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糾正孩子的方言
我的孩子曾由他的爺爺奶奶帶了兩年,滿口的家鄉方言,不知如何能盡快糾正過來? 西安王敏娟
不知你的孩子現在幾歲了,通常1~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期間能最大限度的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為了糾正孩子的方言,爸爸媽媽要多和他說話,即使他聽不懂,這種交往也是有益的。同時要盡早在語言聽覺和語言視覺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當孩子自己說話時,要創造條件,讓他多用普通話,多說日常用語,并卻將它滲透于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包括有趣的游戲、觀察、散步等活動中,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必須要將語言和具體事物結合起來。爸爸媽媽要注意發音標準,用詞準確,說話完整、簡潔,避免半截子話和口頭語,那么孩子的方言會很快糾正過來。
怎樣教寶寶認識時鐘和星期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有了時間觀念,做什么事情都要問我幾點了,我想教他認識時鐘,學會自己掌握時間,但時間這個東西太抽象了,鐘表又太具體,不知如何描述孩子才能接受?還有如何教孩子認識星期?北京魏琳
認識時鐘是孩子對時間概念的進一步理解。媽媽可以把家里的鐘放在桌上,先認識鐘面上的數字、時針和分針。接著讓孩子認識針走的方向,以及針的長短不同。將分針撥一圈,時針只走了一格,這就是表示走了1個小時。讓孩子自己撥一撥,并不斷說出時針所指的時間:1點鐘、2點鐘……12點(兩針重合)。用同樣的方法認識1點半、2點半。然后,媽媽可以說出任意一個時間,讓孩子用鐘表的時針和分針顯示出來。熟練之后,再接著教孩子認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直到數到60分鐘。
認識星期可以把日歷當道具。媽媽讓孩子認識一星期有7天,并了解7天的名稱和順序。可以同孩子一起討論,“想一想,你星期一做了些什么?星期二做了些什么……”還可以幫孩子復習今天、明天和昨天的時間概念。如“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幾?昨天星期幾?”讓孩子回答。讓孩子知道一星期也被稱為“一周”。
孩子為何喜歡收集“破爛”
我的兒子3歲半了,最近特別喜歡收集一些“破爛”,將毫不起眼的東西被孩子視為珍寶,百玩不厭。每次到公園玩,孩子總是將一些樹枝、小石頭裝得衣兜、褲兜鼓鼓的“滿載而歸”。有時候跟孩子講道理講不通,一氣之下扔掉他心愛的“破爛”,結果導致了一場“家庭大戰”。真不知該如何面對兒子的這一收集“破爛”的嗜好!
鄭州 金霞
很抱歉地說,你的做法是錯誤的,違背了孩子的心理發育規律,也傷害了孩子的感情,同時喪失了教育良機。喜歡收集是孩子的一種心理特征,他們收集一些自己喜愛的新奇事物,擺弄、觀察、欣賞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可以說,孩子收集的過程就是他們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也是發展智力的過程。在收集過程中,他們會觀察比較,這堆石頭都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摸一摸哪顆更光滑?敲打敲打哪塊石頭的聲音更好聽、質地更堅硬?然后根據自己的標準去挑選最喜歡的。既鍛煉了觀察力和記憶力,同時也獲得了知識,加深了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與了解。
因此,媽媽應當引導孩子的收集興趣。一方面指導孩子對收集物進行整理、分類,教給孩子保存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孩子喜歡收集的特點,指導開展收集活動,如捕捉昆蟲、采摘野花等,并因勢利導講一講科學知識。和孩子一起欣賞他的收集物,一起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