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整日呆在家里的寶寶終于可以出門盡情玩耍了。沐浴在溫暖的春光里,您可別忘了,很多季節性疾病也隨著春天的來臨“復蘇”了,看看“寶寶春季常見病”和“寶寶春季傳染病”,爸爸媽媽們可得提防了!
一、濕疹
濕疹好發于春天,患濕疹的寶寶常常是先天性過敏體質,春天里多見的過敏因素是寶寶吸進了空氣中的花粉、粉塵或螨蟲,因而引起濕疹。
濕疹對寶寶的健康影響較大,局部皮疹的瘙癢,常使寶寶煩躁不安、哭鬧不止、難以安睡,因此一定要積極進行防治。如果家族中有過敏性疾病史,應從新生兒時期就開始注意濕疹的發生,如保持房間內及寶寶生活用品的清潔無塵;不要讓寶寶在塵土飛揚的場所出入和玩耍;避免接觸揚塵、花和樹木的花粉等過敏因子;不要用堿性大的香皂清洗皮膚;選用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忌穿羊毛或化纖織物;禁吃海鮮,并要加長牛奶煮沸時間等,以避免或減輕濕疹的發生或癥狀。
二、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以鼻癢、鼻塞、流清涕、噴嚏連續不斷為主要癥狀,分季節性和常年性兩種。春天主要多見的是季節性鼻炎,也稱花粉癥。發病時,多見的是眼部、腭部和耳部的癢感癥狀較重,可從初起的季節性鼻炎逐漸發展為常年性鼻炎,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哮喘病。
預防季節過敏性鼻炎最理想的方法是,避免與塵土、螨蟲、真菌、動物皮毛、羽毛等過敏原接觸。除此,媽媽應從小指導寶寶用冷水洗臉,使皮膚經常受到刺激,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同時,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一旦患病,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過敏藥物治療,盡量避免食用海魚、海蝦、河蟹等含大量異體蛋白的食物,進食清淡而富營養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膩食物、甜食品或甜飲料等。
三、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主要與過敏體質、呼吸道感染和環境因素相關。發病年齡大多在3歲以后,通常有家族和個人過敏史,如嬰兒濕疹。病情發作時以陣發性氣喘、胸悶為主,常由花粉、粉塵、蟲螨、羽毛、塑料、牛奶、雞蛋、魚蝦、阿司匹林、青霉素等過敏原所引起,冷空氣或劇烈運動,也可以成為發作的誘因。
對于過敏性哮喘,平時要注意避免誘發因素,如房間保持清潔無塵,并經常通風換氣;室溫不可過低,應恒定在22℃-26℃之間;家里不要有人吸煙,寶寶的被褥要經常清洗,不要有灰塵;別讓寶寶劇烈活動和過于勞累,注意天氣變化,避免著涼而患感冒,不吃冷飲,不喝冰水。
哮喘急性發作時,選擇西醫對癥治療,迅速控制病情。緩解期可長期進行中醫治療、吸入皮質類固醇及給予免疫增強劑;生活中密切觀察可引起寶寶過敏的物質,平時加強體格鍛煉,如做冷水浴、干毛巾擦身等,避免感冒、過勞及情緒波動過大。
四、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是由風中播散的草木花粉引起,主要癥狀是眼睛發癢、有刺激感、畏光、流淚等。春季卡他性結膜炎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過敏性疾病,春季時發病率最高,特點是眼睛奇癢,天熱或揉眼后更甚,可能是由空氣中游離的花粉或其他物質引起,患兒幾乎都有家族過敏史,但并不傳染。
過敏性結膜炎患兒,可口服抗過敏藥物,并以保持眼部衛生為主。結膜充血明顯的患兒,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滴血管收縮劑,并發角膜炎時可加用皮質激素眼藥,如果過敏原是細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需要采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治療。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因病因尚不清楚,只能采取局部皮質激素和分泌物稀釋劑的對癥治療,細菌性感染是它最常見的并發癥,一旦發生必須積極治療。
五、腺病毒肺炎
肺炎,是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用抗生素治療5—7天可收到滿意效果??墒怯行﹥和挤窝缀髤s久治不愈,抗生素治療不能奏效。這種情況下應該考慮腺病毒肺炎。該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病死率比一般肺炎高5—6倍(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
腺病毒肺炎多發于6個月—3歲的嬰幼兒。發病時持續高熱,可達40℃以上,精神萎糜、嗜睡、面色蒼白。重癥患兒可出現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腦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繼發細菌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病程一般2—3周,多在治療不當或搶救不及時而死亡,死亡率約為20—25%。
防治腺病毒肺炎需要三點:
1、流行季節盡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以防感染,發病后要早隔離、早治療。
2、中藥治療。在西藥治療的同時,還應受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開胸順氣等中藥治療,一般選用麻杏石甘湯、上青龍湯、人參白虎湯、銀黛散等方劑加減,都有一定療效。對病程較長者,可采用補脾益肺、化痰法。
3、加強護理。病兒居室要安靜、空氣保持新鮮流通、室通22℃左右為宜,相對濕度為45—55%。病兒應有充足的睡眠、飲食要清淡、富有營養、易消化吸收。
六、急性呼吸道感染
春季是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多發季節,調查結果表明,嬰幼兒尤其多發,5歲后逐漸下降。環境污染地區呼吸道感染發病率顯著高于其他地區。專家指出,每日吸煙20支以上的家庭,過度擁擠地區,衛生設施差的托幼機構,兒童發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險性也顯著增加。
營養不良及某種營養素嚴重缺乏(如缺鈣、缺鐵等),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尤其是小兒肺炎的死亡率顯著提高。母乳喂養的小兒不僅發病率低,而且死亡率也明顯低于人工喂養者。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應該提倡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