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高普遍超過他們的前輩,也正因此很多爸爸媽媽很關注自己孩子的身高,生怕自己的孩子將來“矮”他人一截。最近就收到一些爸爸媽媽的來信,詢問一些關于孩子身高的問題。
父母矮,孩子一定矮嗎?
人們通常認為,父母身材高大的,其子女將來身材也高大;而父母身材矮小的,其孩子將來的身材也矮小。其中,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非父母矮的孩子身材一定矮,生活中,父母矮小的,其子女長行體格魁偉或高挑俊俏的也大有人在。現代醫學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身高并非全由遺傳決定,而是受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遺傳決定了兒童身高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的充分發揮則有賴于各種環境因素。因此,作為家長應積極調動各種環境,充分發揮孩子的生長潛力,就能使孩子長得更高。
影響孩子身體長高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環境因素中,主要是營養、運動和睡眠。充足的營養是機體生長的原材料,營養素包括充足的熱量、足量的蛋白質、一定量的脂肪以及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運動則能使兒童、青年的內分泌系統發育得更加健全,尤其是在生長發育、長高時。充足的睡眠也能促進身材的長高,這是因為熟睡1小時后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高峰。生長激素是人體長高的重要激素可以說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
能否根據父母的身高推算出孩子的身高?
雙親的身高對兒童身高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科學家利用身高的遺傳性和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經過對大量人體測量資料的統計分析,編制出下面的公式用以推算孩子成年后的身高。
男孩成人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08)/2
女孩成人身高(厘米)=(父身高*0.923+母身高)/2
父母的身高45~50歲后開始降低,因此,應以19~20歲的身高或成年期時的最高高度為準,或對其身高進行校正,即:45~55歲身高(厘米)加1厘米,>55歲則加3厘米。
孩子如果現在個子比較矮小,以后是否還有長高的希望呢?
醫學上認為:人類生長的顯著而基本的特征是自我穩定或向著一定的目標前進,但如果由于疾病、營養不良或激素缺乏等因素的影響,兒童變會偏離其自然生長的軌道,導致生長落后,一旦這些阻礙生長的因素被克服,兒童將以超過相應年齡正常速度的方式生長,迅速調整到原來的生長軌道上,這種現象稱為“趕上生長”。
“趕上生長”有利于我們主動采取各種積極的措施,消除阻礙兒童生長發育的各種為良因素。特別晨春、夏季節,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身材矮小的孩子,家長應抓緊機會及時補充營養物質,使孩子出現“趕上生長”,還是有長高的希望的。
有助幼兒增高的運動有哪些?
少年兒童的四肢長骨,只有骨干部分比較硬,兩端則由軟骨組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這些軟骨會出現一個骨化中心,軟骨也會逐漸變硬生長擴展,人的身高也就逐漸增加。所以說,人的高矮與骨骼的發育有很大關系。體育鍛煉能夠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增強骨細胞的生長能力,因而能使骨骼生長得更旺盛,這樣,孩子的個頭也就自然長高了。
參加哪些體育運動有助于增加少年兒童的身高呢?最有效的鍛煉項目是單杠、彈跳、游泳、吊環、自由體操、打籃球和引體向上。因為跳躍能夠牽伸肌肉和韌帶、有刺激軟骨生長的作用;游泳可以使全身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鍛煉;引體向上則可以拉伸脊椎、促進脊椎骨的生長,從而促進少年兒童的身高不斷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