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CNN》(Me and Ted Against the World)
里斯·舍恩菲爾德(Reese Schonfeld)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CNN(Cable News Net)這個改變了電視新聞形態的24小時電視新聞機構,在約20年時間里,人們提及它時,總是將它與那個具有牛仔風格和賭徒天性的投資創辦人特德·特納(Ted Turner)聯系在一起,而完全忽略了另外一個作出重大貢獻的人:里斯·舍恩菲爾德(Reese Schonfeld)——CNN的設計師及CNN最初兩年的總裁。
進入21世紀后,CNN的光環在褪色。經過數次并購后成為龐大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集團一部分的CNN,已經不敵后來居上的福克斯新聞臺。人們甚至對它的前途發生了懷疑。特納也最終離開時代華納,成為不再影響CNN命運的局外人。
也許是時機成熟了,沉默了多年的舍恩菲爾德終于推出了他的回憶錄,從其豪邁的書名Me and Ted Against the World中,你可以感覺到,舍恩對那段締造CNN的日子依舊感到自豪。
客觀地講,如果沒有舍恩,可能也就不會有CNN,或者CNN不會象現在這樣深刻改變了電視新聞的形態。特納在打算創辦CNN之際還是個新聞的門外漢,CNN的創意基礎(24小時連續播報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資訊)和最終實現形態(比如開放式直播間、大量衛星直播即時現場報道等等),都是舍恩一手開創的。作為一個新聞狂熱分子兼新聞專家,這些正是他的長項。
不過在他經過2年半時間的苦心運營將CNN帶上正軌后,他被特納炒了魷魚,按照舍恩在回憶錄中委屈的說法,特納感到不再需要他了,希望自己牢牢控制CNN。
但在由波特·比布(Porter Bibb)撰寫的特納傳記(Ted Turner:It aint as easy as it looks)中,舍恩是一個跟特納一樣脾氣急躁、喜歡自作主張的人。由于在兩項人事任命上舍恩拒不向特納服軟,終于導致特納憤怒地宣布舍恩被開除。
舍恩后來又經營過兩個電視機構,不過正如舍恩自己承認的那樣,他往后的歲月從來都沒有象CNN歲月那樣好過。如果沒有賭徒特納,舍恩可能永遠只是一個空懷改造新聞節目夢想、游離于主流電視網之外的邊緣人物。
創辦新聞頻道對于一向憎惡新聞的特納來說帶有某種偶然性,因為他在決定開辦一個新的有線電視頻道后,覺得干其它的不合適,于是決定在新聞方面賭一把。特納的賭徒勇氣和膽識,加之舍恩對電視新聞革新的狂熱推崇,終于鑄就了電視史上一段偉大的合作。
除了是CNN投資人外,特納對CNN的最大貢獻便是利用自己的推銷天才,將CNN推銷到潛在合作伙伴及廣告客戶那里。這是舍恩望塵莫及的。即使對特納心存芥蒂,舍恩也對特納的推銷天才有著動人的描寫。作為一個想法明確而經驗豐富的職業新聞人,舍恩剛好填補了特納對新聞不了解的弱點,在短短11個月內便實現了從無到有組建CNN團隊并開播的目標。
特納除了CNN還有自己的“超級電視臺”生意、球隊及大量的地產,他還將大量時間花在帆船競賽上,他在CNN上投入的精力少得可憐。不過,這倒給了舍恩充分的自由施展空間。
也許只有在特納的王國才會發生這樣的“奇跡”:在一個廢舊的俱樂部空氣混濁的地下一層,一群剛從大學不同專業畢業、各懷新聞夢想的“新手”在接受了僅6個星期的電視拍攝專業訓練后,就涌向新聞采訪和主播一線充當整個電視臺的生力軍。在這片沒有陳規陋習約束的自由樂土上,就怕你沒有闖勁和創造性。在這個員工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集體里,大家白天辛苦奔波,晚上喝酒玩鬧,性和毒品充斥著業余的生活。
舍恩只在CNN度過了最初的2年半,在這本回憶錄里,除了對個人早期生涯的回顧外,主要是對這2年半生涯的回憶。它記錄了CNN從無到有、四方人馬如何被匯聚一堂并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的歷程。
舍恩相信,這最初的2年半是CNN成就輝煌且沒有偏離正確軌道的一段歲月。從事實上看,這似乎不太公正。CNN真正的巔峰時刻是20世紀90年代初,對海灣戰爭的深入報道令它成為全世界矚目的電視臺。舍恩認為海灣戰爭前后只不過是CNN曇花一現的短暫輝煌,很有點酸葡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