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都愛看中央電視臺的《大風車》節目,也非常喜歡里面的“金龜子”姐姐。金龜子名叫劉純燕,是中央電視臺兒童節目大風車的主持人。如今她也榮升做了媽媽。童心未泯的她為自己取了個童話般的名字—金龜子,而對自己的寶寶卻取了一個幾乎不算名字的名字——娃娃。
結婚十年才有了“小金龜子”
天天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的劉純燕其實是最喜歡孩子的,可她與新聞節目主播王寧結婚十年后才有時間和精力要自己的孩子,這也是辛苦的電視人不為外人所知的一個無奈。由于他倆都是非常隨意的人,1988年結婚,一直沒有認認真真地計劃要個孩子,劉純燕說:“早婚卻沒有早育”。直到1998年夏天,她才開始孕育“娃娃”。
劉純燕自從懷孕之后,一直沒斷了做節目,由于為“金龜子”設計的那套衣服圓鼓鼓的,劉純燕挺著大肚子的形象也就沒那么輕易的露了餡兒。劉純燕說自己懷孕時的精神和心情是史無前例的好,一直到生孩子的那一刻,她都覺得非常快樂。所以直到懷孕8個月時,劉純燕還在鏡頭前和小朋友們瘋玩呢。只不過,那時的她多了一個雙手叉腰的動作,那是為了和小朋友們多少保留一點距離,避免他們快樂忘形而撞了“孕婦”,所以一直以來,我們也沒發現“金龜子”已經有了寶寶。
1999年4月6日,“小金龜子”降生了,因為劉純燕的身體情況,當時施行了剖腹產,雖然受了些罪,但劉純燕看到女兒時卻興奮地連疼都忘記了。剛從手術室出來就對朋友們興奮地講個不停,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生完女兒第三天,劉純燕就出院了。一走出醫院看到藍天、綠樹、小鳥時,劉純燕的感覺就象是剛做完了一個游戲。女兒取名王逸宸,小名娃娃。
金龜子的“育女經”
劉純燕帶孩子的方式與眾不同,她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會玩,會變著花樣玩。她除了跟女兒一起做游戲、搭積木、玩拼圖外,還常常把自己在節目中那些既精彩又適合娃娃特點的片段在家里重新表演,以引起女兒玩的興趣。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娃娃整天快快樂樂。她本來就不愛哭,以至于她爸爸王寧都感到奇怪,他問劉純燕:“你說咱們家孩子為什么老不哭呢?”劉純燕沒發現有什么不對:“她有什么好哭的,整天高興還來不及呢。”鄰居們也說:“好像你們家沒孩子似的,她會哭嗎?”劉純燕趕緊解釋:“會,會!”
娃娃從小就表現得很大方,見了其他小朋友從不會發怵,主動跟人家玩。也難怪,在家里,媽媽天天像小朋友一樣陪著她玩,陪著她滿地爬,她怎么會對小朋友感到陌生呢?“我女兒性格其實挺內向的,有時候我玩得比她還瘋、還開心,跟她一起摸爬滾打地玩,突然她特冷靜地問:‘媽媽,你干嘛?’弄得我有點不好意思:‘啊?怎么了?我陪你玩呢。’她特愿意和我在一塊兒。”說起女兒,劉純燕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意。
既是小觀眾也是小老師
對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劉純燕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是在娃娃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和她說話,她不說我也使勁地和她交流。現在看來,她的語言能力就比同年齡的孩子強一些。我想,這就是我這種灌注式交流的結果。孩子的智力或者某一方面的興趣是要家長去仔細的觀察仔細的研究,然后再開發她。
語言方面的教育讓娃娃受益匪淺,她在語言方面的確表現非凡——見什么東西會舉一反三,你跟她講這個,她就可以用她的想象變成另外一個。
在和娃娃水乳交融的游戲中,“金龜子”也找到了一個小老師,她常常從娃娃對外界事物的反映和認識中觀察孩子的內心世界,把自己的節目與孩子交流,娃娃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觀眾。
劉純燕說:我有時候把節目里的話或者故事先講給她聽,看她的一些表情,看她到哪個地方她要笑,我的手勢等現在她跟我都一樣了。跟她一起玩其實就是好多東西跟她在學習,她是我的最小最小的一個小觀眾,也是最小的小老師。
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劉純燕依然像一個活潑淘氣的大孩子,但她也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媽媽。在育兒方面,她的經驗就是平等地對待孩子,與孩子交流,把她當作自己的朋友、老師。而娃娃也挺在乎媽媽的一些表情或者態度。難怪劉純燕說:“所以我現在考慮她的時候也挺多的。比如,我說一句話時她會是什么表情,是委屈還是高興。這些都會考慮的,主要是考慮對孩子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