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江
開放性數學問題有利于激發我們的創新意識,啟迪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是中考命題的熱點.本文舉例說明全等三角形開放性題的特點.
一、條件開放
給出部分條件和問題結論,要求我們探索該結論成立的條件,因使結論成立的條件往往不惟一,這就是條件開放題.它要求我們從結論出發,逆向、多角度分析問題.
例1如圖1,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別為D、E,AD、CE交于點H,請你添加一個適當的條件:,使△AEH≌△CEB.
分析:由題意知,在△AEH、△CEB中,∠EAH=∠ECB,∠HEA=∠BEC,只要再加一條對應邊相等的條件即可,因此添加的條件可為AE=CE或EH=EB或AH=CB.

評點:這道題要求我們全面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知識,且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這類題改變了被動地利用條件解題的思路,要求大家主動獲取條件,進行創造性學習.
二、結論開放
給出條件,要求根據條件探索結論,由于符合條件的結論往往呈現多樣性,這就是結論開放題.這類題要求我們進行大膽合理的猜想,發現規律,得出結論.
例2如圖2,若AC、BD、EF兩兩互相平分于點O,請寫出圖中的一對全等三角形:.(只需寫一對即可)

分析:不難發現圖2中有多對全等三角形.如△ADO≌△CBO,△DOF≌△BOE,△DOC≌△BOA,△ADC≌△CBA,△FOC≌△EOA.
例3如圖3,D是AC上一點,BE∥AC,BE=AD,AE分別交BD、BC于點F、G,∠1=∠2.

問圖中哪個三角形與△FAD全等?并證明你的結論.
解:△FEB≌△FAD.
證明:∵AD∥BE,
∴∠1=∠E.
又∵∠EFB=∠AFD,BE=AD,
∴△FEB≌△FAD.
評點:這類問題讓我們體會到同一條件下可以得到多種結果,能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解題時要注意題后括號中的附加說明.
三、策略開放
例4此題有A、B、C三類題目,其中A類題4分,B類題6分,C類題8分,請你任選一類證明,多證明的題目不記分.
(A類)已知:如圖4,AB=AC,AD=AE.求證:∠B=∠C.
(B類)已知:如圖5,CE⊥AB于點E,BD⊥AC于點D,BD、CE交于點O,且AO平分∠BAC.求證:OB=OC.

(C類)已知:如圖6,△BDA、△H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點D在BC上,BH的延長線與AC交于點E,請你在圖中找出一對全等三角形,并寫出證明過程.
證明:(A類)在△ABD和△ACE中,
AB=AC,∠A=∠A,AD=AE,
∴△ABD≌△ACE,即∠B=∠C.
證明:(B類)∵AO平分∠BAC,CE⊥AB,BD⊥AC,
∴OE=OD.
在△BOE和△COD中,
∵∠OEB=∠ODC=90°,OE=OD,∠BOE=∠COD,
∴△BOE≌△COD,即OB=OC.
解:(C類)△BDH≌△ADC.
證明:∵△BDA、△H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AD,∠BDH=∠ADC=90°,HD=CD.
∴△BDH≌△ADC.
評點:這類試題可以滿足不同水平、不同個性同學的需要,這是尊重個性差異,“讓不同學習風格的人在數學上都有平等發展”的一種嘗試和探索.由于需對這些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一次反思后才能作出選擇,促進了我們認知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