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麗華是中國惟一登上兩大世界頂級藝術殿堂——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的舞蹈演員。
《千手觀音》披著2005年的第一縷曙光,走進千家萬戶,是透過21位聾啞舞蹈演員的身體,傳達曼妙和智慧的。去年9月,該舞首次在雅典殘疾人奧運會閉幕式上亮相,贏得世人的矚目和如潮的贊美。
一場高燒使她成為聾啞人
邰麗華1976年11月出生于湖北宜昌。兩歲時,因一次高燒失去了聽力。沒過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關閉了。那以后,她陷入了無聲世界,自己卻茫然不知。直到5歲,幼兒園的小朋友輪流蒙著眼睛,玩辨別聲音的游戲,她才意識到自己與別人不一樣,她傷心地哭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
7歲那年,父母將她送入市聾啞學校學習。
在學校,邰麗華文化課尤為突出。市聾啞學校校長、邰麗華的班主任杜紅這樣評價她:“也許是文化課功底較好的緣故,她比別人勤于思考,更善于琢磨用舞蹈來表達情感。”課堂上,最能打動她的是這里的一門特殊課程——律動課。老師踏響木地板上的象腳鼓,把震動傳達給地板上的學生,讓他們明白什么是節奏。同學們正為腳下的震動興奮不已時,邰麗華索性趴在地板上,眸子炯炯有神,指著自己的胸口告訴老師:我——喜——歡!
為了體驗這種感覺,她總喜歡把臉頰緊貼錄音機喇叭,全身心地感受不同的震動,電視里的舞蹈節目,更讓她充滿想像,躍躍欲試。她突然發現,這是一種屬于她的語言,是惟一能夠使她酣暢淋漓地表達對生命感悟的一種語言。從此,她愛上了舞蹈。
幸運的是,邰麗華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和潛能被聾啞學校教師慧眼識中,并著手對她進行舞蹈培訓。
幸運的是,邰麗華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和潛能被聾啞學校的一位女教師慧眼識中,并著手對她進行舞蹈培訓。父母也成為這棵藝術幼苗的辛勤園丁。一次,父親利用去武漢出差的機會,為她買回一雙真正的白舞鞋。這讓邰麗華欣喜若狂。她穿上舞鞋站在床上不停地跳啊轉啊,舍不得脫下,這件特殊的禮物更堅定了她學舞蹈的決心。父親萬萬沒有想到,舞鞋竟會與女兒終生的事業與生活有如此密切的關系。
從宜晶市聾啞小學,到武漢市聾啞中學,無論學習多緊張,她每天都要擠時間練習舞蹈,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新傷摞著舊傷。有一次媽媽發現邰麗華滿身的傷痕,心地哭了。1994年,她考上了湖北美術學院,學習裝璜設計,成為普通大學里的一句聾人學生,聽老師講課時她就坐第一排用眼睛看,看老師的口形,看老師的板書,借同學們的筆記本抄寫領會,因為有聽力障礙,只能比別人更加努力,四年后不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且她設計的包裝在湖北省獲得了獎項。
成功之路源于勤奮和執著
15歲那年,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藝術家們挑中了她,讓她到該團學習舞蹈。從此,她開始正式接受舞蹈訓練。
剛進團的那會兒,她的舞蹈基本功是最差的,甚至連踢腿都不會。老師考驗她的第一個舞就是《雀之靈》。毫無疑問,對于沒有專業基礎的邰麗華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天塹。壓腿不到位,提腿不準確,手位不協調——在老師看來,她關于舞蹈的一切似乎都不盡如人意。最后,老師干脆將她一個人扔在了排練室里,獨自離開了。
不管怎樣,一切困難在她眼里都是正常的,外面的驚濤駭浪在她心中都只是一汪靜水,無法阻止她繼續跳舞。起初她只能原地轉幾個圈,半個月以后就轉到二三百圈,這讓老師對她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一曲《雀之靈》有多少節拍,她沒有仔細計算過,但老師做過一次測試,邰麗華憑著感覺舞完這700多個節拍,竟絲絲入扣。她惟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復、再記憶,到最后她心里已經有了一支永遠隨時為她響起的樂隊。
正是憑著這種執著和天賦,邰麗華在眾多的舞者中脫穎而出,她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舞蹈大獎,還獲得了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賞識與指導。當楊麗萍親眼看見邰麗華跳《雀之靈》時,感到無比驚訝:“我創編了《雀之靈》這么多年,如果聽不見音樂,我都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跳出那種味道來,而你竟然跳得這么好,真不簡單!”她情不自禁地為邰麗華做起示范來。
如今的邰麗華,已經把自己融入了《雀之靈》。每當大幕拉開,舞臺燈光亮起,舒緩的音樂聲徐徐飄來,輕靈舞動的,仿佛就是一只美麗而充滿靈性的孔雀,在寂靜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顰一笑、一舉一止,都那樣出神入化,都那樣恰到好處。
2000年9月,邰麗華來到頂尖的藝術圣殿——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富麗堂皇的展室、走廊和前廳里掛滿了100多年來在這里演出過的世界著名藝術家的肖像,還有許多經典節目的海報。突然,一幅《雀之靈》的巨型海報,呈現在她眼前。那是卡內基音樂廳里唯一的中國劇照。
在波蘭,當她跳完《雀之靈》退到后臺換服裝時,主持人來到后臺對她說:“全體觀眾,包括總統夫婦,一直不停地鼓掌,等著你再一次到臺前和大家見見面。”當主持人看到她已經卸裝,不便再出場時,只好回到前臺對觀眾說:“對不起,由于演員是聾人,聽不見大家熱烈的掌聲和邀請聲,正在換服裝準備下一個節目的演出,無法再出來和大家見面。”很多觀眾為她聽不到他們熱情的掌聲而流了淚。
生命的價值在于不斷追求
《千手觀音》正式接受春節聯歡晚會是1個月前,時間很短,為了保持好的演出狀態,每天都從早上排練到深夜。
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聾啞女演員邰麗華絕對是個“大腕”,如果說《千手觀音》是春晚的一個高潮,邰麗華絕對稱得上是高潮的“靈魂”。“看老師跳舞時,我仿佛就看到音樂。”邰麗華輕盈地比劃著雙手,情急之處,嘴巴里會發出聲音。她懂一些唇語,所以能發出某些詞句的混沌聲音。“雖然聽不到旋律,就是咚咚咚的節奏,但是從老師簡單的1234的節拍中,自己想象,去描繪音樂的樣子。”每一支舞蹈的音樂,在邰麗華內心都有不同的樣子。對于“千手觀音”,她腦海里會想到壁畫,想到許多美麗的東西和濃厚的文化。由于演出的關系,邰麗華去過很多地方。她會用眼睛拍下很多美麗的場景,去豐富自己的想象。“音樂像幅畫,非常美。”
在無聲寂靜的世界里,卻要根據旋律翩然起舞,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回顧這些,邰麗華只是一味搖頭。“排練中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看不到指揮,做錯動作。”
邰麗華曾經用這樣一段文字,精辟而質樸地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其實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樣的,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圓滿,然后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這就是我所領悟的生活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