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遏制是指國家獨立地或在聯盟基礎上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其他領域內采取的一整套措施,旨在警示敵方將遭到還擊而導致其無法承受的后果,因此不可能通過暴力方式達成其軍事、政治目的。這一理論旨在為俄羅斯國家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實行社會、經濟和軍事改革,實現和保衛國家利益,保持俄聯邦作為大國的地緣政治態勢和地位。
俄聯邦在戰略遏制領域政策的主要目的 不允許出現針對俄羅斯及其盟友的任何形式的侵略,而一旦侵略發生——能可靠保衛俄羅斯及其盟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其他重要的國家利益。在這方面,俄聯邦武裝力量不僅是政治性遏制手段,還是堅決消滅侵略者武裝力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實施戰略遏制的目的是:在平時——不允許出現針對俄羅斯及其盟友的武力壓迫和侵略;在戰時——防止侵略升級,以俄羅斯能接受的條件停止軍事行動。
戰略遏制的基礎是威懾、限制和強迫 它們在統—機制的框架內,互為補充,可使國家軍政領導根據當前局勢和預定目的選擇并有效運用某一種遏制方案。在未來一個時期內,俄羅斯將被迫對世界主要國家實施以軍事威脅為基礎的威懾性戰略遏制。軍事威脅將明確、公開地宣布,并讓潛在侵略者明白。對于其他國家,除威懾之外,還可能采取限制性和強迫性遏制行動。
威懾性戰略遏制(以下稱戰略遏制)使計劃或圖謀對俄羅斯及其盟友發動戰爭的潛在侵略者的領導人和社會各界確信,通過武力方式絕對不可能達到其軍事、經濟和政治目的,因為俄羅斯將堅決使用武裝力量從而使敵人遭受無法承受的后果。這種遏制建立在俄聯邦武裝力量下列能力基礎上:在平時保障國家從平時狀態及時轉入戰時狀態的能力,為抗擊任何方向任何規模軍事沖突中的侵略而保障陸海軍戰略展開的能力以及使侵略者遭受大于其預期目的的損失的能力。
戰略遏制的充要條件充分條件是——這些力量在任何情況條件下使任何侵略者的軍事和軍事、經濟潛力遭受應有損失的潛在戰斗力 (按照所要求的毀傷效能等級打擊任何類型的目標),而擁有戰斗力強的一般任務力量、核力量及其高效的作戰指揮系統,保障并監督它們的狀態則是戰略遏制的必要條件。
戰略遏制由核遏制和一般任務力量遏制兩部分組成。戰略遏制在平時和受威脅時期實施,也可在密集使用核武器之前戰爭初期的條件下實施。
戰略遏制的兩個級別 全球級別(全球遏制)和地區級別(地區遏制)。全球級別遏制的基礎是威脅密集使用戰略性常規(高精度)武器和核武器,這類武器將使侵略者遭受的損失大于他預期通過使用自己的軍事力量所能得到的好處,地區級別遏制的基礎是——威脅在任何針對俄聯邦及其盟友發動的地區性戰爭中使用常規武器,必要時使用核武器,首先是非戰略核武器。
戰略遏制的標準 戰略遏制的總標準是確保通過戰略行動,使侵略者遭受客觀上無法承受的損失。其指標是俄聯邦武裝力量編成(用于戰略遏制的一般任務力量和核力量)、俄聯邦武裝力量集團的生存能力、俄聯邦武裝力量的效能。
戰略遏制的效果取決于遏制機制所發揮的作用。遏制機制是指國家分階段實施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暴力(軍事的)和非暴力行動的總和,旨在使侵略者的軍政領導明白,因防御方實施遏制行動將給他們帶來無法承受的后果,因此通過暴力方式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戰略遏制機制的基礎是俄聯邦武裝力量的遏制行動 該機制建立在國家軍事安全保障領域基礎性文件所闡明的俄國內關于武裝力量運用的軍事學說性觀點的基礎上。它包括武裝力量的編成和結構、俄軍的運用樣式和方法、武器和軍事技術系統的戰斗力。
應當指出的是,由于俄聯邦武裝力量縮減以及唯一能替代核武器的現代化高效能常規武器系統裝備水平降低,一般任務力量的戰斗潛力降低了。在此情況下,在未來一個時期,核遏制應在保障俄戰略遏制和整個軍事安全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陶祥軍譯自俄2005年第1期《軍事思想》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