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藝
畢業于香港時裝設計學院。
海南省服裝設計協會會長,香港職業設計師學會會士,中國女企業家協會理事,海南省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北京市女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第9 屆全國婦女代表,中國優秀女企業家。
海口迪洋納時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設計師。
在我面前的陳藝,一頭俏麗漂染過的短發,一襲中式的紫紅衣褲,一臉的笑容,仿若鄰家的女子,舒服的讓人想接近。約了多次的采訪她總在推辭:我平凡得沒什么可說。在似太極拳的推往中,終于,我們坐到了一起。望向她,只見她臉上泛起一層紅暈:我真的沒什么可說!她的本色令你對她愈加有好感。你不會想到這樣的一個女子,經營著諾大的一個服裝公司,其服裝在北京最著名的賽特購物中心和其它高檔商場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所有服裝都是她親自操刀設計。
在這個夏日午后,讓我們一起走近海口迪洋納時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設計師陳藝女士。
憶往昔,念親恩師情
樂觀的母親,是她行走人生的榜樣。她教會她在逆境中如何生活,如何面對。
開明的老師,不僅教給她知識,更教導她如何做人。
陳藝出生在美麗的海口市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受家庭的熏陶,從小甚愛文學和藝術。陳藝孩提里最悠然的日子便是在書海里徜徉,那是一段詩意般的童年歲月,也是她心底最美的一份回憶。
美好總是短暫的。“文革”的來臨,讓當時身為小學校長的母親遭到審查、批斗。沒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玩,大家對她指指點點,像避瘟神似地遠遠躲著她。不明所以的小陳藝過早地經歷了被歧視、受冷落和孤獨無助,它們也過早地印在她幼小的心靈。那段日子,她把自己封閉到書籍中,書是她那時惟一的朋友。
母親是堅強的。雖然每天被審查、批斗,但仍心存信念,樂觀地面對來臨的一切,始終沒有被打垮。憶及那段歲月,陳藝雙眼濕潤:“對母親一直是遺憾的,因為她沒有看到今天的我。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好,在我結婚不久她便離開了我。我是父母惟一的孩子,小時沒有能力,等我有條件了,卻沒有機會報答親恩了。”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母親指導小陳藝讀魯迅先生的著作,要她學習魯迅的精神;她給女兒講述莫泊桑的《項鏈》,要她遠離虛榮、浮躁、要學會在生活中堅強、堅定,做有教養、有愛心的人;她告訴女兒生活中不管來臨什么,未來的日子還會是美好的。她和女兒一起憧憬著未來。最終,陰霾散去了。
小時候的陳藝體質柔弱。在中學時有一次,她因服用治療鼻炎的藥物在課堂上睡著了,有同學報告老師,有同學不住嘻笑,老師卻讓大家安靜,告訴同學們讓陳藝多睡一會兒,不要吵醒她。老師原是大學里的教授,因“文革”沖擊來到中學。她理解、同情陳藝的處境,懂得這個女孩子內心的豐富和那份極強的自尊心。老師疼愛她、理解她,她用善良、寬厚之心,讓孤獨敏感的陳藝在成長的心靈里有一份依戀和慰籍。老師不僅傳授給陳藝知識,更教導她如何做人。
今天,母親的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已成為陳藝生命歷程中最豐厚的財富。讓她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可以從容地面對逆與順。
學設計,緣于愛的支持
如何讓我遇見你,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姻緣不是巧合,是修來的。
也是姻緣,成就了今天的她。
畢業后的陳藝很快被愛情擊中,多年前,他便移民到香港。兩家是世交,有些青梅竹馬的味道。婚后的陳藝隨夫君到香港生活,日子過得恬淡卻幸福。
具有浪漫氣質的陳藝,心思細膩,用內心的豐富感知著世界的豐富,她感知生活是旖旎多姿的,她希望自己能在上面畫出色彩。經過慎重權衡,她決定再去讀書,學習自己喜歡的時裝設計。可她的想法一說出便遭到眾多反對:一個已經結婚的女人,不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卻要跑去上學,也不怕別人笑話?只有丈夫支持她:“去吧!我永遠是你的港灣。”有了先生的鼓勵,陳藝有了更足的信心。她知道,他是懂她的,他是她生活和事業的知音。
陳藝再次走進校園,求學于香港時裝設計學院。
在香港時裝設計學院的兩年,是陳藝一生都無法忘記的苦學時光,至今她還感慨那時的勇氣和膽量,那時的刻苦與執著,正是如此,她才走上了今天的這條路,才能把自己的激情和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1993年,陳藝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獲得了學院頒發的時裝設計優秀獎。同年,也開始了服裝設計師工作。
在任服裝設計師的那段工作中, 陳藝不錯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每個同事的設計拿出來,她都要仔細揣摩好幾遍。她做過數不清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研究每一個消費者的反饋意見......那是一段極忙碌的日子,也是她最愜意的時期。每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放松著酸痛的身體,向著天花板祈禱:明天能工作順利,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業務上她勤奮好學,對周圍的人她以誠相待,這不僅使她技術精湛,更讓她交到一群好朋友。
朋友誼,比財富更珍貴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蕩才能逍遙地生活在天地之間。
陳藝愛笑,每次見她總是笑盈盈的。與你說話時,一雙漆黑的眼眸望著你,里面寫滿信任,這對一個身處利益競爭的“商場人士”而言是危險的。但陳藝卻篤定:將心換心、真誠、寬容比其他更重要。生意上是要精明,但做人對朋友一定要本色,所謂吃虧也是福。正是她的良善、寬容,朋友才回贈給她春天般的情誼。
當年她從溫暖、濕潤的南國來到北京,北方冬日的寒冷干燥,讓遠離家鄉、親人和身體不適應的陳藝飽受辛苦,再加上生意場上的不可預料、難以把握,讓陳藝嘗遍艱難。除了堅韌、勤奮,她從朋友那里獲得的力量,幫助她克服了困難,發展了事業。就像她所言:今天的成績應歸功于關愛她的親人和朋友,還有就是時代的造化。這種謙遜平和的心態也讓她結識了一位如母親一樣的知己長者,她稱她為“干媽”,干媽喜歡她的德行、教養和勤奮,陳藝敬重干媽的寬厚、無私和豐富。感謝干媽給她的精神支持和人生指引。她更感謝多年來在事業上支持幫助過自己的商場經理,她們像親人一樣給予自己姐妹般的情誼,是她們幫她走過低谷,走過迷惘。
而對朋友和他人的誤會與非議,她始終懷有一顆寬容之心。“母親曾對我說過,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所以有委屈是難免的。如果不學會寬容,你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中。如你忍讓、寬容他人,你就是度化、幫助了他人。這讓我想到了佛家的一句話:‘能夠在自己的委屈中還想到送一輪明月給她人的人,是大德者’。我感謝朋友的誤會,讓我從中悟到許多,給我修正的境界。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是非或被他人誤會,我仍然以善和誠相待。我相信真朋友是心靈相通的,我相信日久見人心的精辟之語。我更銘記‘為人且莫用心欺,舉頭三尺有神明。”
感性的陳藝用本色聚集友情,同樣,她在企業經營中也是本色的。

迪洋納,一道美麗的風景
她說:雖然女性在體力上不及男性強壯,在性格上不及男性果斷,但她們同樣能承擔勞累與辛苦,挫折與困難。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溫柔打造著事業。這是男人沒有的。
她感謝生活曾給予的,這也讓她平和豁達,知足常樂。
1997年陳藝從香港飛回家鄉海南,在海口市注冊了自己的“迪洋納時裝有限公司”。從此,在市場調研、面料檢驗、款式設計、成品加工到投放市場及產品宣傳等每個環節中,她都投入了更多的心血、汗水。
那是一段走鋼絲的日子。“初到北京時,市場競爭激烈。由于南北在款式、面料上的差異,我們的產品剛進入市場時銷售很不理想。好多次我都要打退堂鼓。可那么多員工怎么辦?責任感也不允許我退縮。那時真難呀!于是我開始慢慢調整,結果也就有了轉機。卡耐基說過:任何杰出的工作,起初看起來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任何市場上,一聲笑比過一百聲呻吟。”所以到今天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心中多么焦慮,陳藝都能鎮定自若。因為她清楚,如果身為老板的她表現出不安定情緒,馬上會影響到每位員工,還會被放大十倍甚至百倍。這對整個團隊都是不利的,她必須冷靜。
陳藝的身體一直不夠硬朗,自小患下的嚴重的過敏性鼻炎一直伴隨著她,她因此常常告誡朋友:身體是最要緊的,即使你有1,000,000的資產,但身體是那個“1”,若你倒下了,后面的“0”還有多大的意義呢?然而,她自己工作起來比誰都拼命,身體欠佳的她打著吊瓶工作是常事。這種對工作的忘我和認真敬業的精神讓員工們都心生感動。而北京作為公司最重要的市場,讓她必須在北京、海口、香港之間飛來飛去。因為,這些地方有她鐘愛的事業,溫馨的家庭、熟悉的海浪聲。
但她也是欣慰的:先生也是生意人,商界是個情案頻發的地方,使婚姻變得不穩定的因素很多。而他們夫婦相互體諒,相互支持,有著甜蜜的默契。不管多忙,先生從來沒有忽略過她,小小的見面禮,每天一個電話,E-MAIL……讓陳藝對先生充滿感激,對家庭充滿感激。她還特別感激她的一個侄女,由于她全權照顧陪伴著他們的兒子,使得他們夫婦可以安心地投入到各自的事業之中。
幾年下來,陳藝的事業愈來愈紅火。目前她和一家企業合作研制了新的服裝產品,將納米技術應用在服裝服飾設計上,使其具有了保健和美體的功用。投入市場后,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陳藝說,“迪洋納”的精髓就是“迪”造女人新世界,洋洋灑灑中國人,納涵服飾大文化。她希望在中國的服裝天地中,自己能開辟出不一樣的風景。
最后,問及陳藝多年的創業感悟,她認為 :女性創業較之男性更不容易,更需要堅持。首先女性體力及性格不如男性強壯,但她們同樣要承擔勞累與辛苦,挫折與困難。長期以來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也為女性創業設置了障礙和麻煩。而同時,女性在獲得成功和取得成果時也就顯得更加珍貴和更有成就感,也更加欣喜和快慰。
對服裝行業現狀的分析及未來的展望
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和時裝生產公司的領導者,陳藝對服裝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是這樣見解的: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服裝消費大國,同時中國服裝產品和出口量最多,雄居世界第一。但我國服裝品牌的經營尚處于幼稚期,我國對外出口的服裝基本上屬于來料加工或稱作帖牌(OEM)。它使得我國服裝業處于低水平競爭狀態,科技文化含量高的服裝被國外品牌產品壟斷。加入WTO后,世界主要貿易大國將取消對中國服裝的貿易歧視措施,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歧視性配額將在2005年前分階段取消,作為中國最大的凈創匯行業,紡織業將獲得穩定的貿易環境,而服裝行業作為紡織業的“龍頭”地位不會改變。也可以說,打造服裝品牌的時代已經來臨。
首先,我們要確立服裝品牌的文化特征。因為品牌資源的核心內容是不可替代的,其中最關鍵的部分便體現在文化特性上。
二是設計師的觀念應市場化。因為設計師在服裝市場營銷中發揮奠基石的作用,通過其積累的功力和綜合素質將目標消費群最本質的需求反映出來,并由此設計出最能打動人的服裝。
三要對服裝品牌的外延進行拓展。這包括預測市場、加強售后人性化增值服務和有效的傳播和宣傳。
所以,我們要在不斷深化服裝品牌內涵的同時,有效地拓展品牌的外延,使之朝著名牌的道路順利邁進。我們公司主要生產經營女性服裝,一套得體的服裝,不僅能反映出著裝者自身的氣質和內涵,更能體現出個人的品位和追求,更是展現自我個性的方式或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