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一年前,中國、美國等媒體相繼報道北京小神童孫優的故事后,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本刊2005年第六期“特別關注”欄目刊登《夫妻攜手,鋪就天才兒童成功之路》后,讀者紛紛來信來電表示了極大的興趣,為此,本欄目特組“優優系列”稿件,孫優父母的教子經驗也許會對年輕的爸爸媽媽有所啟迪。
兩歲時,電話引起了優優的注意,它會突然丁鈴鈴響,又能與對方通話。有一天優優產生了拆電話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的欲望。我說“爸爸有兩個問題,你回答對了就立刻拆,一是誰發明的電話?二是在哪一年?”他脫口回答“貝爾,1876年”。
于是我就開始拆電話,優優在一旁幫我。我用螺絲刀將螺絲擰松,優優會像模像樣地用小手攥著螺絲刀將螺絲卸下來,他已能分清一字、十字的螺絲,并能在放著一大堆扳手、鉗子的工具箱里找出相適應的螺絲刀。優優對電話中的喇叭最感興趣,一定要用手把電線拉斷,他要撕破紙盒,露出線圈拆下磁鐵,嘴里邊還念叨著“磁鐵、線圈、紙盒、電流通過線圈引起紙盒的相應顫動,產生聲音。”最終還讓我把那個破爛不堪的喇叭再用電烙鐵焊上。
兩歲半以后,優優又盯上了我家的那部無繩電話。拆之前,我先讓他閱讀電話的使用說明書,重點放在圖示部分,先讓他弄清楚主要部件的名稱,邊拆邊問他。現在他已經開始琢磨著裝電話了。我和優優對著說明書費勁兒地在一個大紡織袋和一個大塑料桶里找這部電話的所有部件,優優比我找得更快,記得更清楚,裝時他還常常糾正我安錯的地方。待裝得差不多了,優優就拿著說明書挨個對:1個聽筒;1個主機;1個手機;1個充電器;1根電話繩;2個直流電源變壓器;1根電話線;專用螺絲4枚;AAA電池,一一對齊后,又開始熟悉主機功能,最后熟悉到,我讀其中的一個功能優優能迅速在電話中指出或我按鍵他說出功能,包括鍵上的英文他也一塊記住了。
在拆的過程中,不但鍛煉了優優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愛思考,善于鉆研的良好習慣。
經過多次拆裝,優優懂得了許多知識是交差的,不僅反應在物理學上也反應在地理學上。在拆BB機時想到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傳送方法。拆計算機鍵盤時,可以學算術和拼英語單詞,同時培養了他查閱英漢詞典的習慣。拆注射器時不但認識了針頭、針管、活塞、助推器,而且了解了大量的醫學知識和人體解剖學。無論是拆什么都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知識的大量積累也使他的思維更加活躍,聯想能力也愈加豐富。當電視節目中出現“天有多大,心有多大”的字幕時,優優馬上說“電有多大、扇有多大,扇有多大,風有多大”。當拆BB機時我說“BB機帶鏈,手機帶套……”優優不緊不慢地接著說“臺燈帶罩”,優優媽接著說“茶杯帶把”,優優說“這個不行,因為杯子不是電器。”
現在優優可以自己動手用一根電線連著電池的正負極將燈泡點亮。用電池將小電機轉動,并帶動隨身聽上的齒輪轉動,最終將磁帶轉動。自己拆卸螺絲和安裝,自己安裝電池,正負極都不會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