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曹玉書就我國經濟運行情況、物價水平、市場經濟地位及電力行業狀況等熱點問題發表了看法。
物價上漲還在可控范圍之內
對目前市場物價狀況曹玉書認為:現在市場物價基本是穩定的,物價上漲還是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而且,物價變動也是居民可以承受的,現在城鄉居民的收入比物價上漲幅度,基本上可以說相當于兩倍。他同時指出,今后幾個月我國還將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三季度物價的漲幅還將繼續走高,三季度以后漲幅慢慢地就會減小,出現低漲幅。對于我國是否會出現通貨膨脹,曹玉書表示,從我國目前的情況和今后幾個月來看,供大于求的格局沒有改變。在這種情況下,產生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還不能成立。
房地產市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我國于1993年進行的宏觀調控曾經留下了爛尾樓工程、通貨緊縮等后遺癥,因此對此次宏觀調控是否會帶來類似問題,曹玉書說:"此次宏觀調控的突出特點就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只要是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和開發商,在經濟辦法所允許的范圍內還可以發展。這次我們區別對待,松緊適度。在樓市上,對于居民住宅特別是中低檔商品房我們還是鼓勵的,所以在這些領域只要有能力能夠保證資金等各方面的供給,符合各方面法律法規的要求,還是可以發展的。目前房地產市場發展是健康的,供求情況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不提倡各地盲目建設電廠
"我國的電力確實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國24個省區市拉閘限電,但是對這個問題也不要過分夸大。"曹玉書介紹說,"我國拉閘限電的特點可以概括成三個,第一是地區性,就是說全國24個省區市缺電,不是全區域的,而是某個城市。第二是季節性,并不是一年到頭總是缺電,而是在迎峰度夏這種高峰期到來的時候或者是某個時候缺電。第三是時段性,不是一天從早到晚都在缺電,而是在大家都用電的高峰階段,比如晚上8點到10點或者夏天中午這個時段缺電。"有關缺電原因,曹玉書表示,關鍵的一條是增加的電力供給趕不上更快增長的電力需求。"今年1月至5月份,我們的電力建設增長達到了16.1%。但是,電力需求增長了19.9%。"曹玉書說,在電力緊缺問題上要采取加強電力建設和提倡節約用電兩個方面的宏觀政策,但他也表示不提倡各地盲目建設電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