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舉行的中俄軍演第三階段中,解放軍最受矚目的武器——“廣州”號驅逐艦終于登場參加海上封鎖,這是該艦今年服役后首次演習。
國產第三代主力艦
作為052B型驅逐艦首制艦,“廣州”號于2000年在上海江南船廠動工。因為其舷號為168(一路發),所以引來廣州軍區20多個城市競爭艦名。本來澳門是很有機會奪得的,可惜有關方面自動棄權,拱手讓給廣州市。
作為國產第三代多用途驅逐艦,“廣州”號采用水線以上外飄,上層建筑內傾的隱形主流設計艦形,轉角以圓弧過渡,煙囪沿用青島艦的紅外抑制裝置,加上降噪系統,其雷達、紅外、噪音隱形能力達到先進水平。052B全長164米,寬17.2米,長寬比9.5,滿載排水量7500噸以上,是防空、反潛、反艦能力均勻的遠洋驅逐艦。
該艦首次采用烏克蘭最先進的DA80燃氣輪機和德國MTU1163-TB92柴油機,總功率8萬馬力,最高航速32節,20節時續航距離6000多里。整體性能在國際同級艦中處于中上水平,在亞洲處于先進水平,是中國造艦能力的飛躍。
052B反潛裝備包括艦艏兩座6管81式反潛火箭發射器,每座備彈24枚,可攻擊4公里處300米深潛艇,并能發射最新被動聲自導反潛火箭。艦橋前兩腳座18管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炮,對岸及對艦射程11公里;發射箔條及紅外干擾彈能在4公里處進行欺騙或沖淡式干擾;并能使用新型反魚雷誘餌彈和攔截彈。中程反潛由后部艦體兩側隱蔽的兩座7424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負責,發射的魚7型輕魚雷最大射程9公里,作戰深度700米。遠程反潛依靠一架俄制卡-28重型反潛直升機,這種全球全天候反潛能力最強的艦載直升機作戰半徑200公里,滯空時間4.5小時,五級海況下可起降。能捕獲潛深600米,航速40節的核潛艇,并以深彈或兩枚輕/重型反潛魚雷摧毀。水聲探測設備包括SJD-9中頻艦殼聲納,探測距離12公里;TSAS-1低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長度300米,搜索距離100多公里,性能接近美國“伯克”級驅逐艦上的SQR-19A。
艦艇設計博采眾長
該艦主是消化改進法國技術研制的100毫米單管艦炮,備彈240發,射程18.5公里,射高8公里,射速每分鐘90發,有全自動、半自動、手動模式操作。
主要反艦武器是艦舯部16枚鷹擊8第三代改型反艦導彈,全重850公斤,彈頭重165公斤,射程12~150公里,掠海高度5-7米,在距目標30公里處開始超音速突防,加速至1.5馬赫直至命中目標。
艦艏和機庫頂部各有1座引進俄國的9M317E施基利中程區域艦空導彈,最大射程32公里(飛機)、12公里(導彈),雙發齊射命中率86%(導彈),96%(飛機),可攔截距海面3~5米的反艦導彈,性能達世界同級武器第一,美軍對其亦評價甚高。每座單臂發射架備彈24枚,發射間隔僅5秒。施基利10年前對華報價每套僅1500萬美元,相對1986年引進法國的“海響尾蛇”點防空導彈卻是8000萬美元,真正是物有所值。施基利亦用于俄制“現代”級驅逐艦,因此被國外戲稱為“中華現代”。艦橋兩側各有1座歐式的純國產730型7管30毫米反導近防炮,對反艦導彈射程2.5公里,每分鐘射速4200發,性能遠超美國方陣。
核心作戰系統是709所研制的ZKJ-5,采用傳輸速度100兆的以太網實時傳輸數據;艦隊數據交換采用NM900,相當于西方現役11號數據鏈;全系統性能優于俄“現代”級驅逐艦。電子戰設備有928電子支援系統、984-1有源電子干擾機。主雷達有364對海及低空搜索雷達、344有限相控陣主炮及艦艦導彈火控雷達、MR-90施基利照射雷達、俄制MP-710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MINERAL-ME2地波超視距搜索制導雷達、近防EFR-1炮瞄雷達6種,大部分雷達達到國際上世紀90年代水平。
總的來說,052B是以西歐設計思想生產艦體及核心設備的多用途驅逐艦,絕非外界謠傳以艦空導彈及兩三種雷達臆測的“中華現代”,兩者實不可同日而語。
(原載香港《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