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計算機公司的名字代表了一切,包括它的經營哲學——快樂經營。
“名字有什么關系呢?”如果英國信息科技培訓公司快樂計算機 (Happy Computers) ,必須回答莎士比亞的這句名言,公司的答案會是,名字代表了一切。
快樂計算機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快樂。因此,到公司上課的學員,在下午4點時,可以吃到免費的冰淇淋。如果他們對課程不滿意,可以要求重新上一次。員工可以制定自己的上班時間,也可以規定自己的工作職責。個人或學校可以免費使用快樂計算機公布在網站上的訓練內容,每年公司還會捐出25%的利潤給慈善機構或當地社區。
不打廣告也可招攬學員
14年前創辦快樂計算機的史都華的經營哲學很簡單,就是把焦點放在顧客、員工與社區,比把焦點放在短期利潤、績效上會好許多。
位于倫敦的快樂計算機,雖然規模有限,但在專業、客服、優良工作場所、社會責任等方面都屢獲各種獎項。即使最近幾年,信息科技相關產業的環境艱困,公司照樣逆勢成長,吸引包括英國政府、星巴克等客戶。平均有9成的企業客戶,因為對課程滿意而再上門。
史都華幾年前接受《高速公司》雜志訪問時曾表示,計算機軟件訓練的重點不是科技,而是人,因此課程的基礎應該是學習者,而不是軟件說明書。公司的信條是:“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會了解。”
快樂計算機沒有業務員,也不打廣告,由產品品質決定公司成敗。公司的種種做法受到顧客肯定,好成績反過來肯定了公司的產品。
給予員工工作自主權
史都華在劍橋大學經濟系就讀時,就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想法屬于改革派,在創立公司后,也延續了他一貫的作風。
快樂計算機擁有許多創新的人力資源政策,政策核心是當員工肯定自己時,能夠有最好的表現。公司奉行“工作擁有權”的概念,信任員工有能力做決定,而不需要公司的層層批準。公司希望員工在加入半年后,就能自己管理自己。快樂計算機給予員工清楚的工作指導原則,以及高要求的工作目標,然后就由他們自己決定完成份內工作的最佳方法。工作團隊自行分配工作,之后成員自己撰寫工作職責,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創造職銜。
當員工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時,人力資源部門會與員工合作,找出可以滿足及挑戰他們的新職務。公司的主管角色比較像是協調者,而不是一般的管理者。
這種員工自治的管理方式,在彈性上班時間上最能彰顯。有些員工一天工作10個小時,一星期工作4天。有一名員工以放假不支薪的方式,向公司申請到多達24天的年休,以陪伴放假在家的小孩。
快樂計算機從來沒有拒絕過員工對彈性上班時間的請求,因為公司要看的是工作成果,不是工作時間。而且因為上班時間多元化,公司得以延長電話服務專線的時間。
日前接受英國創業網站Startups專訪時,史都華承認,確實有員工會濫用自治的管理方式,“但是你永遠都不應該以一兩個害群之馬,當作設定員工規則的基礎。”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也表示,現在的做法能夠讓員工發揮最大的潛力,而且不會在競爭激烈的業界失去人才。
快樂計算機的管理方法受到員工的肯定。員工的離職率不到5%,比業界平均的16%低許多。
鼓勵員工參與慈善活動
史都華相信,員工滿意度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能夠以公司為榮。快樂計算機除了每年定期捐出1/4的利潤,公司每年還會發給每名員工135美元的支票,讓他們自己選擇,要將愛心給予哪一個慈善團體或活動。在金錢之外,每名員工每個月都可以選擇1天,在支薪的情況下參與公益活動。公司每年也會規劃出100個慈善工作天,供員工個別申請,投入特別任務。例如,公司曾有2名員工,自愿花1個月在烏干達訓練信息科技人員,為該國的信息科技教育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