瘡等副作用。對于愛美的女性來說,這是非常可怕的。
除了使用藥物,外科手術也是有效的方法。對于年輕且希望生育的患者可行“肌瘤剜除術”,對于年老且不需再生育的患者可行“全子宮切除術”。上述兩種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損傷過大。筆者專門在患者中做了隨機采訪,了解普通患者對傳統治療方法的看法和她們的要求。
筆者:通過傳統的手術法來治療子宮肌瘤,您能接受嗎?
受訪者甲,不能接受,我還沒有結婚,要是把子宮都切掉了,我還怎么生孩子,我認為對一個女人來說,不能生孩子,生命就不完整受訪者乙:我的肌瘤比較小,可以用手術切除而保留子宮,但是肚子上留下一道很長的疤多難看啊!以后丈夫看到你肚子上那么長的疤心里多別扭啊!
受訪者丙:做手術我倒覺得無所謂,反正我年紀也不小了。可做手術要住院,一個人動手術,家里人要陪著,太麻煩了,再說我老公身體也不好。
受訪者丁:雖然我已經有孩子了,但我還是不能接受子宮切除術。這樣一來月經就沒了,這還算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嗎?
受訪者戊:我對手術有顧慮,我身體不太好,不知道是否經受得起手術。我還聽說開腹手術后為了防止感染要用很多的抗生素,現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上到處是關于濫用抗生素危害的報道,我很擔心。
專家解惑
筆者帶著患者的諸多顧慮請教了俞主任,看看是否有最新的治療理念、治療方法來解決子宮肌瘤的問題。
筆者:俞主任,很多患者對手術有顧慮或根本不能接受手術,現代醫學是否有最新的治療手段?是不是非得切除子宮?
俞主任:不可否認,子宮切除是根治子宮肌瘤的好方法,但是,畢竟它帶來的損傷太大。切除了子宮就意味著女性的生殖系統已經不完整了,不能夠再生育了,這對女性心理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甚至超過對其生理造成的損傷。就算是已經生育過的女性,傷害也絲毫不見得輕。因為月經是女性成熟與健康的標志,切除了子宮就不再會有月經,無論對女性還是對其丈夫的心理都是一個打擊。現代的中國女性已經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生活質量,對醫療手段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針對這種狀況,射頻治療法應運而生。這是一種微創的治療方法,把對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的程度。所以,現在子宮肌瘤的患者已經不再需要“大掃除”了。
筆者:您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射頻治療的原理和過程?
俞主任:射頻治療的原理很簡單。將一個射頻針在B超的引導下通過陰道直接插入肌瘤的瘤體,而后通以高頻的電流,使肌瘤組織在短時間內壞死、萎縮,從而起到治療的作用。這一過程根本不像傳統的手術那樣需要開腹,這就避免了創傷,降低了感染的幾率,更重要的是不會在肚子上留下讓女性朋友不寒而栗的疤痕。
筆者:做一次射頻需要多少時間?需要住院嗎?
俞主任,射頻治療是典型的微創手術,手術時間很短。一般說來,對于單發的肌瘤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徹底摧毀;若是多發,也只需要幾十分鐘。做完手術后,患者可以自己走出醫院,一般不需要住院。
筆者:子宮肌瘤有大有小,是不是射頻治療可以“通吃”?
俞主任,一般的情況下,5厘米是一個臨界值。射頻針插入瘤體后,其有效范圍一般是5厘米左右。所以,對于5厘米以下的肌瘤,治療是很有效的。當然,并不是說對5厘米以上的肌瘤就無效,對于這部分患者,通過射頻治療后可以明顯改善癥狀,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其他的治療手段也可以收到顯著的療效。
筆者:射頻治療有哪些禁忌癥?
俞主任:射頻治療的適應面很寬,幾乎沒有絕對禁忌癥。當然,對于處于發作期的高血壓、心臟 病的患者是不宜接受射頻治療的。如果心臟病處于緩解期,血壓控制得也比較好,還是可以接受治療的。
筆者:需要做幾次射頻治療才能見效?
俞主任:對于單發的患者,一次治療足矣。對于多發的患者,一般情況下應分數次進行。
筆者,在術后的恢復期,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些什么?
俞主任:由于射頻治療是微創手術,因而不像傳統的手術那樣需要臥床休息。但是,適當的休整對于加快康復仍是十分必要的。一般來說,術后一周內應避免劇烈的運動。類似于跑步、跳舞、打球等運動應暫停,尤其不能做憋氣的運動,比如說拎重物等。丈夫應體諒妻子,術后兩個月內應該嚴格禁欲,以免干造成感染。也許有的丈夫會說:“我戴上避孕套不就行了?這樣細菌不就進不去了嗎?”其實這是不可取的,由于有些女性子宮肌瘤是生長在宮頸的部位,陰莖的機械刺激是不利于恢復的。就算肌瘤不是在宮頸,那也不宜過性生活。因為在性生活中,女性盆腔內的器官如陰道、子宮等都處于高度充血的狀態,這樣就不利于局部炎癥的消退和組織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