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流行音樂之都日本,女子十二樂坊的商業成功已經蓋過了她們所有的前輩
2003年底,一支僅僅發行過一張唱片的中國樂隊出現在日本最重要的娛樂盛會——紅白歌會上,與日本最熱門的歌手同臺演出,而且獲得了瘋狂的擁戴。在此之前,鄧麗君是唯一在日本有此待遇的華人音樂人。2003年7月,樂隊的處女唱片在日本推出,三個月之內銷量便突破了150萬張,并且在日本流行音樂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超過了10個星期。她們即將推出的第二張唱片應景地取名為《奇跡》。在正式發行之前,《奇跡》的訂貨數在日本就超過了120萬張。創造這個奇跡的,就是王曉京和他的“女子十二樂坊”。
僅僅通過唱片并不能使你真正認識她們。在舞臺上,12個平均年齡23歲的秀麗女子身著無袖緊身的黑色長裙,在絢爛的燈光下用二胡、琵琶、古箏等中國民族樂器,以流行、搖滾、民謠和爵士等風格演奏著《劉三姐》這樣的傳統中國民樂,場面華麗、火爆,甚至光怪陸離。
這樣的音樂風格并非空前絕后。“古典-流行”,或者“新世紀音樂”,是這類音樂籠統的標簽。在女子十二樂坊之前,陳美、邦德女子樂團、神秘花園等等都曾經以類似的風格獲得過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至少在亞洲流行音樂之都日本,女子十二樂坊的商業成功已經蓋過了她們所有的前輩,能夠和那些流行音樂偶像平起平坐。
“在日本唱片市場,這種迅速竄紅的案例并不少見。而女性藝人總是很受歡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音樂人說。但是,從非正統流行音樂領域內竄紅到主流市場的,女子十二樂坊還是首例。這位人士指出,日本與中國文化頗具淵源,中國民樂在日本有廣泛的接受基礎,女子十二樂坊的成功與此有關。在日本,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有30多人,二胡學校有50多家。
女子十二樂坊成功背后的推動者,是在中國流行音樂界聲名赫赫的王曉京。這是一個商業嗅覺靈敏的音樂經紀人。他最初的名聲是作為崔健的經紀人建立起來的。經過1980年代,崔健成長為“中國的搖滾教父”,而王曉京則發掘了一系列有潛力的新音樂人。
女子十二樂坊是王曉京在20世紀末的北京開始的一場新民樂運動中組建起來的。2001年,王曉京的星碟文化發展公司發布消息,通過公開招考組建一支女子彈奏樂隊。王曉京的人選標準不僅僅要求彈奏技藝嫻熟,對身材相貌也有較高的要求。最終,在上百名全國各大音樂院校的女樂手中,誕生了現在的女子十二樂坊。
盡管樂隊在國內獲得了一定的認可,春節晚會中還出現過她們的身影,但當時國內唱片市場的低迷讓王曉京決定走出去。首先接洽的是對女子十二樂坊感興趣的華納唱片日本公司。但華納亞洲總裁并不看好這支娘子軍,拒絕了日本華納方面的建議,這直接導致十分看好女子十二樂坊的華納日本副總裁塔本一馬憤然辭職。隨后,塔本自己組建了Platia唱片公司與王曉京簽約。
Platia為女子十二樂坊的新專輯發行投入了大約20億日元的資金。新唱片發布時,在東京的澀谷和銀座等繁華大街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女子十二樂坊的宣傳片。Platia更是為這張新唱片花重金租下各大唱片店位置最好的柜臺。“如今女子十二樂坊為塔本一馬帶回了60到70億日元的收入,他的Platia已經名列日本演藝界公司收入第八位。”王曉京對本刊記者說。
王曉京的精明之處還體現在他打造出的明星是一支樂隊而不是幾個單獨的偶像。換句話來說,只要女子十二樂坊的招牌響亮,無論其中那一名隊員的離開都不會對樂隊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迎合海外市場,王曉京甚至計劃引入一兩名日本或者港臺地區的女樂手加入樂隊。
現在塔本一馬和王曉京正在努力將女子十二樂坊在日本的成功奇跡復制到歐美唱片市場。Platia公司計劃將之前女子十二樂坊的全部收益都投放至歐美唱片市場。他們的奇跡會延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