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與第三方物流
所謂的物流(Logistics)就是指為滿足消費者需求而進行的對原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及相關信息從起始地到消費地的有效流動與存儲的計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這個定義強調了“有效流動與存儲”,突出了物流服務中表現內容最為豐富、表現過程最為漫長的核心部分,即運輸與倉儲。現代物流產業是繼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它的發展必將會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簡稱TPL或3PL),也稱為“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或“外協物流”(Outsourcing Logistics),是隨著發達國家先進企業的物流模式發生轉化而興起的。關于物流方式,目前還在不斷地深入探討。事實上,所謂的第一方物流是指銷售方的物流,第二方物流是指采購方的物流,那么第三方物流就是針對第一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可見不在貿易鏈中占有任何地位,自始至終對貨物沒有所有權的第三方就是所說的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隨著物流業發展而發展,是物流專業化的重要形式。物流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與物流產業的水平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程度反映和體現著一個國家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國外的第三方物流己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歐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率達到了76%以上,美國約為58%左右。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物流瓶頸
我國的物流瓶頸效應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只是在過去“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影響下并未得到充分重視,而在電子商務時代,傳統物流難以適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從商業角度來看,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具備兩個重要的基礎條件:一是貨款的支付,二是商品的配送。商品的配送則是制約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瓶頸。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要大大加快物流配送的速度,以跟上電子商務時代的節奏。而我國目前的電子商務活動中,在網上實現商流活動之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配送系統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的、適時的轉移服務。
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物流發展需求。雖然近幾十年,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上來講,都有了一定的積累與提高,新的交通方式不斷出現,營運里程進一步增長,服務質量不斷改善。但是,現實中物流供給與需求之間仍然存在著很大差距,物流與電子商務發展不能有效銜接。電子商務的概念最早在美國提出,在此之前,美國的交通運輸體系已相當發達,物流技術也有了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可以說,美國的電子商務是以強大的現代化物流為支撐的,所需完成的只是實現各項作業的電子化。而我國物流業起步晚、起點低,在引進電子商務時,并不具備能夠支持電子商務活動的現代化物流水平。所以,一定要注意配備相應的支持技術,否則電子商務活動難以推廣。
三、第三方物流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一)第三方物流是電子商務現實交易的最佳載體
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是在互聯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爆炸式發展的直接結果,就是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物資流動,其最大價值是進一步提高了現代物流速度。也可以說,物流速度是決定第三方物流業成敗的關鍵。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物流電子化是電子商務概念的組成部分,缺少了現代物流的過程,電子商務過程就不完整。
(二)電子商務需要第三方物流來支撐
這是因為把電子商務作為商業競爭環境時,市場競爭的優勢將不再是企業擁有的物質資源有多少,而在它能調動、協調和整合多少社會資源來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的競爭將是以物流系統尤其是以第三方物流、以依托的信息聯盟或知識聯盟的競爭。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商務活動時,網上客戶可以直接面對供應方,并可獲得個性化服務,故傳統物流渠道中的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中介將逐步淡出,供應方企業便將這種壓力轉嫁到第三方物流企業頭上,通過其快速反應服務來達到客戶滿意;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時實際上是商務過程中的信息流在發揮作用,如果沒有物流做基礎的話,那么電子商務這種商務活動將是不完整的。
(三)電子商務是第三方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
從以上所談的情況來看,第三方物流既是電子商務現實交易的最佳載體,又是實現電子商務的最有力保證,落實到物流流通渠道業務本身,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物流經營人與顧客之間的交易業務也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方向。要實現電子商務,必須要有物流系統的支持和保障,要發展物流業務,也必須有電子商務的支持,這種相互融合的關系本質是傳統的物資流通技術和現代的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另外一個都不會有完美的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四、我國發展第三方物流的對策
(一)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要避免物流設施的重復建設、物流工具的重復配置以及“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端
要通過政策導向來鼓勵和支持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推動物流服務的社會化進程。要制定相應的宏觀政策,引導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支持專業物流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和聯合,完善服務功能,發展物流網絡,并會同相關部門提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外商投資物流產業的有關政策,保護我國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要給予現代新型的物流企業在政策上一定的支持,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予一定的財物支持;可以選擇具備條件的生產和專業物流企業進行試點,推進物流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引導社會的咨詢機構、各類科研機構研究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物流管理體系、模式,加緊培養優秀的現代物流管理人才。
(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第三方物流企業應根據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熟悉供應商的生產經營特點,不斷拓展業務范圍,提供配套服務。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與一般的配送供貨系統相比,面臨更復雜的情況,其業務活動在網上完成,商品采購和配送等服務從虛擬走向實體,從虛擬的小范圍走向實體的大范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物流運輸和倉儲,要求其參與到客戶物流體系中去,旨在提高效率和效益進行整體運作,其業務領域已廣泛深入到客戶銷售計劃、庫存管理計劃、生產計劃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業完善裝備,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將業務做大,提高專業化水平,從而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服務,使第三方物流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另外,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必須確立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品牌效應,首先要樹立物流發展的精品名牌意識,嚴格制定各項物流質量標準,不斷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其次要引進先進技術手段,設計創造物流服務的精品內容、品牌項目。最后要強化物流技術與管理人員素質培訓,建立優秀的物流人才隊伍,確保企業名牌戰略的實現。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實現物流裝備與管理方法的現代化、物流信息與物流通道網絡化,才能及時快速地對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做出反應,保證第三方物流高效的運轉。鑒于我國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功能單一、基本上是區域性的現狀,為了更好抵御外來國際上的大型的成熟的物流企業的沖擊,有必要建立物流企業聯盟,聯合各個企業的實力,達到資源、信息共享,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