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泰迪熊價格可買八輛百萬名車!
為什么德國史黛夫公司生產的泰迪熊,就是有能耐不斷在佳士得、蘇富比拍出天價呢?
一只40公分高身著LV服飾的泰迪熊,在2000年10月的佳士得拍賣會,以二十一萬三千歐元(約873萬元新臺幣)的價格拍出。這只泰迪熊創下史上天價,相當于購買八輛百萬名車的價格。
1990年2月,蘇富比法國拍賣場以55萬法郎,賣出一只名為愛德華的泰迪熊。
從1903年史黛夫公司(Steiff,或稱金耳扣公司,因其商品都釘上鍍24K金的耳扣作為商標)第一只泰迪熊問世至今,整整百年時間,這只\"熊瑞\"長青不老,還能創造玩家爭相典藏的非凡身價,為什么?
限量,是最重要的關鍵!
從兒童玩具跨足成人市場
\"這是一場革命!發行限量熊,是因為市場的需求,之前,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要做這件事情。\"史黛夫全球行銷代表拉費特指出,\"過去我們一直被視為玩具公司,產品就是給小孩子的;當發行限量品之后,史黛夫變成大人的公司。\"
1981年之后,史黛夫每年都會挑選一些停產已久的古董泰迪熊,生產限量復刻品。史黛夫的限量策略,最常見的數量是1500只。為什么全世界63億人口,史黛夫的\"限量\"是1500只?
拉費特坦言,起初,限量泰迪熊都生產一萬只,但往往得花上三、五年才能賣完。經過嘗試和錯誤的結果,他們發現,1500只限量熊,能在一年內售磬,價格跟需求能取得平衡,宣傳、帶起風潮的時間也最為適當。
但不是什么產品一限量生產,就能熱賣,\"我們賦予泰迪熊意義與生命,\"拉費特一語點出限量策略的靈魂所在。他解釋,\"我們發現,在拍賣會上被高價標走的泰迪熊,都是具有歷史代表性的東西,所以我們從復刻限量品的路線開始。\"但是后來泰迪熊即使沒有歷史背景,只要有主題、有話題,同樣也能在拍賣會、在收藏市場上身價暴漲。因此90年代,史黛夫開始推出紀念特殊人事物的主題限量熊、甚至與各國代理商合作,推出地區性的主題限量熊。
限量熊結合異業炒高身價
史黛夫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限量模式,除了同業,還有結合知名異業的創舉。如與英國哈洛德百貨公司合作,推出哈洛德限量熊,與德國瓷器名牌梅森推產品組合,甚至每兩年舉辦愛心義賣,提供裸熊給LV、香奈爾的首席設計師設計服飾配件,再拿出來義賣,不斷與異業共同創造話題,一步步炒高限量泰迪熊德身價。
考慮到地區性的主題限量熊單價高,又牽扯到文化背景,于是,史黛夫發展出特殊的代工模式,與地區代理商合作,由代理商依國情文化提供主題限量的點子,交由史黛夫評估生產。金耳扣臺灣代理商辰曜公司業務部課長周美雯指出,1997年臺灣推出的金耳扣茶熊,今年推出的福祿壽熊,就是由辰曜提供點子,并買斷。擔負所有生產及銷售成本。\"量身定做的風險,不在史黛夫,都在代理商身上!\"她強調。
但不論是自己或代理商發行,為確保限量品在市場上成功,每只主題限量熊的前置作業時間很長。從點子產生到生產,\"整個前置作業的過程,就跟汽車公司要推出一款新款式一樣,往往得花上一年,甚至二、三年的時間。\"去年營收5600萬歐元,有40%來自于限量品。
限量策略搭上瘋狂收藏家,就是讓金耳扣泰迪熊風行玩具市場一百年,還能越老越青春、越老越值錢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