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對日用陶瓷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江西、廣東、山東、河北、重慶、江蘇等6個省、直轄市42家企業的42種產品,合格35種,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33%。本次抽查的重點地區是分別被譽為“千年瓷都”和“中國新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和廣東潮州,其中景德鎮市抽查了20家企業生產的20種產品,潮州市抽查了16家企業生產的16種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分別為800%、813%。
抽查結果表明,連續監督抽查促進了產品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日用陶瓷產品質量與廣大消費者利益和健康密切相關,國家質檢總局已連續5年跟蹤抽查,5年來的產品抽樣合格率和產品鉛、鎘溶出量合格率逐步提高。本次抽查的產品抽樣合格率與鉛、鎘溶出量合格率與例次抽查相比,又有明顯的提高。說明連續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有效地促進了企業質量意識的提高,特別是促進了大、中型企業加強質量管理,起到了引導消費、凈化市場、扶優治劣的作用。
但是,抽查仍發現部分產品存在以下主要質量問題:
一是,部分產品鉛溶出量超標嚴重。國家標準對鉛溶出量等衛生指標有嚴格限定,本次抽查有3種產品鉛溶出量超標,被判不合格,占不合格產品數的429%。3種產品實測值全部超過標準允許值10倍以上,最高的鉛溶出量達1008mg/L。鉛溶出量的嚴重超標,會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二是,部分產品熱穩定性不合格。熱穩定性是日用陶瓷產品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標。只有正確的工藝過程才能使產品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否則將會嚴重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本次抽查有3種產品熱穩定性檢測項目不合格,占不合格產品數的429%。
另外,抽查結果同時表明,小型個體私營企業質量較差,制約了日用陶瓷產品總體質量水平的提高。本次抽查7家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中,有6家為小型私營個體企業。從不合格項目看,6家小型私營個體企業的不合格產品基本都是鉛溶出量、熱穩定性、外觀質量等重要檢測項目不合格,有的產品則有多項不合格。在6家不合格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中,有2家企業明知使用的花紙質量低劣,但為經濟利益驅動,仍組織生產銷售,抽檢的產品外觀質量、鉛溶出量等重要項目都不合格。有的企業隨意降低燒烤溫度,烤花時超密度碼放,造成產品鉛、鎘溶出量超標,這類采用劣質原材料,隨意改變工藝生產現象在這些企業經常會發生。另據抽查發現,至今仍有較多的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不具備鉛、鎘溶出量等強制性標準項目理化測試手段,對強制性國家標準所規定的強制指標沒有嚴格的控制措施。
日用陶瓷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部分質量較好的產品及其企業
1紅葉景德鎮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景德鎮瓷廠
2松發260mm雙耳盤潮州市松發陶瓷有限公司
3華陶46頭高級中餐具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
4玉泉188mm平盤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日用陶瓷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其企業
156頭中餐具江西省景德鎮市華星陶瓷經銷部
256頭中餐具景德鎮市旭日瓷廠
3白荷花56頭釉上中餐具景德鎮市開源瓷廠
4銀網56頭中餐具景華瓷業
520頭西餐具潮州市楓溪日新瓷廠
6東寶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
7金鹿45頭中餐具潮安縣金鹿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