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欣
2003年12年月5日,對于無錫城鎮居民低保戶們來說,又傳來福音——“慈善超市”正式開張了。在這里,“四色券”就可免費領取各自所需物品。
首批“慈善超市”的服務對象是市區7300余戶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以后將逐步擴大范圍到一些社會困難戶。首批發放市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憑領物券將分期分批到“慈善超市”挑選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慈善超市”的商品主要是通過市慈善物資捐贈中心的募集,常年接受社會的捐贈等渠道,為“慈善超市”提供貨源。同時市慈善會也將拿出一部分資金,為困難群眾生活急需的,而“慈善超市”一時又無法募集到的物資提供資金支持。
“慈善超市”開張的消息傳開后,早已無償拿到領物券的低保對象笑逐顏開。一大早,走進惠錢路旁的“超市”,我們看到“趕早市”的低保戶已經拎著衣服、被子、米汕滿載而歸了,而樓道里居然排起了幾十人的長隊。“超市”共分兩個樓面,貨架上分門別類擺放著家電、食品、日用品、衣被、鞋帽五大類物品,所有的“商品”都來自企業單位和個人捐贈,墻上的光榮榜上張貼著捐贈的單位、品名和數目。
“慈善超市”是一項新生事物,一種新的幫困形式,社會各界都很關注,是一項探索、研究性的工作,需要不斷地完善。這種救助方式不僅在全社會營造人人獻愛心的濃厚氛圍,而且能夠通過一種暢通的渠道使一些閑置不用的資源得到充分的使用,體現了救助方式日益走向人性化,是我國社會救助事業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