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發生在兒童早期的閱讀,不僅能影響其未來的閱讀,甚至還能影響人一生的生活。日本的教育理論家木村久一在其著作《早期教育和天才》中也提出:“在孩子的樂趣中,最重要的是讀書。不過應特別注意書的選擇,一個人喜好什么樣的書,往往決定于他第一次讀的是什么書,而且幼年時期的書往往能左右這個人的一生?!彼?,讓孩子閱讀什么書籍,如何讓孩子的閱讀變得快樂自然?是每位家長應該認真對待的。
1順其自然法
孩子有他們的天性,大人不要總是帶著一種教化或功利主義地去指導孩子閱讀,更不應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去讓孩子閱讀。
2隨時隨地法
讓孩子閱讀的目的,是要幫助他們構筑一個有人文修養的人生,而不是僅僅拿名著塞滿書架。平時在家里,不妨有意把書擺放在顯眼的地方,讓孩子可以隨時看到它們。
3自由游戲法
閱讀會帶來游戲感,其實,兒童閱讀的本身就是游戲的延續,孩子喜歡讀什么,就應該讓他們自由的選擇,家長有責任把經驗指引給他們,但不能是實用主義,因為閱讀是自在的,應摒除功利色彩。
4寬泛閱讀法
閱讀應當是一種釋放,少兒時期又是知識結構基礎形成的階段,孩子對某一個方面的興趣可能影響到他未來的一個方向。所以,這個時期孩子的閱讀應該是豐富的,知識、科學、思維、精神等各個方面都應包括其中。
5親子閱讀法
要想吸引孩子閱讀,不僅要通過圖書本身,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讀給孩子聽,和孩子一起讀,而且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或在池塘邊,或在院子里,與孩子一起分享閱讀。
6興趣引導法
孩子在讀書問題上,不要刻意給定性,發現興趣后,積極引導是最佳選擇。如果發現你的孩子特別喜歡某一種書或某一類書,最好花時間準備好同一系列或同一類的叢書。許多家長不喜歡這樣做,認為會影響孩子閱讀的質量,其實不然。如果孩子如此有興趣地閱讀下去,在第二本書中讀到相同的人物時,便會讓孩子感到親切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