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亮
信息化、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教育的縱深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條件。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際方式、思維方式,而且為教育提供了最佳的途徑。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的原動力,是發展知識經濟主體動力因素中的核心環節,提出“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在全省教育系統正確貫徹信息化管理理念,信息化常規技術現代化,現代技術常規化,使之交融互動,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發展觀是永恒的發展主題。
我公司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認真貫徹全國和浙江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大了科研和技術的投入,以人為本,科學管理,面向未來,全面提高產品檔次和信息工程集成能力,為構建現代教育技術環境提供完善的服務。2000年以來,公司成功研制開發了普通教室的多媒體教學平臺、小班化教室、遠程教育系統、第三、第四代智能廣布和雙向閉路電視系統等一系列高精尖產品和項目,引領潮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深化與升華服務于教育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我們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為實施信息化帶動現代教育技術的服務型企業,其核心競爭力尤其重要。企業管理者必須重新審視發展模式,建立以信息化為先導的戰略體系,培育最大價值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自身特有的制勝利器。
企業信息化以增強企業競爭力為目標。企業信息化中運用到的諸如流程重組等先進的管理經驗是在信息成熟以前就出現的,這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是發達國家企業在市場競爭活動中不斷總結并由資深學者升華得到的,其出現的根本目的是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國外不少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就已經將這些先進管理經驗運用到企業管理中,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成熟與先進的管理經驗相結合使效果更為明顯,信息化在其間起到了固化先進管理經驗的作用,因此,信息化是先進管理理念的體現,是以增強企業競爭力為根本目標的。
在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中,信息包括4項指標: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和檔案管理水平;信息系統的軟硬件、網絡水平、使用情況;信息在各項決策中所起的作用;信息在科研、開發、生產、培訓中所起的作用。其中后三項指標都與決定競爭力的各項因素緊密相連。由此可見,企業競爭力不是單純的信息技術應用就能達到的。要真正體現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價值,就應該使其與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各因素交融聯動,優勢互補,協調可持續發展。
點燃創新發展的希望,以人為本提升新競爭優勢,企業員工的理想和價值觀是創新的源泉,企業管理者按照創新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謀求競爭優勢強的有力手段,最大限度激發員工創造力的平臺,積淀資源優勢,凝煉價值觀念,弘揚科學精神,駕馭市場。
人力資源(HR)管理是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有效地運用人力資源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信息化建設與HR管理具有相互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的HR配備、開發、薪酬、保護、關系的5大環節上。首先,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HR管理相應的輔助,尤其在HR配備與開發兩個環節上。信息化帶來大量的新技術、新成果,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有效應用,有利于提高應用者自身的基本素質和管理水平,創造一種務實高效,以人為本的用人機制,與信息化建設同步發展。
以人為本,以文化為根,重點表現在企業凝聚力與向心力,它所起的鼓勵作用同樣規范著企業的發展模式和信息化的進程。企業文化,無所不在,它以一種吻合人性的旋律而成為企業與人的成長點,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并具體體現在行為規范,經營理念,方向信念,誠信奉獻等諸多方面。
優秀的人才,核心的競爭力,實施信息化發展戰略,實現現代教育跨越式發展,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現代化,這一教育改革深層次的主旋律是我們企業奮斗的目標,它已奏響時代的最強音,讓我們在新的21世紀昭示創新發展的希望,為了明天,成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