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計算機和英語能力成為新一輪教改新熱點,信息技術雙語教育恰恰是兩者完美的結合點。眾所周知,計算機是一個舶來品,它的產生和發展就是從美國開始的。因此,至今它的很多技術指令還是英文的。而最新的軟件也幾乎都是英文版的。可以說掌握并使用好計算機,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能熟練地閱讀英文的計算機資料、文獻和書籍。信息技術的教學采用雙語形式讓學生自然地學習到原味的計算機知識,而不是漢化版,這對于軟件的學習、網絡的運用等會比中文教學更優越。
雙語教學指在教育中采用兩種語言進行教育活動,尤指在大學采用兩種語言開展的教育活動。引入雙語教學的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引入國際上最先進的教材,促進教學內容的現代化;第二,努力營造英語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國加入WTO之后,我們教育的人才將直接面對著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知識型社會,國際上的各種游戲規則需要我們去了解和熟悉,頻繁的跨國貿易合作要求我們掌握國際最前沿技術和流利標準的英語。雙語教學便應時而生。
就我院的實際情況而言,實施信息技術雙語教育有其可能性。作為本科學校的學生,外語水平基礎牢固,聽力和口語表達水平較好,能夠適應英語課堂教學達60%-80%的要求。通過雙語教學,既讓學生掌握了專業學科知識和技能,又提高了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能夠用第二種語言進行思維及應用。
關于“雙語”和
“雙語教學”科學的認識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speak or use two Languages”(說或用兩種語言),是指在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同時存在,并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文化歷史背景條件下,可能或必須運用兩種語言進行交流的情景。這兩種語言中,通常有一種是母語或本族語,而另一種語言往往是后天習得的第二種語言或者是外國語。在新加坡、香港和澳門地區主要是指能熟練使用英語和華語。在中國大陸雙語原來主要是指能夠使用漢語的少數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毫無疑問,我們所講的“雙語”是指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
談起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的英語教師都有深切的體會。中國城市的孩子們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學習英語的時間近十年,而最終大多數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在中國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語)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語言)。這是長期以來,被我們所忽視的問題。
雙語教學所產生的誤區
第一,雙語教學不是常說的“用外語上課”。
這里有兩個基本的問題要搞清楚:第一,我們以往所指的“用外語上課”僅僅是指完全用外語教授語言類課程,并不包含其他非語言學科。即使是在大學,用外語上課也多是指在語言類學科和一些講座型課程。這種教學方法,在大學,特別是語言類大學,早已是司空見慣,它顯然不是雙語教學。“雙語教學”強調的是在非語言類學科中用外語進行教學,通過在非語言類學科知識的學習來習得外語。在這個教育環節上,我們把雙語教學試用在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鑒于本科大三的學生四級通過率較高,學生的英文基礎扎實,計算機信息的獲取主要來源于國外的英語教材,在實際教學中,我校取得一些成績與此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對雙語教學的認知。
第二,雙語教學決不僅僅是指學生聽老師用外語上課,更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用外語進行課堂學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如果在外語課上,老師是外籍教師,或者有相當高的外語表達能力,在課堂上完全用外語講課,學生只是被動消極地聽課,無法逐漸達到和教師用外語相互溝通的目的,這和中國學生到國外語言學校學習沒什么兩樣。
開展雙語教學課程
的選擇及時間的安排
1.課程的選擇
選擇進行雙語教學的教材應是國外優秀的教學用書。國外教材內容選編思路和編寫形式與國內教材的風格完全不同,國外教材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國外教材知識較新,反映了學科前沿,內容層次分明,概念敘述詳細。但國外教材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反而覺得累贅,看起來厚厚的一本國外教材與國內同類教材相比內容要少而且簡單。因此,選擇哪些課程采用雙語教學不能盲目行事。筆者認為對于比較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目前不適合采用雙語教學,因為國外教材內容相對較少,加上學生英語水平偏低,課堂接受能力和課外復習能力較差。專業基礎課是后續課程的基礎,如果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少又學得不好,勢必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所以選擇學科性而不是基礎性的專業課程作為雙語教學課程是比較合適的。
2.時間的選擇
最好不要在大學一年級采用雙語教學。大學一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只略高于高中的英語水平,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均比較差,而且詞匯量也少,如果這時候實行雙語教學,會感到困難重重,教學效果比較差。在目前雙語教學尚處在逐步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階段,最好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在大學三年級、四年級連續安排進行雙語教學,并選擇合宜的學科專業課程作為雙語教學的課程。高校的大學英語一般開兩年,在大學三年級,相當部分學生已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學生普遍已有了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的畏難情緒。另外,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連續合理地部署雙語教學,可延續英語學習,符合大學英語學習四年不斷線的指導方針,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的作用,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上來。我校經過多方面考慮,最初決定在計算機系大三的學生中開展雙語教學,在教學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實際困難,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收到了來自學生面的支持和好評。在這里就我院在雙語實際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的做了簡要闡述與分析。
雙語教學實施的
困難所在首先是師資的匱乏
雙語教學是培養高素質外語人才的有效途徑,但目前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試點,因為雙語教學的推廣,首先遭遇的瓶頸問題就是師資。因為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不僅專業要精深,英語好,還要求用英語表述專業知識、解析專業詞匯。在學校會議討論中,“師資”問題是教師、同學談論最多的話題。雙語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語言涉及到英語,內容涉及到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這些特點決定了教學過程對教師的高要求。負責雙語教學的教師說:“我們感覺壓力很大,自己必須在完全消化原版教材的基礎上,走在該專業技術的最前端,不斷地補充新材料?!币晃婚L期關注雙語教學的老教授說,雙語教學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口語標準與否,直接影響到了教學效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的英語語言應該精煉簡潔,板書時重要的英語詞匯要加注中文,以確保學生掌握。其實雙語教學中英語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知識的習得是并重的。當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大面積跟不上時,那就說明教師在教學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很有可能是教學難度過大,應及時調整。
一般說來,教師和學生的英語均達到較高水平時,雙語教學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從海外留學歸來的訪問學者,在雙語教學中充分運用了純熟的英語口語和國際領先的科研素質,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教師的英語水平還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瓶頸。學校現在還沒有統一審核教師英語能力的標準,申報雙語教學的教師基本上都是自我評定,然后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各學院教學質量跟蹤小組隨時監督。
雙語教學的實施也存在著其他一些困難。例如,雙語教學的實施受到應試教育的沖擊,雙語教學的實施受到習慣的影響和雙語教學的實施受到教材的限制……諸如此類的因素,都是值得各個院校和教育委員會共同去努力來改變的現實情況。
怎樣構建一套具有我國雙語教學特色的評價體系,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雙語教學氛圍與環境等前瞻性問題的相繼提出,從一個側面標志著雙語教學實驗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臨界狀態,勢如燎原般全面鋪開的景象即將到來。我們衷心希望雙語教學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扮演一個新鮮而富有頑強生命力的新生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