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因為富有而不安全”越來越是個問題,你為自身安全所作的防范準備如何
2月3日深夜,因《牽手》一劇走紅的演員吳若甫在北京一酒吧門前遭到幾個歹徒綁架。歹徒索要500萬元贖金。在歹徒槍口下熬過了擔驚受怕的23個小時后,吳最終被警方營救脫險。
據吳自稱,他遭此一劫可能源于他的座駕太顯眼——他開一輛嶄新的寶馬。另外據悉,綁架吳的團伙經常以企業CEO、總經理為綁架敲詐錢財的目標。
隨著一些企業家及明星個人財富的急劇增加,并且他們作為富翁的聲名日隆,他們的個人安全隱患也開始增加。
依靠公共安全系統,比如保安和警察,當屬必須。但作為身擁億萬家財的人士來說,僅此是不夠的,因為他們面臨緊急情況的可能性會比普通人大得多。因此,針對個人具體情況,加強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及增強“保駕護航”的力量,并非多余。
誰需要保鏢
35歲的鵬潤集團總裁黃光裕,近年常常被某國外財經雜志評為中國最富有人士第20多名,個人資產在40億元以上,而他的保鏢則由他的一名司機兼任。司機——往往是自己的熟人或親戚——兼任個人保鏢,這在中國商界是個普遍現象。
在專業安全顧問人士看來,司機充當保鏢的情形其實很不安全。情況往往是,遇到重大緊急情況,未受專業訓練的司機并不具備保護能力,一旦事發,司機通常是開車先跑了,置保護對象于不顧。
總體上對于富人而言,中國在整個亞洲算是相當安全的地方。據悉,中國的綁架案發生率不及菲律賓的10%。美國甚至更多。但近兩年,針對富豪的綁架、尤其是槍殺案件在國內時有發生。
美國安全顧問公司Pinkerton公司亞洲區總監Bradley Allan分析道,國內的綁架和謀殺案多是因為私人恩怨、債務、貪財、生意合作破裂等原因而起,不像哥倫比亞、菲律賓等地,綁架除了是一種賺錢業務之外,也是與政府談判的一種手段。“中國的綁匪并非‘專業人士’,不過,隨著時間及經濟的發展,有可能變得更有組織。”
私人保鏢在美國是與律師和牙醫一樣普通的職業,但在中國,這還是個新鮮事物。聘用保鏢來預防被搶劫或謀殺,這種意識在內地仍然少見。去年年底,四川綿陽一位富翁高薪聘請保鏢一事,鬧得當地媒體沸沸揚揚。對于一些富人來說,保鏢可能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而不是實際需要。
目前,私人保鏢職業在國內還沒有相應的法律地位,這使保鏢公司的設立缺乏法律保障。廣州出現過私人保鏢公司,之后又被政府取締。知情者稱,一些城市現在提供私人保鏢服務的公司多處于地下狀態,打著“商業禮儀”等招牌,名不正言不順,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著天然障礙。
一些真正需要安全護衛的人只能通過并不專業的方式尋找保鏢,這包括:到武術學校,挑出幾個優秀的,讓他們打架,最會打架者被錄取。另外,退伍軍警也是被物色的重點對象。“事實上,懂功夫只是保鏢素質的一小部分,保鏢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察看情況,分辨人物。在危機面前,首要問題是盡快帶客戶安全離開,而不是留在那邊打架。”在深圳開設了一家保鏢培訓班的高粵國際保安有限公司一位安全顧問說。
法律學者已在探討私人保鏢職業存在的合理性。“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精神已經融入了我們的修憲程序,這為私人保鏢這一職業合法化提供了依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家弘認為,私人保鏢業填補了社會治安管理機制中的空白,彌補了官方警察力量的不足。
怎樣的安全防范意識
“不少中國人對待保安的觀念,和他對待保險的觀念一樣,持一種‘諱疾忌醫’的心態。”Pinkerton公司亞洲區總監Bradley Allan說,“他們認為這等倒霉的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他以香港富婆龔如心的丈夫王德輝兩度遭到綁架為例,認為王在遭到一次綁架后心態未改,以至第二次遭綁架時也絲毫沒有防范。在香港以地產起家的王德輝1983年首次遭綁架,太太龔如心付出1100萬美元贖金,使王獲釋,1990年,王再度被綁,在家人付出3300萬美元贖金后,王德輝卻下落不明,香港法院1997年宣布王德輝死亡。
安全防范意識強的人,會聘請安全顧問,讓其評估他個人或公司的安全,或者遇到緊急事件比如恐嚇后的危險系數,并在此基礎上確立防范力度的大小。
在華外國公司的安全防范意識遠高于國內企業家。高粵國際保安公司在中國的客戶主要為跨國公司,尤其在美國“9·11事件”以后,不少跨國公司都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對保安顧問等服務需求大增。
一般來說,有錢人或公司的CEO、經理等等比較需要請保鏢。高粵保安公司主席Philip Curlewis認為,平時一個保鏢是不夠的,至少需要兩個,司機、家屬、秘書也需要接受適當的專業訓練,“并非愈多人簇擁著就愈安全,人數的多寡不是決定安全的因素。不過,最少也要一個保鏢、一個司機才比較安全。”
他還指出,在寓所安裝閉路電視,重視門窗的保護設計,在辦公桌、床頭、浴室、汽車座架安裝緊急通知鈴,都是必要的。手機、對講機、相機這一類的器材,也是必備品。“作為保鏢,最重要的裝備并非精良的武器,但急救箱卻肯定是必需品。”
萬一遇到綁架,還要分清哪些時候要報警,哪些時候不用報警。“大部分時候是不報警的,綁匪只是單純想要錢的話,很多時候就以錢了事。因為綁架也是生意,撕票的話就影響下次生意了。但要保證客戶的安全,該報警的時候還是得報警。”
在面臨債務糾紛、合作破裂、公司裁員等事情時,企業家都需要加強防范意識。“聽從并尊重你的直覺,對于那些潛在的危險,直覺是人類最好的武器。”美國著名的安全咨詢公司加文·德·貝克爾公司顧問杰弗瑞·馬科爾特說,“如果覺得有什么東西‘怪怪的’或是‘心里發毛’,聽從你內心的指引,不管它看起來多么‘莫名其妙’”。
安全警示錄
李海倉山西海鑫鋼鐵集團董事長。2003年1月22日上午,在其辦公室里被槍殺。兇犯馮引亮作案后在現場飲彈自殺身亡。李海倉位列2002年Forbes雜志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第27名。
劉啟閩福建省輪船總公司總經理。2003年1月23日,在辦公室被原公司職工林挺才連刺四刀。
周祖豹億萬富豪、北京照地盛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年2月12日,在家鄉溫州自家門口遭歹徒連刺14刀,當場死亡。
李剛包頭草原糖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華資實業常務副董事長、包頭市政協委員。2003年7月28日,在一起報復殺人案中不幸遇難。
劉恩謙億萬富豪、甘肅長青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年8月17日,在家中被劫殺。兇犯隨后在劉家飲彈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