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動脈硬化的藥物有哪些
編輯同志:
我今年65歲,經常胸痛,心電圖也不正常,醫生說我患了動脈硬化。我想知道用于防止動脈硬化的藥物有哪些?
江西 葉玉軍
葉玉軍讀者: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動脈內皮層受損和血管內皮功能減退,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為此,如何維護和恢復動脈內皮的正常功能,延緩動脈粥樣化的發生和發展已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現今用于防治動脈硬化的藥物有以下幾種:
一、調脂類藥物
降低血液中不良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提高有利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阻止脂質對血管壁的浸潤,保持動脈壁原有斑塊的穩定性,防止形成血栓。目前臨床多采用他汀類調脂藥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即便是血脂不高的病人也可服用調脂藥物進行抗動脈硬化治療。
二、抗氧化類藥物
抗氧化類藥物可減少氧自由基對血管壁的損害,從而起到抗動脈樣硬化的作用。常用的抗氧化類藥物包括維生素E、維生素C等。
三、硝酸酯類藥物
硝酸酯類藥進入體后,通過一系列反應,可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抑制炎性細胞浸潤,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為此,硝酸酯類藥物最適合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服用。常用的硝酸酯類藥物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魯南欣康等。
◆北京大學綜合門診部 主任醫師 余光明
骨折后,該不該喝骨頭湯
編輯同志:
我上周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右小腿發生了骨折。母親說,骨折后多喝些骨頭湯有好處。因此,我每天都要喝些骨頭湯。但我的一位同事說,骨折后,喝骨頭湯有害無益。請問:骨折后到底該不該喝骨頭湯?
北京 羅素紅
羅素紅讀者:
中醫有“以骨補骨”的樸素食療理論,認為這樣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從而促進骨的愈合。因此,在民間,有讓骨折病人飲用骨頭湯的習慣。但是,經研究發現,骨折病人如果合理地飲用骨頭湯,可促進骨傷的愈合,否則會妨礙骨傷的愈合。
骨折愈合的早期,叫血腫機化期。此時,骨折處有血腫形成。在血腫的周圍會逐漸生出許多毛細血管組織。而血管內的吞噬細胞等成分會穿過血管壁,將其周圍的血腫消除干凈。同時,新生的肉芽組織會長出,然后肉芽組織會轉化為有機纖維組織。此過程需要2-3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正在恢復的骨傷部位不需要鈣、磷等無機鹽的參與。并且,據研究表明,此間如有大量的鈣、磷等無機鹽成分被吸收到有機纖維組織中去,反而會延緩骨傷的愈合。因此,病人在骨折2-3周內,無需飲用骨頭湯。此時,如果大量地飲用骨頭湯有害無益。這期間多吃些蔬菜、水果及蛋類等含維生素C與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則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的中期和晚期,又叫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形期。在這兩個階段,新骨的形成需要充分的鈣、磷等無機鹽成分。這時,病人若能飲用些骨頭湯,對骨折的愈合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骨頭湯中所含的鈣、磷等營養成分并不似人們想象的那么多。因此,病人在骨折2-3周后,不僅要喝些骨頭湯,還應多吃些豆制品、蝦皮、奶類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這樣才能促進骨傷的愈合。
◆江蘇 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