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登科
茶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一種飲品。茶葉所包含的多種營養成分,對美容、減肥、保健和預防疾病都相當有效,可以說,飲茶是最經濟的養生之道。其中綠茶對人體的保健功能是其他茶葉的兩倍。拿碧螺春來說,它是茶中珍品,拋開香氣濃郁滋味甘醇不說,只看它的天然碧綠就讓人忍不住想品嘗一口。可是前些時候在市場上發現了一種添加工業色素“鉛鉻綠”制作的假“碧螺春”,它看上去也是那樣的碧綠天然,但實際上不僅沒有名茶的清香和營養,而且重金屬鉛含量超過國標標準60倍,成為一種可怕的“毒茶葉”。
這是繼“蘇丹紅”之后,“鉛鉻綠”成為又一種被濫用的化學添加劑。使用“鉛鉻綠”顏料加工茶葉,目的是為了增加茶葉的綠度,使茶葉鮮亮翠綠更加好看。但是這種工業顏料中鉛、鉻含量很高,使用這樣的顏料染茶肯定會導致茶葉中鉛、鉻等重金屬超標。如果用這樣10克的茶葉泡茶水的話,通過茶水就可以攝入150微克的鉛。具有關專家介紹,每個成年男子一天攝入鉛的水平是 82.5微克,而通過10克的茶就可以達到150微克的鉛,可想而知是多么嚴重的。長期飲用這樣的茶水的話,就會對人的肝臟、腎臟、胃腸道、造血器官等造成損害。
“茶葉不是越綠越好。”業內專家提醒我們,要小心有些綠得過于鮮艷、不太自然的茶葉。要想判斷所購買的茶葉是否被染色,最簡單的辦法是取少許茶葉放在手心,用手指沾上冷水捏一下茶葉,如果手指上留下了綠色,那就可以證明這種茶葉就是染過色的。
染色的“毒茶葉”的肉眼識別有以下三種方法:一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茶葉色澤比較柔和,加色素的“毒茶葉”綠得過于鮮艷;二看茸毛的顏色。正常的好茶葉上有白色的小茸毛,如果是著色的茶葉,它的茸毛也是綠色;另外裝茶葉的袋子表面也會留下綠色的茸毛;三用開水沖泡。沒有加色素的顏色看上去比較清亮自然,加色素的“毒茶葉”,泡出來的茶水比較渾濁,有明顯的綠色。
然而,業內人士還透露,能夠染綠茶葉的,不僅僅是一種“鉛鉻綠”。能夠像“鉛鉻綠”一樣實現茶葉染色功能的產品還有很多。能夠著色的化學添加劑分兩種,一種是易溶于水的染料,另一種是不易溶于水的顏料。據他所知,能夠在浸泡后形成黃綠、翠綠色的顏料并不普遍,很可能這是一種由多種化工原料組合而成的復雜成分。而以上鑒別方式,并不完全可用來甄別茶葉中的其他化工著色劑。如“美術綠”就是用兩種名叫“鉛鉻黃”和“錫利翠藍”的顏料合成的綠色顏料,在化工產品中,像這樣用黃色和藍色制劑合成綠色著色劑的配方還有很多。“據我所知,這種東西(指顏料)只要不到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分量,就可以讓至少1千克茶葉變色”,他說:“因為摻到茶葉里的量很少,所以用查看毫毛上是不是有綠色來辨別茶葉是否‘染色,并不一定準確。”
這位經銷商給出了另一種鑒別的簡單方法,該方法據稱不但可以用來甄別“鉛鉻綠”,還能用來識別茶葉中的其他著色成分,而且可用于所有茶葉。具體的做法是:在發覺茶葉顏色有異常時,可以先將茶水靜置觀察約半小時,如果茶水的顏色發生分層(即茶水底部顏色偏深,上部顏色偏淡),那么該茶葉就有可能摻有化學顏料(利用顏料不易溶于水的特性來甄別);如果沒有發生分層,再將白色餐巾紙浸入茶水,稍微浸泡后取出觀察,如果餐巾紙上有明顯的顏色,那么該茶葉就有可能摻有化學染料(染料易溶于水但著色力特強)。
此外,有業內人士透露,不僅出現了染色碧螺春茶,還出現了染色苦丁茶,市民在品這兩種茶的時候都特別看重顏色,不法分子就會以染色來投其所好。因此,染色“毒茶葉”事件發生以后,我國開始對茶葉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到年底的時候您就有可能看到包裝盒上帶有QS標志的產品。您買茶葉的時候,認這個標志就可以了。另外,我們國家正在著手出臺新的茶葉衛生標準,這個新標準將對茶葉的檢測項目和部分指標作調整,對茶葉的安全要求將會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