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一白遮百丑”,此話不假。即使長相平平的女生,只要皮膚白皙,給人的感覺也是清秀水靈,惹人憐愛。于是美白祛斑化妝品市場近年來日趨活躍,且銷售快速增長。
這些小小的瓶瓶罐罐到底有什么“魔力”讓皮膚白起來呢?金錫鵬教授為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與分析。
曲酸
人氣:★
美白原理: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主要功效:治療雀斑、老人斑、色素沉著、粉刺等。具有祛斑作用的化妝品中絕大多數含有曲酸。
缺點:可能具有致癌性。
專家提示:關鍵在于曲酸的濃度。那些針對西方人膚質的配方,對國人皮膚過于刺激。
近年來有些專家提出曲酸具有致癌性。據報道,日本官方已禁止將曲酸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禁止進口和再生產含有曲酸的化妝品。
對此金教授說:“曲酸是很好的美白劑,只要配方濃度適當,還是可以使用的。”金教授指出,在歐美國家,曲酸早已運用于美白產品中。但由于歐美人皮膚較粗,我們皮膚較細膩,在化妝品的配方上,適合他們的未必適合我們。如果完全照搬他們的配方,相對于我們較細的皮膚來說,曲酸的濃度偏高,對皮膚會有刺激作用。若是調配合適的配方,曲酸的含量不高,不會致癌,相反是很有效的美白產品。
熊果苷
人氣:★★★★
美白原理:研究表明,熊果苷對酪氨酸酶抑制率為曲酸的2倍~10倍。研究人員為進一步提高熊果苷的功效,開發了很多新衍生物,如VC熊果苷酸磷脂。
主要功效:安全性高,美白效果明顯。
缺點:有效濃度偏高,可能引起敏感;功能單一。
專家提示:慎用含有氫醌成分的美白產品。
熊果苷是氫醌的重要衍生物。早在2000年,國際上就氫醌的安全性問題提出了疑問,并明確指出,應禁止氫醌用于化妝品中。金教授強調說:“氫醌對細胞有很強的毒性,應慎用。”如今,國外的化妝品中已不再含氫醌,國內的化妝品仍含有少量的氫醌,但已被限制,其含量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在選購美白產品時,應先看看其成分,最好不要含有氫醌。
VC及其衍生物
人氣:★★★★
美白原理:VC通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除去黑色素沉積,從而達到皮膚美白的效果。由于VC水溶液的不穩定和不易被皮膚吸收等缺點,人們開發出VC脂肪酸磷和VC磷酸脂鹽,改善了其穩定性和皮膚吸收性,從而避免了上述缺陷。
主要功效:VC對于去除后天性黑色素沉積有明顯效果。VC的一些衍生物用于化妝品常與其他美白劑復配,具有穩定、高效的美白作用。
果酸
人氣:★★★
美白原理:通過軟化角質層也是讓皮膚變白的一種方法。果酸是一種具有很強的軟化角質層作用的物質,可以讓皮膚白皙起來。
主要功效:有效褪去死皮,且能使皮膚細膩、有光澤。與其他美白劑復配,達到美白效果。
缺點:容易過敏。
專家提示:并非所有果酸都對皮膚有益。
研究表明,α型果酸對皮膚具有較強的刺激性,而β型果酸的刺激性則要小些。因此,低刺激β型果酸是今后主要的開發方向。
植物提取物
人氣:★★★★
美白原理:甘草提取物是市場應用最廣的植物美白劑。其提取物中的甘草黃酮,能通過抑制兩種酶而成為一種非常高效的美白劑。
主要功效:美白肌膚,使皮膚有光澤。
專家提示:純天然的提取物依然對皮膚會有毒性。
植物提取物的應用迎合了人們回歸自然的意識。看看如今的化妝品市場,大都打著“純天然”、“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旗號,其實這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廣告的炒作因素。
“純天然的提取物依然對皮膚會有毒性”,金教授打了個比方說,“即使是取材于樹根、樹葉的中藥,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的毒性,只是與西藥相比,毒性有大有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