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一旦發現患有原發性高血壓(即排除由嗜鉻細胞瘤及腎病等因素引起的高血壓),就需要終生服藥維持治療。但尚有一些在特殊情況下產生的高血壓,如果治療得當,血壓是可以恢復的。這關鍵在于要早發現、早防治。那么,哪些類型的高血壓可能不用終生服藥呢?
早期高血壓
初發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常常時高時低。如果此時注意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防止肥胖,血壓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這些人有可能會摘掉“高血壓”的帽子。
更年期高血壓
婦女進入更年期后,由于內分泌、代謝紊亂,以及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失衡等原因,可出現血壓增高等一系列異常變化。但經過一段時期的治療(包括服用降壓藥物)后,血壓便會恢復正常。這些人也有可能會摘掉“高血壓”的帽子。
妊娠高血壓
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血容量增加,以及機體水鈉潴留等原因引起的血壓增高,稱為妊娠高血壓。多數孕婦在分娩后,血壓會恢復正常。但是也有相當數量的人,將成為永久性高血壓患者。因此,妊娠高血壓患者,需積極進行治療。
應激性高血壓
當人體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影響,如驚嚇、悲傷、失眠,或者長期處于噪音環境中,血壓可暫時性升高。但如果能及時將上述因素消除,血壓便可恢復正常。
心梗后血壓下降
臨床上有許多中老年人,原為高血壓患者,但當發生心肌梗塞后,血壓就不再增高,甚至偏低。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與心肌受損后,心肌收縮力下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