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國華
完善基礎設施縮小數字鴻溝
互聯網在中國發展到今年正好10周年,這的確是一個值得認真盤點和紀念的時刻。10年來,我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猛,蓬勃興起,取得了巨大成就。
互聯網自進入商用以來,發展十分迅猛,已成為全球性的網絡,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世界上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交流和工作方式,推動著社會生產力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在10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用戶數量、網絡規模、技術水平、業務種類等各方面都有長足進展,互聯網正在以超出人們想象的廣度和深度,推動著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截止2004年6月底,我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8700萬,位居世界第二位;上網計算機3630萬臺,WWW網站數62.66萬個,CN域名38.22萬個,互聯網國際出口總帶寬達到53G。同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設備、網絡終端產品以及相關軟件的研發和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遠程教育、電子娛樂等新業務層出不窮,社會各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互聯網已逐步深入到國民經濟各領域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過去的10年,我國互聯網的發展總體上講是高速、健康、協調、穩健的。
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原因,除了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國民收入水平和對互聯網需求不斷提高、整個信息產業取得跨越式發展、所有互聯網工作參與者的辛勤努力等因素外,最根本的是得益于國家始終堅持從國情出發,制定和落實穩健務實的互聯網發展政策。
總結過去的10年,我們最重要的經驗和結論是,互聯網的發展必須遵循客觀經濟規律。
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國互聯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地區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應用水平遠高于中西部地區;網民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較小,普及程度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信息資源開發程度較低,互聯網應用水平有待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體系不健全,利用網絡從事違反法律、道德的網絡犯罪的問題日益突出;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方面還存在諸多不適應的方面等。對此,我們應提高認識,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堅持協調發展,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努力縮小數字鴻溝。網絡基礎設施是互聯網得以進一步協調發展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我們應采取措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網絡建設和改造升級,加大互聯網接入網寬帶化、骨干網高速化的建設力度,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性能,不斷滿足互聯網業務發展對基礎網絡資源的需求;在互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特別注意協調發展問題,要面向不同消費層次和消費群體,在加快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的同時,尤其要注重向中西部地區發展,向中小城鎮發展,努力縮小地區、城鄉、民族、語種間的差距,縮小數字鴻溝。
堅持可持續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和完善互聯網產業鏈,不斷提高互聯網應用水平。多年來,我國互聯網一直面臨著業務應用少、網上內容貧乏、盈利模式單一、互聯網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等問題,從而導致整個互聯網產業存在著持續發展動力不足的隱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互聯網業務缺乏創新、用戶深層次需求開發不足、互聯網產業鏈開發不夠完善、服務附加值不高等因素造成的。面對用戶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加強互聯網的業務和應用開發,不斷拓展和完善整個產業鏈,增強產業鏈上各環節的自我創新能力和相互間協同溝通能力,不斷提高服務的附加值,是保持整個產業發展后勁的關鍵所在。應面向用戶,找準業務增長點,加快開發用戶樂于消費、可負擔的業務,培育和發展互聯網應用市場。
堅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等非政府部門的作用,倡導行業自律。政府部門要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進一步轉變職能,切實將政府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服務和為互聯網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上來。在對互聯網的管理中,應適應互聯網自身的特點和習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民間組織等非政府部門的作用,倡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行業自律機制,促進互聯網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絡協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等部門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今后再接再厲,爭取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政府管理“歸位”但不缺位,對互聯網經營行為實施有效管理,努力營造群眾滿意、健康向上、文明誠信的互聯網發展氛圍。在互聯網市場管理方面,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無形的手”的作用,同時也要注意通過政府管理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政府應以人民滿意為工作根本出發點和前提,對互聯網經營行為進行規范管理,依法做好市場準入、監管等各方面工作。應針對當前形勢,從源頭入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技術、經濟等手段,打擊和取締黃色、暴力等網絡中存在的違法和不良信息;努力引導網絡游戲等產業的健康發展,加快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科普網站等有意義的網絡內容,為未成年人提供豐富健康的網絡精神食糧;鼓勵培養和營造一個尊重誠信、崇尚文明的互聯網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