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
步伐不斷加快,以及國際ICT產業向我國進行產
業轉移進程的加速推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貿易競爭能力增強的重要因素,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從1995年的1.44%增長到了2003年的7.9%。
高新產品出口 民企上臺階
民營科技企業是最早被稱為民營企業的,起初叫民辦科技機構,指按照自籌資金、自愿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機制運行,以技術的開發、轉讓、咨詢、服務及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經營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型經濟組織。民營科技企業以小型企業為主體、以科技人員為主干,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十幾年來一直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化中的主力軍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成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體。民營科技企業在數量增加的同時,實力進一步增強, 2003年民營科技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4688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36%。
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方興未艾,引領民營經濟產業新方向。目前,已有5000多家民營科技企業與國內5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支撐。2001年,上海市政府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超過1/3。浙江省現有的850多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占95%以上。廣東2003年產值超億元的民營企業有262家,占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半數以上,其高新技術產品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民營科技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儀器儀表、生物醫藥和材料技術等技術密集型領域。
由于民營科技企業總體實力的不斷增強,為全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隨著民營高科技企業外貿經營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據海關統計, 2003年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達到了45.65億美元,增長率高達145.16%,遠遠高于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率的62.57%, 民營企業的增長率是全國的2.32倍。實際上,近幾年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都是快速增長的,2001年和2002年的增長率分別為69.91%和71.84%,增長的速度呈逐年加快的趨勢。
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全國所占的比重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001年全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為10.84億美元,僅占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的2.3%,而到2003年就躍升到45.65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了3.2倍,占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的4.1%,比重增長了近一倍。
民企增速力拔頭籌
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體是三資企業,2003年三資企業所占的比重達到了85.46%,國有企業的比重為10.4%,民營企業所占的比重較小,只有4.14%。但是從三者的增長率來看,民營企業的增長率遠遠高出三資企業和國有企業。2003年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長率達到了145.16%, 而三資企業只達到了69.32%, 民營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長率是三資企業的2.09倍。國有企業在2003年的增長率只達到了11.30%,民營企業的增長率是國有企業的12.85倍。可以看出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長趨勢強勁,發展前景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與國有企業的差距進一步拉近,2001年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僅相當于國有企業的1/7,而到2003年已擴大到1/3強,預計2004年將達到1/2。
貿易方式盡顯優勢
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貿易方式是以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為主,增長迅速。
2003年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金額為28億美元,所占比重為61.8% ;一般貿易出口額為17.3億美元, 所占比重為38.2%。加工貿易包括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兩種方式,在2003年以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方式出口21.19億美元,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額為6.81億美元。
從2001年至2003年的數據來看,加工貿易方式和一般貿易方式的出口增長都比較迅速,三年中每年的增長幅度都在60%以上, 2003年一般貿易方式的出口增長率達到了77.06%, 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增長率高達222.00%,其中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的增長率達到了499.72%, 進料加工貿易的出口增長率也達到了31.93%。
近年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逐年減少,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不斷增加。2003年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為990.1億美元,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9.7%,同1993年相比,加工貿易方式在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這反映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加工裝配為主要形式,出口產品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競爭力,高新技術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尚需時日。因此,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還將在較長時間內繼續維持以加工貿易為主要方式的格局。但就民營企業來看,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貿易方式要優于全國,主要體現在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一般貿易的比重高達近40%,遠遠高于全國的水平,說明目前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自主創新能力要高于國有企業。
出口商品凸顯科技含量
在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通信技術類產品占了一半以上, 2003年出口額為23.88億美元,所占比重達到了52.31% 。其次是計算機類產品,2003年出口額為11.16億美元,所占比重為24.45%。計算機類產品中,打印機和顯示器的出口較多,2003年的出口額分別為2.24億美元和3.75億美元。第三是生命科學技術類產品,所占的比重超過了10%,2003年達到了11.06%,出口額為5.05億美元。通信技術類、計算機類和生命科學技術類三者合計出口額為40.09億美元,所占比重為87.82%。由此可見,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商品是以通信技術、計算機、生命科學技術類為主。其他的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相對前三者所占比重都較小,每一類所占的比重都在百分之四以下。民營企業與三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構成有所不同,我國民營企業生命科學技術類產品的出口比例明顯高于三資企業和國有企業,而通訊電子類產品又低于后兩者。這又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不僅僅限于以加工貿易為主的通訊電子類產品,而在生命科學技術類產品的出口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從近年的情況來看,民營企業通信技術類產品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 2001~2003年每年的增長幅度都在100%以上,特別是2003年,增長率達到了153.1%。其次,計算機類和生命科學技術類產品也保持了高增長,2003年民營企業這兩類產品出口的增長率分別為265.6%和69.01%。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民營企業材料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兩類產品的出口雖然比重很小,但是增長速度很快,2003年的增長幅度分別為158.69%和79.36%。整體來看,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各大類產品的出口都處于快速上升階段,2003年增長率最低的也達到了55.46%。預計今后我國民營企業各類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
為了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出口有更清晰的認識,必須了解和掌握三種所有制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構成。
從2003年三種所有制企業的數據來看,三資企業在大多數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都占有絕對優勢,其次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
民營企業在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其他技術和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上的出口比重相對大一些,分別達到了27.51%、20.18%、17.45%和13.24%;在電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類及材料技術等領域所占的出口比重較小,分別為1.58%、1.06%、1.88%和2.91%。
民營企業雖然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各類產品中所占的比重都較小,但是增長速度都比較快。
北美、歐盟需求強勁
近幾年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主要出口到13個國家和地區,且集中在5個地區和國家。2001年和2002年的增長趨勢整體較好,2001年除了對香港的出口是負增長(-3.39%)之外,其它國家和地區都有相當幅度地增長,尤其是北美地區的加拿大、墨西哥、美國增長率分別達到了242.90%、765.32%和489.94%。2002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也保持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03年對美國出口11.55億美元,占28.38%,位居第一;其次是香港,為8.45億美元,占20.77%;依次是歐盟、日本和東盟地區,分別為7.84億美元、4.50億美元和3.34億美元,所占份額分別為19.25%、11.05%和8.22%。以上這五個國家和地區占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87.66%,緊隨其后的是俄羅斯,為1.13億美元,占2.79%,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出口較小。
2003年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對歐盟的出口增速最快,增長率高達236.94%,翻了兩倍多;其次是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美國等。總體來看對歐盟地區和北美地區的出口增長速度較快。出口增長速度相對較慢的是韓國,也達到了47.93%。
出口企業地區分布有差異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民營高科技企業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因此,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也自然集中在這一地區。按各省市劃分,全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處于極端不均衡的狀態。據海關統計,2003年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這三個省,其出口額分別達到了31.25億美元、5.67億美元和3.66億美元,三省合計占全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8.89%;其次是山東、上海、福建、遼寧、安徽、四川等省;江西、貴州、寧夏等省的出口非常少,西藏的出口則為零。
2002年和2003年我國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前三個省市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增長穩定。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西部地區有幾個省份出現了超常的增長,如青海增長率達到了13349.25%, 2003年陜西的增長率達到了1818.68%,寧夏達到了924.23%,新疆達到了918.72%。這說明這些省區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上找到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