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扎克]Uzak2003 土耳其
導(dǎo)演:努里·貝吉·塞蘭
主演:穆扎菲·奧德默、梅米特·艾明·托普拉克
片長:110分鐘
評分:★★★☆
熟悉臺灣導(dǎo)演蔡明亮的朋友一定記得[愛情萬歲]里的那個臺北,那是一個冷漠、壓抑,而人與人之間又極度疏離的臺北。影片[烏扎克]的風(fēng)格在這一層意義上可以說和[愛情萬歲]如出一轍,而且還缺乏愛情,這里哪怕是一點點愛情的火苗都沒有。[烏扎克]鏡頭里的伊斯坦布爾(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也決不像你想象那樣充滿西亞腹地濃郁的異國情調(diào),到處都是熱鬧的集市,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這里云集,恰恰相反,這里一片蕭條,街道冷清,空氣潮濕陰冷,到處散發(fā)一種難以擺脫的與世隔絕的孤獨。導(dǎo)演努里·貝吉·塞蘭曾經(jīng)是一位攝影師,此前拍過兩部電影,[小鎮(zhèn)](1997)和[五月的云](1999)。他的電影語言似乎深受塔科夫斯基的影響,影片風(fēng)格也多是沉靜并帶有思考性的。[烏扎克]故事比較簡單,但負載的主題卻很宏大,除了在潛層意義上探討了人的孤獨、私人空間、人與人溝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之外,城市化對個人的影響,甚至一個古老文明衰落的細微變化也都在它的關(guān)照之下。
來自農(nóng)村的表弟到伊斯坦布爾投奔作攝影師的表哥,表哥已經(jīng)離婚,前妻正在準(zhǔn)備移民加拿大,這是個習(xí)慣于將自己封閉在個人空間里的情感冷漠的人(他甚至對母親都十分冷淡),表弟的到來自然會打亂他有規(guī)律的生活,但不知道為什么,他還是收留了自己的這個窮親戚。然而沒想到,倒霉的表弟卻長期找不到工作,在他家里整整住了半年。冬去春來,攝影師再也無法容忍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他人無限期地“侵犯”,兩人的關(guān)系也漸漸變得緊張起來。攝影師的前妻終于動身去了加拿大,此時,表弟在他的眼里也越來越礙事,爭吵在瞬間爆發(fā)了。第二天,憤怒的表弟不辭而別,攝影師則獨自來到海邊,他坐在長椅上慢慢地吸著一支煙,看起來卻似乎比從前更孤獨了。
整部影片幾乎就圍繞著這兩個性格迥異的男人展開,在這個封閉空間里,兩個男人之間的矛盾逐步升級,最后爆發(fā)。的確,聽起來這是一個十分無聊的故事(就像你乍看戲劇《等待戈多》那樣),但其中折射出的卻是一個宏大的世俗主題和一個本質(zhì)的存在主題。所謂宏大的世俗主題就是當(dāng)代都市人的存在狀況,這種突如其來陌生和殘酷的城市生活對個人的擠壓,直接造成了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摩擦,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困境。而所謂本質(zhì)的存在主題,就是個人空間和外來力量的關(guān)系,攝影師對個人空間不遺余力的維護和表弟渴望在大城市中立足的窘迫境遇形成矛盾,兩者單獨看不存在道德或情感困境,也不構(gòu)成矛盾,但當(dāng)他們相遇,矛盾便成生了。片中有許多有趣的細節(jié),比如攝影師總是在表弟睡覺后把電視節(jié)目換成色情錄像帶,有時候為此他甚至轟表弟去睡覺。還有抽煙,他不允許表弟在室內(nèi)吸煙,于是表弟只好常常去陽臺。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人,必然形成對立,有時候這種對立可以輕易化解,但在本質(zhì)上這種對立永遠不可能消失,而且,似乎越是有著獨立個性的兩個人,矛盾很可能就越是容易被激化,這常常和善惡無關(guān),和道德無關(guān)。以此為主題的電影或戲劇,恐怕更容易獲得西方評委的認同,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維持一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要比保留屬于自己的私人權(quán)力重要的多。
除主題外,這部電影的攝影也相當(dāng)考究,大海和雪景都拍得非常出色,這大概也是使這部沉悶電影看起來顯得透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03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影片[烏扎克]獲得了評委會大獎,“烏扎克”的中文意思是“遠方”。
關(guān)鍵詞:冷漠、疏離、私人空間、存在困惑
在潛層意義上探討了人的孤獨、私人空間、人與人溝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城市化對個人的影響,甚至一個古老文明衰落的細微變化也都在它的關(guān)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