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將領、抗日民族英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趙尚志,他指揮的抗日聯軍與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馳騁在松花江兩岸、小興安嶺山麓,創造了東北戰爭史上的奇跡,被東北三千萬父老鄉親稱為“北國雄獅”。
抗日戰爭勝利59周年前夕,一條驚人的消息從吉林省長春市傳出:抗日名將趙尚志失蹤了62年的頭顱,終于有了下落。
至此,一個縈繞在人們心頭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謎團被解開。
一個軍人的發現
姜寶才,沈陽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導,一位長期致力于東北抗聯題材創作的作家。2004年5月31日,當他又一次踏上了長春的土地。一個不經意的消息,觸動了他敏感的神經:長春市般若寺在內部施工時,發現了一顆無名頭骨,并被僧人轉埋在了長春市遠郊。“這會不會是失蹤了62年的趙尚志的頭顱?”姜寶才心中一動。 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在東北與楊靖宇齊名并稱為“南楊北趙”。趙尚志1908年出生于遼寧省朝陽縣,早年參加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1926年,他受時任滿洲省委書記劉少奇派遣,曾在沈陽、大連、長春等地從事工運工作。“九·一八”事變后,趙尚志便投身抗日武裝斗爭,在哈東地區創建抗日游擊隊,先后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
趙尚志曾有名言:“沒有國哪有臉”,發誓不趕走日寇不結婚、不洗臉。其英雄主義氣概,令日寇聞風喪膽。1942年2月12日,在一次戰斗中,趙尚志被叛徒出賣,受傷被捕,后因流血過多壯烈犧牲,年僅34歲。趙尚志犧牲后,日寇殘忍地從他的遺體上鋸下頭顱后,將其身軀投進松花江。
日本戰犯東城政雄于1956年寫的一份懺悔書,為尋找趙尚志頭顱,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當天(1942年2月12日)晚上舉行了慶祝宴會。第二天早晨,用汽車把趙的遺體運到佳木斯警務廳。……過了一周,我接到省里一個電話:‘帶著趙尚志的首級,馬上乘飛機到新京(現在的長春)的治安部警備司來!’此時,我心里樂開了花。……一到新京,我便乘上前來迎接我的小汽車,一直來到偽滿治安部大臣室。治安部大臣于芷山接見了我。當我打開白木箱蓋讓他看時,他歡喜地說:‘好!好!’然后,我們把趙尚志將軍的頭顱在各科室傳看了一遍。然后,我就離開新京返回三江省去了。后來聽說,趙的頭顱是由三江省警務警備股的人鋸下來的,他們把遺體投入了松花江,而趙將軍的頭顱,后來被埋到新京市內的護國般若寺里。”
1989年,東城政雄向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再次談到趙尚志遺體頭顱下落:
“……穴澤滿面洋溢著興奮的神色來了,他說趙尚志被捕了。我問:‘怎么知道是趙尚志呢?’他身上有主任說過的那種傷痕,就是眼下的月牙形傷痕。據說,趙尚志被倒背手綁著帶去審訊了8個小時也不開口,臨死還大聲痛罵:‘你們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看家狗,對畜生是沒有什么可說的。’……下午一點鐘,卡車送來了尸體。我把凍了的赤裸裸的尸體拖下車,放在前院,對全身進行了檢查,連尸體纏著的腰布也解了下來。尸體瘦得皮包骨頭,睜著雙眼。把沒收的東西擺好,我讓鎮上的照相館拍了尸體證據照片。大概人們不會相信,抗日聯軍的總司令會被一個特務用計謀殺害。據說,整個滿洲的各警備機關多年來一直拼命尋找機會抓他,要是軍隊逮捕到他,可以獲得金質勛章。事務官讓人將認識趙尚志的副官李華堂帶了來。事務官問李:‘是趙尚志嗎?’李揭開草席,顯出厭煩又不忍正視地低聲說:‘沒錯!’
東城政雄把趙尚志烈士的頭顱送到偽滿軍政部。日本關東軍準備將趙尚志的頭顱公開示眾,然后密封保存。由于趙尚志的頭顱在沒進行藥物浸泡之前就發生變化,保存已不可能。所以,經于芷山請示關東軍總司令部,決定將烈士的頭顱焚燒滅跡。
就在準備焚燒時,有一位法名炎虛的僧人及時趕到了。炎虛是長春市般若寺的住持,當年在偽滿新京德高望重。由于當時的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信奉佛教,多次去般若寺拜見過這位僧人,所以,當炎虛法師聽說抗日英雄趙尚志的頭顱將要被焚毀時,便親自出面請求將趙尚志的頭顱掩埋在般若寺內。對炎虛法師的這一要求,關東軍總司令部竟破例允許了。
一波三折尋忠骨
2004年6月1日,姜寶才與長春的朋友趕到般若寺,對第一現場進行了考察。根據了解的情況以及平時掌握的資料,一向沉穩的姜寶才,這次因激動而顯得有些武斷了,當時就斷言“這很可能就是趙尚志”。他當即致電家住哈爾濱的抗聯老戰士李敏。聽說老軍長的頭顱被發現,這位82歲的老人非常驚喜,并提出讓趙尚志的親屬一塊去。
趙尚志頭顱的下落,是多年來很多人都在尋找的歷史之謎。
1945年10月2日,當年的抗聯領導人之一、時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兼蘇軍駐長春警備副司令的周保中,來到戰后的長春,向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提出尋找楊靖宇和趙尚志遺骸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后,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的黨史研究部門和文物管理所,一直都在努力地尋找趙尚志烈士的頭顱,并曾多次走進般若寺,卻始終沒有結果。
1989年冬天,一位從事戰爭史研究的日本女學者山崎枝子,來到哈爾濱采訪李敏時,李敏對她說:“能否請你找一找趙尚志將軍的頭顱?我們知道,日本特務殺害了他,把他的頭送到了長春,據說,關東軍的醫務官把它泡在福爾馬林藥水里,轉送到了日本……”山崎枝子回到日本后,采訪了殺害趙尚志計劃的策劃執行者東城政雄。她這樣寫到:“(東城政雄)戴一副黑邊眼鏡,身穿夾克衫和工作褲,雖然他已經76歲,記憶力卻相當好。他嚴肅地說:‘我現在深深地反省著自己。策劃并實施謀殺趙尚志計劃的是我。被中國方面當作重要資料的日方文件里,由于上級機關的人要報成績,偽造部分不少。我不打算再搪塞了,請您全部用真名,把一切情況都寫出來吧。’”
2004年6月2日,姜寶才帶著趙尚志將軍的妹妹趙尚文與外甥李龍、李明以及老部下李敏等數人又一次來到了般若寺。經與寺院方協商,在長春遠郊的一片樹林中,他們找到了頭顱的第二掩埋地。頭顱用紅布包裹,外面是兩層黑塑料袋,大家輕輕地把頭顱放在了事先準備的箱子里,接英雄回家。
為英雄做鑒定
為使頭顱不再發生意外,姜寶才等將頭顱放在了安全處,對外則一律保密。抗聯文獻片攝制組、趙尚志的親屬和抗聯老戰士代表,共同簽署了《保護趙尚志頭顱的協議書》。
6月18日,姜寶才等請來多位專家,對頭顱進行科學鑒定。脊椎動物研究專家、文物鑒定專家魏正一先生經過仔細研究,在鑒定書上寫下這些文字:此頭顱為男性,死亡年齡在28-40歲之間。死亡和埋藏時間,有幾十年歷史。在左眼眶下部和左顴骨內側有硬傷,為死者生前受傷并幾年自我修復所致。在左眼下部,鼻骨左側,也有一處數毫米直徑的近圓形痕跡,可能亦為生前受傷所致。黑龍江省公安廳主任法醫劉英坤等3名技術人員,也對頭顱進行了鑒定:為男性頭顱,年齡在35-40歲左右;身高162厘米(誤差正負5厘米);埋藏時間比較長,在數十年間。
所有的鑒定人,均是在毫不知內情的情況下展開鑒定的。但鑒定結果,都與史料記載基本吻合:趙尚志犧牲時,34歲。1932年在一次戰斗中左眼受過傷,左顴骨留下三塊月牙形傷痕。在敵人的報告中,也明確記載趙尚志左眼下方有傷痕,身高為162厘米。同時根據顱骨造型分析形成的電腦復原像,其相貌也得到了趙尚志的胞妹趙尚文和趙尚志老部下陳雷(原黑龍江省省長)及其夫人李敏(原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等的認可。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趙尚志顱骨被重新發現的消息傳出后,立即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黑龍江省省委書記宋法棠、省長張左已都做了具體批示,責成省民政廳負責此項工作。7月20日,黑龍江省民政廳分別致函沈陽軍區政治部和姜寶才,在表達謝意的同時,提出了在哈爾濱市厚葬英雄忠骨的意向,并擬制了兩個安葬方案。吉林省長春市市長辦公室、宣傳部、文化局也聯合協商,擬將英雄頭骨安葬于吉林省。
衷心希望,英雄忠骨能夠早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