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新學期伊始,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又成為家長用心琢磨的問題。據(jù)筆者對本市幾所大幼兒園統(tǒng)計,在讀興趣班的幼兒人數(shù)已過半,而80%的幼兒讀過興趣班。記者隨機采訪了11位正在幼兒園的孩子,其中8個孩子上了“興趣班”,2個孩子是自愿的,其余的為父母所為。當記者問及孩子們?yōu)槭裁瓷吓d趣班時,孩子們無一例外地回答“玩”,諸如玩泥巴、石子或剪紙,甚至是拆卸鐘表這類“破壞性”活動。那么除了正常的學習之外,孩子還要上興趣班嗎?上興趣班的宗旨是什么?就讀之后,家長和孩子應(yīng)該注意什么問題?就這樣一些問題,讓我們聆聽不同的聲音,以期能為年輕父母帶來啟示。
正方:孩子應(yīng)該上興趣班,長大后會受益劉女士 34歲 公務(wù)員
我認為應(yīng)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而不要局限在一個領(lǐng)域內(nèi)。興趣廣泛對一個人而言十分重要。廣泛的興趣可以讓你在人際交往中,增加許多相同的話題,不至于讓人覺得你孤陋寡聞,同時也可以增添生活情趣,這些要到孩子長大之后才會受益。
我認為應(yīng)該讓孩子從小涉獵多方面知識,有意識地全方位培養(yǎng)孩子,沒有必要因為擔心孩子興趣多了,會虎頭蛇尾或者半途而廢就刻意地追求“從一而終”,孩子有好奇心想要嘗試各種新鮮的事物是非常好的表現(xiàn),怕就怕他什么也不喜歡。
我的兒子才5歲,興趣廣泛,畫畫、下棋、游泳都特別喜歡,并且還常常增加新的愛好。需要專業(yè)指導(dǎo)的,我會讓他去上培訓班,比方說畫畫,盡量讓他接受一些專業(yè)的訓練,但不會對他要求過高,只希望讓他將來能對美術(shù)有一定的感覺和理解。而下棋或者游泳之類的愛好,他父親都比較精通,常常會和他一起切磋,兒子也會慢慢有所長進。我們希望他能始終保持這些興趣愛好,并不一定要樣樣出類拔萃,但至少做一個生活豐富、素質(zhì)全面的人。
反方:后悔那時白忙了宋睿婷 14歲 初中生
我是一名初中生,在我還沒上學時 父母就為我報了許多興趣班。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我都忙得暈頭轉(zhuǎn)向。但現(xiàn)在除了鋼琴,其它的都放棄了,很多東西都是白學 對我現(xiàn)在的學習和生活沒什么幫助。我覺得,學齡前就開始培養(yǎng)興趣并不是一件壞事 但不能學太多 花了很多錢到頭來不可能面面俱到都學得好 那又何必費錢又費力呢
正方:孩子上興趣班是應(yīng)該的,而且“三腳貓”很正常朱家耀35歲私營業(yè)主
我認為低年齡的孩子,興趣越廣泛越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較強,當他們接觸到某些新鮮事物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濃厚的學習愿望。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如果能為他準備好學習條件,他就會非常高興地去學,而且,一般來講孩子都會學得比較好。
當然由于年齡的關(guān)系,孩子往往是想學時急吼吼,三五天就沒勁了,于是學這學那,結(jié)果這也不會,那也不精,樣樣都是“三腳貓”,不過,我想這應(yīng)該說是正常現(xiàn)象。如果人人都學一樣成功一樣,那這個世界上不都是專家、教授了嗎。
關(guān)鍵時候,家長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這時你必須就你孩子眾多的“興趣愛好”進行認真的分析,然后認定一個可以培養(yǎng)發(fā)展的興趣作為重點,從這時候開始,就不能讓孩子再“廣泛”下去了,必須專攻一樣,再不輕言放棄了。這樣你以前付出的學費才會有收獲,孩子也才能學有所長,從此走上成功之路。
反方:專一才能精通肖先生 24歲 研究生
學習還是要專一些,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我身邊很多人小時候都學過很多東西,可真正有拿得出手的本領(lǐng)的都是小時候?qū)9ヒ婚T愛好的人。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本來精力就不多,家長更應(yīng)該找準一個專門培養(yǎng)。
我有個朋友從小就心無旁騖地學習鋼琴,大約是初中的時候考出了十級。后來他對流行樂器產(chǎn)生了興趣,學起了鍵盤,鍵盤和鋼琴比較相似,憑借原來的基礎(chǔ),他又很快學會了鍵盤,并且可以到一些樂隊兼職了。
聽說后來他又學了大提琴,而且水平也不低。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我只是想說明,孩子的時候還是以一樣愛好為主的發(fā)展,等到稱得上精通的時候,還可以再培養(yǎng)一些相關(guān)的興趣愛好,這時候精力足了,基礎(chǔ)也扎實,總比小時候什么都有會一點,長大了卻一無所長的好。
反方:藝多不養(yǎng)家胡思華41歲IT從業(yè)者
精力有限,興趣太多會一樣也學不好。更為嚴重的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會養(yǎng)成一種隨便的習慣,學什么都是淺嘗輒止,不愿意花功夫深入研究,做精做深。這一點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另一方面,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他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肯定會有所偏向,興趣愛好太多,往往還會影響他某個特長的發(fā)展,對孩子本身也是一種浪費。
正方:選多個班投石問路顧女士 32歲 媒體從業(yè)者
女兒還沒上小學,但我給她報名參加的興趣班已經(jīng)不少,有英語、畫畫,還有羽毛球、小提琴。我讓孩子參加那么多興趣班就是想投石問路,看看在這么多興趣中她對哪個更感興趣,以后就可以主攻這方面。
我并不強求孩子能在興趣上有很大造詣,以后成名成家,我只是想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情趣。就拿學小提琴來說,我主要是想讓她培養(yǎng)一點樂感;學羽毛球是為了鍛煉身體。所有的這些興趣班都是由我為她安排的,因為我覺得孩子太小,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選擇,這些時間讓她閑著也是瞎玩玩掉,所以需要有家長為她做各種試探,正因為這種試探,我發(fā)現(xiàn)了女兒真正的興趣和天賦所在,那就是畫畫。她常自覺地拿出畫筆和紙開始涂鴉。在試探以后找出了興趣點再加以培養(yǎng),說不定女兒以后在這方面會有所成就。
反方:觀察性格確定方向查先生 35歲 公務(wù)員
孩子長到4、5歲時,正是培養(yǎng)他特長和興趣的好時機,但我并不主張一下子給他報太多的班。那是一種資源浪費,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能力把每一種興趣發(fā)展為特長的。因此,我認為比較恰當?shù)淖龇☉?yīng)是先觀察,然后再確定方向。比如我的女兒,從小就特別靜,給她一本圖畫書、連環(huán)畫能安安靜靜地坐上老半天,而且對色彩特別敏銳,小小年紀已知道了怎么穿衣配色。于是,我就選擇了繪畫作為她的主攻方向,幫她報了繪畫班,有空帶她去看畫展,并且有意識地給她講一些著名畫家的故事。
結(jié)果,女兒很快入迷了,只學了三年就有作品在市里的兒童繪畫比賽中獲了獎。這樣的效率和成績,我想就是有選擇地定性培養(yǎng)的最有力的證明。
至于孩子不愿意上興趣班,父母為什么還要求孩子去讀,林先生的回答最具代表性。他認為,孩子還小,無法把握自己的未來,做家長的應(yīng)該給予必要的引導(dǎo)。孩子參加“興趣班”后,如果將來有所造詣,固然好;沒有成就也可豐富自己的生活。但是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逼迫孩子學特長是盲目的“趕大流”。對于幼兒參加“興趣班”,在幼兒園工作的高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說,她不反對幼兒園上“興趣班”,但必須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任何人都不能強迫孩子。那么讓孩子上興趣班的宗旨究竟是什么,應(yīng)該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我們不妨聽聽專家的建議。
教育專家、蘭州大學教授王賓路
對孩子的培養(yǎng),應(yīng)該從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幾方面入手。其中,技能、知識是排在最后的,而我們許多幼兒園開設(shè)的“興趣班”大多只傳授技能,這是在培養(yǎng)偏才。幼兒園應(yīng)該關(guān)注群體,在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注重孩子的個體發(fā)展。她建議幼兒園將所有的孩子放到一塊學習,確認個別孩子有哪方面的特長后,再抽出單獨培養(yǎng)。 王根順強調(diào),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一定要在自愿的基礎(chǔ)上進行,千萬不能因為父母的一廂情愿,而剝奪了孩子們的童真。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博士劉潔
一個孩子接受還是不接受特長教育,應(yīng)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學有余力。如果孩子在學校的功課都很吃力,還去接受特長教育,就像一個成年人本職工作還沒有做好就去撈“外快”一樣,肯定是做不好的。二是有興趣,離開了興趣,特長教育基本上是無意義的。
可以說,掌握一門特長的立意是好的,但是為什么許多孩子在特長學習中得不到樂趣呢?更主要的是,為什么即便家長知道這種狀況,還要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呢?盲從是一個原因,別人家的孩子學了,而自己的孩子不學,怕耽誤了孩子。于是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是否適合,別人學什么咱也跟著學什么,社會上流行什么咱就學什么。這對孩子的教育百害無一益。
醫(yī)學博士周菲:
我很認同錢博士的意見。特長學習關(guān)鍵在學有余力,興趣為先。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特長學習,孩子是會受益終生的。
我的女兒出生在美國,3歲時我將她帶回國,在中國經(jīng)歷了幼兒教育和小學一至三年級的教育,目前她在美國讀小學四年級。從她上幼兒園開始,我就開始給她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由于考慮到還要去美國,我給她報了英語班,當時我沒有選擇雙語教育,因為我更想讓她打下一個很好的中文底子。另外,我還先后給她報了藝術(shù)體操班、游泳班、影視表演班、美術(shù)班和國際象棋班,同時還讓她學習鋼琴和古箏。
我女兒去年去美國讀書,英語不太行,壓力很大,我擔心她會失去信心。令我欣慰的是,她竟在學校受到很多學生的崇拜,還成為學生會的干事,這是因為她在藝術(shù)和運動上表現(xiàn)出的才能。她畫畫很好,鋼琴彈得不錯,棋下得也有板有眼,常常殺遍全班無敵手,運動上更不用說了,她那花樣百變的跳繩讓同學們十分佩服。她多方面的才能還彌補了語言方面的缺陷,美國學校語文課經(jīng)常有這樣的內(nèi)容,根據(jù)所做的作業(yè)再畫一幅畫或是做一個立體手工,她的語言表達能力目前很有限,但是畫畫和手工卻是強項,老師常因為這個給她滿分,這對提升她在語文學習上的信心很有幫助。
也許有人覺得我女兒是一個天生多才多藝的人,其實并不是,她離專業(yè)化的發(fā)展還有很大的距離,她只是比別的孩子多了一點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但我覺得這就很好了。她學的東西能給她帶來快樂和自信,能讓她更積極地享受生活,這就是我的目的。如果她能在某項才能上發(fā)展成材,我會很高興,如果沒有,我也高興,因為這不是我的目的。
兒童心理學博士汪鋒:
我覺得周菲說的所謂“底線”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孩子來說,最要緊的在于是否生活在一個可以讓他選擇的環(huán)境中,是否是在一個積極、民主、自由和有松度的環(huán)境下,主動地想嘗試什么。這是孩子的基本權(quán)利。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許多家長因為急功近利,不去關(guān)注孩子的興趣所在,以自己的意見代替孩子的意愿,無情地抹殺著孩子的主動性。
因此,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思考:我們究竟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是沒有什么特長但凡事主動熱情的孩子,還是一個有一些特長,卻喪失了主動和熱情的孩子?我們究竟想給孩子什么?是短期的讓孩子學會仨瓜倆棗,還是長期的對孩子的發(fā)展有建設(shè)性的東西。
所以,問題的關(guān)鍵不是孩子上不上特長班。如果一個孩子在符合其興趣和愿望的情況下去上特長班,這個特長班就上得有意義。關(guān)鍵是我們應(yīng)該以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我們有沒有關(guān)注他的意愿,有沒有提供給他一個可讓他選擇的環(huán)境。
其實,從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角度看,幼兒時期確實是培養(yǎng)孩子興趣的好時期。但需要提醒父母們注意的是,過分勉強孩子學習會適得其反。生活中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每到雙休日,滿懷期望的父母,帶著極不情愿的孩子背著琴、拿著畫夾奔波于各個興趣班之間,家長們著急上火,孩子也苦不堪言。興趣班上得如此辛苦,“興趣”從何而來?因此,父母在給孩子報班之前,一定要調(diào)查清楚孩子的興趣點在哪兒,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選擇。
在孩子參加興趣班時父母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上興趣班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為了學一技之長,如果純粹是功利目的,非要讓孩子達到某種水平,而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是不合適的。
2.不要同時學習多種技能。同時要求孩子上幾個興趣班,會分散他的注意力,結(jié)果都是“一瓶不滿、半瓶晃蕩”,同時也會加重孩子的負擔,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要根據(jù)孩子自身的特點選擇學習方式。靈活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有些孩子愿意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有的卻愿意學別人做事,每個孩子的最佳學習方式不同,因此,家長要選擇學習方式靈活的興趣班。
4.不要苛求孩子。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果給孩子制定太高的目標,孩子會因為太難而喪失信心,從而放棄努力。家長可以時常為他制定一個近期能夠?qū)崿F(xiàn)的目標,這樣,孩子就會滿懷信心地去學習了。
編后:相信大家談和專家的建議對年輕父母為孩子科學地選擇興趣班大有裨益。也愿興趣班的開設(shè)能夠真正贏得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