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中小企業能否抗風擊浪立足國際市場,抵御周邊和外來貿易的壓力?于是有人提出了組建大的企業集團,以便”船大好沖浪”,這種思想固然令人振奮,但現實是中小企業的客觀存在和獨特生命力,決定了它自身的需求發展。國外眾多中小企業堅定地在與大財團、大跨國公司爭奪市場中,顯示了沖力和耐力,因而從經濟壁壘中尋求空間,獲得了寶貴的一席之地,乃至成為本國的社會經濟基礎。我國中小企業的路怎么走?從其同行的勃勃生機中,應能贏來鼓舞和啟迪。
從“中”和“小”的本位上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社會經濟被猛烈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在瘡痍滿目的經濟廢墟上,德國采取了發展中小企業來夯實自己的經濟基礎的思想方略,先后制定了《反對限制競爭法》、《中小企業的組織原則》、《關于提高中小企業的新行動綱領》等法律措施,以便維護中小企業的發展權益和市場上平等競爭的地位。
這些措施對德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在經貿活動中富有朝氣和創造力的中小企業。如生產魚類產品的巴德公司、生產啤酒標簽機的克羅尼斯公司、生產熱帶魚食品的特拉任克公司等等,這些產品在世界上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有的甚至高達80%以上;中小企業解決了德國全部企業67%的就業人員,有2/3的專利技術歸屬于中小企業,產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0%以上。德國統一后,對東部地區一些前景無望的大型企業施行拆散,并成立了若干個中小企業,使它們的個體生命得到充分的張揚。
美國盡管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這其中一半以上的功勞應歸屬于中小企業。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末的新技術革命,促使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的中小企業迅速增長,使得美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進而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在1975-1985年的10年里,中小企業為美國創造了240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1989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70%為出口貿易,其中97%的出口增長源于中小企業,至今有50%以上的創新技術來自中小企業。
英國從工業經濟規模的大企業戰略中得到過好處,但在勢如破竹的新技術革命到來時,英國的整個經濟結構卻逐漸失去了彈性,呈現出遲鈍和僵硬的局面。但聰明的英國人很快從中認識到了弊病根由,于是發表了旨在發展中小企業的《波爾頓報告》,使中小企業由80年代末的2000多家經過十幾年就達到95萬多家,中小企業為英國經濟帶來了新的活力,它們被英國經濟學家公認為是抵御全球性金融風暴,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
上述說明,中小企業經濟結構的重要性,是從”中”和”小”的本位上拓展的。
在經濟運作中,不可一味求大
在經濟運作中,一味求大就容易出問題,韓國就吃了”抓大”的虧。它的近乎病態的大財團戰略,導致了大肆擴張投資規模,當日本人宣布2400億美元的貸款要按期歸還時,一度跟著大財團發燒的銀行們,才恍然發現呆賬、壞賬成了堆,已無力償還了。于是韓元幣值一路狂跌,從1997年8月20日的900韓元兌1美元,跌倒11月20日的1100韓元兌1美元。
曾經排名世界第8位的大宇集團由此銷聲匿跡;韓寶這個最大的鋼鐵企業也宣布破產;起亞、大美、真露等大集團受到重創,從1997年1月至9月倒閉的企業每天平均達50多家,韓國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痛感到了”抓大”的苦頭。
與韓國相反,瑞士則從”小”上做大文章,這個處于歐洲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包圍之中的小國,不去與那些飛機、汽車等大的制造商去競爭,而是通過發展機械手表占領了世界市場,而且近乎霸主地位??墒钱敯l達的國家電子表異軍突起,對它形成”黑云壓城”之勢的時候,他們卻利用自己手表業的優勢,把這行當做得更精妙了。像勞力士,技術含量高的潛水表和太空表,這些表有的具有寓意很深的收藏價值,有的則具備特殊環境下的實用價值,很受消費者的青睞。他們懂得到小河里去捉那些鮮活的大魚,比到大海里弄得個船翻網破強得多。
還有就是要量力而行、獨具慧眼地挖掘新的或現有的產品優勢。臺灣有個叫蔡吉諾的人,他在為一個已有70年歷史的玩具上添加一個五彩輪子時,找到了靈感——他創造了RAZOR牌滑板車。他最初不過是想用此工具,能迅速通過他雜亂的廠房而已,但他很快發現了它的商業價值。他將產品拿到美國芝加哥的展銷會上,一家公司一次就訂貨4000輛。去年它的銷量已經達到了100萬輛,神話般地每年為公司創造8000萬美元的收入。
利用本土優勢力拼行業巨頭
中小企業受到世貿沖擊是不可避免的,這就要具備一種拼的心理素質。在快餐業咄咄逼人的麥當勞,就遭到過菲律賓JOLLIBEE快餐店的拼命抵抗。他們的辦法就是利用“本土”優勢,大力開發適應當地人口味的新產品,以高效率、高質量的服務,贏得了70%的市場份額,打了一場快餐業漂亮的保衛戰。腳跟立穩后,他們又乘勢打了一個進攻戰,先后進入了美國加州、香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掌握和運用好本地的風格禮俗,有時也等于掌握了一種資源,也是外來者所不能比擬的。
赫赫有名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大舉進入印度時,就遇到印度巴佳吉小摩托車制造公司的阻擊。因為巴佳吉公司了解印度的消費者購買的不是豪華車,而是價格低廉、品質堅固耐用的摩托車。他們需要的是及時便捷的維修,尤其是農村或偏僻地區的維修服務;而豐田公司在這一方面恰恰是個弱項。盡管豐田公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在印度市場也只占到了11%,而77%的市場仍被巴佳吉公司牢牢地控制著。
政府扶持必不可少
占全國企業總數99%,創造了全國企業總數60%的利稅,解決了75%的就業機會,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中小企業,在資金問題上遇到了空前的困惑。
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小企業要在大型競爭者和新的競爭者的威脅下求發展,就必須對現有的工藝設備進行改造,調整產品結構,推進產品和技術的升級換代,實現更高層次上的經營管理,他們急需社會的支持,尤其是資金的支持。而目前金融部門怕承擔風險,對中小企業大都很漠視;政府及其他部門協調力度不夠,社會中介服務機構信息不暢,致使這些中小企業感到了少有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扶持這些中小企業可謂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對那些前景看好的中小企業應給予各方支持,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措施經驗值得借鑒。
德國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立了儲蓄銀行、復興銀行、信貸銀行等,政府以低息資金通過這些銀行為中小企業發放長期貸款,貸款的利息通常比市場利息低2%-2.5%;法國設立了“中小企業裝備信貸局”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加拿大有5家銀行設有專門處理中小企業貸款的事項。美國的小企業局僅在1997年一年里為小企業提供貸款或者貸款擔保就達130億美元;英國通過政府向銀行擔保,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而且把公司稅從原來的30%下降到20%。
由此,我們也可以嘗試創辦中小銀行來處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或者采用歐美國家的初級股票市場的模式,開辟地方債市,為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打開一個方便之門。與此同時,還應提供更寬泛、更詳實的諸如市場走向、人才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尤其應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培訓和市場營銷的培訓,為中小企業打造新的商機創造條件。
廣東虎門鎮創造了一個經驗,該鎮在1996年舉辦了一個國際服裝節,一個小集鎮舉辦如此大規模集會,除了顯示膽識,也更顯示了它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服務和最誠摯的感情。這個鎮的700多家服裝廠,就是靠著自己的產品品質和這種令人激奮的情感,進入國際市場,并創造了國際認可的十多個知名品牌。如果其他地方政府,也能因地制宜拿出虎門鎮這種“虎”勁或這種支持精神,那么,中國的中小企業發展盡管會遇到艱難,也還是能在社
會的扶持下闖出新路,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