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由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種心臟病,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疼痛常向左肩部、頸咽部或下頜部放散。
目前,臨床用于治療心絞痛應用最廣泛的藥物有3大類:即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和鈣離子拮抗劑。
1.硝酸酯類
硝酸酯類藥物具有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選擇性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包括下列藥物:
◎硝酸甘油
根據給藥途徑不同,可將硝酸甘油分為不同的劑型:①片劑。在心絞痛發作時,將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可在1~3分鐘內顯效,藥效可持續20~30分鐘。初用時宜從小劑量(0.3毫克)開始,無效時可再加服0.3毫克。另外,病人在從事某項體力活動前,可事先服用硝酸甘油片,以預防心絞痛發作。硝酸甘油的性質不穩定,宜貯藏在有色的玻璃瓶內。②硝酸甘油氣霧劑。將之噴于頰粘膜上,起效也較快,每次1~2噴。③硝酸甘油注射液。病情嚴重的心絞痛的病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療。
◎消心痛(硝酸異山梨酯)
每次服5~10毫克,每4~6小時服一次。此藥在服用15~30分鐘后起效,藥效可維持4~5小時。
◎單硝基異山梨酯
此藥在服用后,藥效持續時間較長。病人每日僅需服用2~3次,每次服20毫克。初次劑量可用10毫克,早晚各一次。這樣可減輕服藥所致的頭痛、頭脹等不良反應。
2.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可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到緩解心絞痛的作用。臨床常用藥物:
◎普萘洛爾(心得安)
此藥宜在醫生的指導下從小劑量開始服用,常規用量是每次服10~30毫克每日服3次。
◎阿替洛爾(氨酰心安)
此藥為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每次服12.5—25毫克,每日服1—2次。
◎美托洛爾(倍他洛克)
此藥為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每次服12.5—25毫克,每日服2—3次。
伴有重度心力衰竭、休克、竇性心動過緩、重度房室傳導阻滯、支氣管哮喘、嚴重阻塞性肺氣腫的心絞痛病人禁用β-受體阻滯劑。在停用此類藥物時,宜逐步減量。突然停藥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
3.鈣離子拮抗劑
鈣離子拮抗劑有擴張冠狀動脈、解除冠脈痙攣、增加心肌供血、擴張外周血管、減輕心臟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臨床常用藥物:
◎心痛定(硝苯地平)
用此藥治療變異性心絞痛的效果較好。每次服用10毫克,每日服3次。對于伴有高血壓的心絞痛病人,在服用硝酸甘油無效時,也可舌下含服心痛定5~10毫克,一般病人在服用3~5分鐘后起效。
◎合心爽(地爾硫卓)
可用此藥治療各種心絞痛,但它對變異性心絞痛的效果更好。每次服30毫克,每6~8小時服一次。
4.抗血小板制劑
抗血小板聚集藥在心絞痛的治療中占重要地位,可起到預防心肌梗塞的作用。臨床常用藥物:
◎阿司匹林
目前,專家建議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肌梗塞的常用劑量是每次服50~100毫克,每日服一次。
◎潘生丁(雙密達莫)
常用劑量是每次服25~50毫克,每日服3次。
5.肝素
肝素具有抗凝血酶,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在使用肝素治療前,應做血凝檢測。因此肝素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常用的肝素類制劑有普通肝素與低分子肝素兩種。據報道,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心絞痛的效果優于普通肝素。
引起心絞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心絞痛病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