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雷諾、標致不同,兩家美國車廠正為并購帶來的棘手問題所糾纏。
當歐洲高爾夫選手上周在底特律的萊德杯上痛擊美國選手時,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卻讓美國汽車城的佼佼者——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在大西洋的另一端飽嘗敗績。于9月25日揭幕的巴黎汽車展中,雷諾汽車及法國車商標致雪鐵龍最為引人注目。這兩家法國公司已經從90年代末期的瀕臨死亡逐漸站穩腳步。標致從量產汽車事業賺得最大報酬,而起死回生的雷諾汽車不只是藉由和日本日產合作,而且從重整日產的過程當中,獲得設定產業標準。
通用與福特在歐洲的子公司已經發現,它們的利潤和市場占有率遭到了擠壓。現在它們面臨歐洲日本車廠的威脅:以豐田為例,該公司計劃將目前在歐洲的市占率從5%提高一倍。
通用轉投資歐洲車廠成虧損黑洞
過去二十年來,通用和福特對歐洲市場的依賴程度相當高,這兩家車廠之所以免于虧損,歐洲市場的銷售居功至偉。但通用汽車斥資20億美元買下菲亞特20%股權后,情況開始變糟,因為它們并不了解這家意大利車廠惹上的麻煩有多大。通用汽車目前正試圖擺脫菲亞特母公司股東堅持出售時,拒絕購買剩余股權的義務。
通用在歐洲的麻煩還不止是菲亞特,歐寶與紳寶的虧損也是兩個大黑洞。歐洲通用汽車新老板韓德森給自己60天時間為這兩家子公司擬定救亡圖存計劃。
紳寶只有兩款車型,一年只生產約12萬輛汽車,根本無希望達到經濟規模。歐寶情況也不妙。不久之后,通用汽車就得關閉歐寶在瑞典的一家車廠或是德國的一家車廠。目前看來,韓德森的方向似乎傾向于遵守修補漏洞的第一項法則:停止挖掘。
福特購并高價歐洲品牌效益也不佳
福特汽車比韓德森更早面對這方面問題。在關閉歷史悠久的英國德根漢車廠,為歐洲大陸車廠改頭換面成為更高效率、更高品質、更具彈性車廠之后,福特汽車藉由買下歐洲高價車品牌而轉型:捷豹、路華(Land Rover)、沃爾沃與艾斯頓·馬丁(Aston Martin)。但這其中,只有沃爾沃真正賺錢,但不足以抵銷其他家車廠損失。福特汽車最近決定關閉英國考文垂的捷豹車廠。
福特汽車在1989年買下捷豹至今,已經虧損逾30億英鎊。只有在80年代中期,當美元對英鎊走強時,該車廠曾經獲利。現在美元疲弱,捷豹又在其最大市場——美國累積虧損,因為它的車既昂貴又呆板。
為了重振雄風,捷豹擴充產品線,推升產量至一年20萬輛車,但公司只能賣出約12萬輛車,尚不足以應付3家廠房的開銷。
福特汽車也得應付英國路華車廠的棘手問題。公司最近對路華的蘇利何車廠員工下最后通牒:采取現代化、彈性化工作實務,放棄不好的舊習慣,像是工作時吃東西和吸煙,否則就要關廠。如果美元持續疲弱,福特必須開始在美國制造捷豹和路華,就像奔馳和寶馬有些車型已經在美國生產。
不僅如此,法國的冠軍車廠正熱衷于拓展海外版圖。雷諾和標致不約而同致力于使法國車廠更彈性化,而不是進行擴張。兩家公司均將斯洛伐克及羅馬尼亞視為歐洲汽車制造業的未來,因為那里的勞工成本較低。在未來幾年內,雷諾汽車將利用合作伙伴日產汽車,第三度重新打入美國市場,而已經跨出歐洲版圖,占領巴西和中國大陸領土的標致汽車,也可能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