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出口已成大連軟件產業發展最大增長點
2004年,大連軟件出口2.02億美元,成為大連軟件產業發展最大增長點。同年,遼寧全省軟件出口2.2億美元,占全省軟件銷售收入的十分之一強,增速達47%,高于軟件產業42.8%的增速。
目前,已有22個世界500強中的IT企業落戶大連,100多家軟件企業出口,3家通過世界最高級的軟件認證CMM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13家通過CMM認證。 按大連市整體規劃,到2010年,大連軟件銷售收入和出口,將增長到500億元和30億美元。
全球最大軟件測試商落戶黑龍江
全球最大的軟件測試技術與測試工具供應商—美國美科利公司與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聯手,共同組建了“黑龍江—美科利軟件測試開放實驗室”。該實驗室將面向全省乃至東北三省軟件企業,提供世界先進的軟件測試技術、產品及實驗經驗,并加速引領東北企業進行BTO發展的進程。合作雙方還將制定培訓大綱,為培養本地軟件測試人員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并聯合頒發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證書。
(商務部駐大連特辦)
西門子在天津增資5.5億元建新廠
在西門子電氣傳動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慶典之際,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自動化與驅動集團宣布將追加投資5.5億元人民幣,在天津高科技產業園區建立新工廠。據了解,西門子新工廠位于天津高科技產業園區,建成后將成為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領域在東亞地區的重要生產基地。該項目規劃面積約17.6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預計2007年竣工。新工廠不僅將推動該公司進一步拓展電機和驅動產品的生產,同時還將成為西門子公司引入新產品和先進技術的基地。
(商務部駐天津特辦)
海爾推出全球首臺直流高效變頻雙新風空調
海爾在青島推出“變頻換代,直流高效雙新風”的空調大型新產品。該產品經過中日兩國研發人員的共同努力,全球第一臺直流高效變頻雙新風空調研發成功。
從日本、歐洲等先進國家經驗和現在消費者需求來看,健康、節能、環保是目前全球發展的趨勢。海爾直流高效變頻雙新風空調的研發成功,是海爾日本研發機構經過近一年的研發努力,并整合目前世界領先的直流變頻技術而取得的創新突破,同時也是目前全球首臺同時采用“雙向換新風”技術和“直流變頻”技術的健康高效空調。
(商務部駐西安特辦)
臺塑集團在河南鄭州興建生產基地
由臺塑集團與山冠興業有限公司在鄭投資的大型管材生產基地-南亞塑膠工業(鄭州)有限公司近日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該基地廠區占地面積80160平方米,一期投資2000萬美元,計劃年內建成投產,可生產U—PVC管材6萬噸,是目前中原地區最大的管材生產基地之一。據悉,臺塑集團未來10年將在河南省投資200億美元,項目涉及醫院、電力等行業,有些項目目前已經確定。
鄭州市建成大規模農藥批發市場
鄭州農藥批發市場開業。鄭州農藥批發市場占地面積450畝,門面房面積8萬平方米,倉庫面積5萬平方米,可容納商戶500個。該市場遷出原址后,占地面積擴大3倍以上,一躍成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農藥批發市場之一。該市場已入駐商戶300余家,經營優良農藥品種3000多個。
(商務部駐鄭州特辦)
江蘇省民營科企經濟總量全國第三
近日從江蘇省科技廳獲悉,民營科技企業近年來異軍突起,已經成為江蘇省經濟發展的一支主力軍。統計顯示,2004年全省民營科技企業已達5409家,當年實現銷售收入4675億元,經濟總量僅次于廣東、浙江,與上海市基本持平。全省民營科技企業平均每家銷售收入為8632萬元,居國內各省市之首。目前在這些企業中,年銷售超億元的企業已達618家,實現利潤總額272.4億元,出口創匯61.1億美元,均比上年增長兩成以上。
(商務部駐南京特辦)
重慶三峽庫區投資12億元將建紡織產業基地
2005年3月11日,重慶市萬州區與山東如意集團在京簽署協議,共同打造以50萬錠棉紡生產線為核心項目的重慶三峽庫區技術紡織產業基地,總投資約12億元。
計劃于下月動工興建、2006年6月投產的50萬錠棉紡生產線,采用國際最新設備和工藝,生產目前最先進的產品,預計年銷售收入30億元,可安置5000至1萬名移民及下崗人員就業。
該項目是經過一年多時間,在全國各地進行詳細考察論證后,如意集團最終選定了萬州。如意集團看中的是三峽庫區優惠的發展政策、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勞動力比較優勢。除新建50萬錠棉紡生產線外,如意集團還在重慶租賃、重組了3家紡織企業。
(商務部駐成都特辦)
與東風本田配套 日本住友來漢投資
2005年3月15日,日本住友電工株式會社與武漢高科控股集團公司簽約,擬投資6400萬元在東湖高新區興建武漢住友電裝有限公司,為東風本田汽車公司配套生產電子電束產品。住友電工是世界500強企業,武漢住友電裝有限公司系其在中國大陸建立的第23家公司。據悉,武漢住友計劃于2005年11月下旬開工投產。
武漢住友也是國家火炬計劃武漢汽車電子產業園引進的首個項目。該產業園力爭到2010年形成200億元的產業規模。
(商務部駐武漢特辦)
百聯集團將與大商集團合資組建大商國際
近悉,百聯集團與大商集團已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聯手組建大商國際有限公司。這一跨地域、跨所有制的戰略合作,將對中國流通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百聯集團與大商集團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兩家流通產業集團,并且都是國家重點培育的大型流通集團。2004年,百聯集團和大商集團的銷售規模分別達到1147億元和231億元,在2004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分列第37位和第96位。根據協議,兩大集團實行戰略合作的具體方面將包括企業管理、商品經營、市場營銷、工程技術、人才交流、信息系統、物流系統、投資融資、新店開發、市場戰略等。
(商務部駐上海特辦)
中美聯手開發云南富源縣煤層氣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美聯手開發云南煤層氣取得突破性進展,富源縣竹園鎮一個鉆井排采實驗每天可產煤層氣2000立方米。據了解,云南省擁有將近4500億立方米的煤層氣,儲量居全國第三,主要分布于滇東恩洪老廠礦區。為了避免爆炸,煤炭開采中的瓦斯普遍直接抽出排入大氣中,既浪費煤層氣資源,又污染空氣。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煤層氣、減少煤炭開采瓦斯爆炸,云南省煤田地質局、中聯煤層氣有限公司與美國遠東能源公司,于2002年12月簽署聯合開采恩洪老廠礦區煤層氣合同,計劃鉆探5口煤層氣勘探井和8口煤層氣開發實驗井。
(商務部駐昆明特辦)
浙江私企得益于新《外貿法》,迅速成為外貿領頭羊
2004年,浙江私營企業出口達14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8.2%。出口規模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成為浙江外貿出口的領頭羊。
私營企業出口規模大幅增長,主要源于2004年新《外貿法》的實施,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改為登記制,大量私營企業開始做起外貿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