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磨人。我的一個朋友常常感嘆自己像石子,已經被世俗磨去棱角,變得圓滑。后來我問他:“為什么你不能是一把劍,被世俗磨得更鋒利?”
挫折是一塊石頭。心胸寬廣的人就像江湖海洋,再大的石頭也能夠容納。心胸狹窄的人則如同淺水,小小的一塊石頭就可以把他砸翻。
雕塑家說:人生是減法,就像一塊石頭,要經過許多次雕琢,減掉多余的部分,才能夠成為一尊美麗的雕像。園藝家說:人生是加法,就像一粒種子,加了土和水,才能夠生根發芽;再加了枝和葉,才有了一片綠陰;加了花和果,才有了收獲。我想:人生要有加法也要有減法,加的是美德、知識、事業;減的是自私、無知、野蠻……
有個學商業的朋友告訴我:賠本的人不是傻瓜,賠本又不知道為什么賠本的人才是傻瓜。痛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把痛苦拋在腦后就像把冰塊丟在路上。新生活的陽光,總會使它無影無蹤。
出眾者可能常常被告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但是,我常常羨慕那參天大樹的風度:深深扎根在大地,巍然屹立,給世間留一片綠陰。任爾東南西北風,都不能使它屈服。被風摧折的朽木,往往是因為它們本身還不是真正的、足夠的壯大。只要真正的、足夠的壯大,又何懼出眾?
可是有時候,別人甚至什么也不屑說,沒有鮮花和贊美,甚至也沒有嘲笑和諷刺,只有忽視和冷落。這時難免寂寞難耐,難免懷疑自己的行為價值,甚至因此而放棄了走自己的路!所以,我們還應該記住另一句話:走自己的路,即使別人什么也不說!
有人因為失去而絕望,失去了,就無法再擁有。但,如果從不曾擁有,又怎會失去?其實擁有和失去都是一瞬間的事情。細想來,人生不過是宇宙中匆匆過客,又有什么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擁有的呢?真正屬于自己的,不過是那顆心靈。心靈常青,就能坦然面對現實中的黃葉飄飄,雨打風吹。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成功:經過無數次失敗才能得來,可能因一次失敗就全部斷送。
平淡是真。不同的人都這么說。要么是達觀者真正看透生活,因而是一種很高深的修養。要么是無法不平淡者自欺欺人,無異于阿Q的囈語,因而是一種很膚淺的麻醉。當真小人連偽君子都不屑去做了的時代,則說明道德已經進一步淪喪。
有太陽的時候,也可能下雨———悲觀者如是說。下雨的時候,也可能出太陽——這是樂觀者的話。哈!好美的太陽雨——還有一種人,他們更超脫了悲觀與樂觀的藩籬。雨也罷,晴也罷,在他們眼里,都是人生的風景。這叫做達觀。
你為什么不能做一把劍?也許這個要求對于現代社會的人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還需要按照生活圓滿的標準,去感受圓滿的幸福。倘如此,你會發現,一切都是那么地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