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國憑借其擁有的絕對的制空權和強大的空軍實力占盡優勢。雖然美國空軍擁有卓越的潛在打擊能力,但并非高枕無憂。目前,美國空軍飛機最懼怕敵人的兩大殺手锏。
懼 怕
廉價的低空防空武器
在近幾場局部戰爭中,我們可以發現美軍遇到敵人的廉價武器就只有“逃”到高空,從而縮減了其戰斗機的作戰效力。作為防御一方把大批廉價的低空防空武器,少量經過周密組織和部署的中空武器與偽裝、防護、隱蔽等一系列手段結合起來,曾經把美軍的戰斗機驅趕到15萬英尺以上的高空。因為對于昂貴的戰術戰斗機來說,在15萬英尺以下比較易于被廉價武器,如輕型和中型自行火炮(即高射炮)、小型短程地對空導彈(主要是那些便攜式的、紅外制導的、類似于美軍的“毒刺”導彈)擊中。雖然美軍能夠借助發射虛假目標或利用一些電子手段來欺騙一些低空地對空導彈,但高射炮卻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因為高射炮發揮其作用主要取決于其所擁有的發射裝置的數量、彈藥的數量以及它們距離重要攻擊目標的位置遠近。因此,高射炮可以被視為一種“空中雷區”。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損失的飛機的大多數是被高射炮擊落的。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雖然盟軍損失的飛機數量相當少,但被擊落的飛機中的71%是被高射炮和短程紅外制導地對空導彈擊中的。就是在最近的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及主要戰事結束之后損失的攻擊直升機和A-10攻擊機,也幾乎都是被伊拉克的短程防空武器和高射炮擊中的。而美國空軍目前都大體上采取了把飛機高飛于15萬英尺之上以便規避高射炮攻擊的戰略。這樣做有利于減少損失,但也大大降低了飛行員確定地面上的敵人的準確位置、辨別虛假與真實目標、掌握地面上的事態發展狀況的能力。如果防御一方具備一定的偽裝和欺騙能力,在有利的地形條件下,位置不斷變換,就可以充分利用美軍飛機的作戰弱點,即使不能擊落許多敵機,也可以對地面部隊提供保護。因此在未來戰爭中,面對敵人的廉價低空防空武器,美軍的飛機也只能避而遠之。
懼 怕
一體化防空系統
雖然美軍飛機能夠通過在15萬英尺上空作戰,避開敵人廉價的低空防空武器的打擊,但它仍將遭敵一體化防空系統的打擊。一體化防空系統由通信系統、預警雷達、信號信息收集裝置、中空或高空地對空導彈系統以及射程較高的高射炮組成。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向人們展示了南聯盟技術落后的但得到充分運用的、用于中空和高空防御的一體化防空系統在美國空軍的攻擊下是如何向其地面部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并躲過美軍的致命打擊的。南聯盟的大多數可移動式地對空導彈也躲過了美軍的攻擊,美軍因而被迫持續實施對南聯盟的防空系統的打壓,并且它所產生的大量輻射電子信號為南聯盟軍隊提供了預警信息。因此,南聯盟的防空系統成功地保護了其關鍵性設施。
雖然一體化防空系統未必能夠擊落美軍飛機并且為地面部隊提供防護,因為美軍飛機可以借助自身的技術優勢干擾敵人的雷達和通信,使用雷達自動尋的導彈攻擊地對空導彈攻擊通信中斷,進而實現對敵人的一體化防空系統的打壓。在通常情況下,摧毀敵人的雷達就會使它的地對空導彈喪失效力而無法摧毀美軍飛機,這樣一來,美軍就實現了對敵人防空力量的打壓。但是一體化防空系統仍然令美國空軍恐懼。自1972年以來,以色列和美國空軍部驗證過對一體化防空系統打壓戰術的有效性,也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因為美軍在動用其“對敵人防空力量的打壓能力”時,雖然能夠控制敵人的領空,但是也存在三個方面的威脅:第一,美軍滯留于受到一體化防空系統防護的敵人領空是不安全的,因為美軍無力使敵人的雷達長期處于被壓制和喪失效力的狀態;第二,美軍打壓力量的不足延緩了其進攻的總體速度,進而導致敵人獲得積聚和組織防空力量的機會;第三,美軍實施對敵人防空力量的打壓時,會產生大量輻射電子信號。一個擁有高性能雷達和接收電子信息能力的防空網絡,能夠提供有關美軍攻擊方面的預警信號。如果這種防空網絡與合適的通信系統結合在一起,戰場上的敵軍就能夠獲得預警情報,從而進行隱蔽。敵人可能無力借助這種防空網絡擊落美軍的飛機,但通過玩貓抓老鼠的游戲(規避美軍的攻擊),他們就能夠獲得先期預警并生存下來。如果有足夠的耐心,敵人就可能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伺機殺傷美軍,這也是美國空軍最懼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