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菜葷吃不健康
素食味道寡淡,吃多子難免會膩。于是,素食做的水煮魚、水煮牛肉,幾乎可以亂真。不過,這種吃法卻與素食者追求健康的目的背道而馳。
素食中口感和肉類最接近的就是面筋了。面筋是由面粉加水揉成面團后漂洗而成的,主要成分是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面筋熱量很高,100克油炸面筋的熱量和同等分量的五花肉不相上下,其中所含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它在高溫下會水解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物質——丙烯醛。因此,面筋吃多了,丙烯醛就會在人體內積累,對健康造成危害。同時,吃面筋還會使胃的蠕動減弱,容易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為了把面筋做出肉的味道來,餐館依靠的是大量添加油脂和調味品,這讓素食的熱量及脂肪含量成倍增加。實驗證明,一小份仿葷水煮魚的熱量及脂肪含量幾乎與一碟豬頭肉相同,照顧了口味的同時,就難以兼顧健康。因此,如果你只是為了嘗嘗新鮮,可以選擇一些葷吃的素菜,但是如果你是想長期吃素,最好遠離它們。
摘自《老年日報》
不吃菜也貧血
秋秋出生在農村,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多養幾只母雞——雞蛋不也是高蛋白食品嗎?秋秋也很“爭氣”,頗“知”父母的良苦用心, 1天至少吃上三四個。蛋吃多了,其他吃得自然就少了,特別是對綠葉蔬菜缺乏熱情,要么不吃,要么含在嘴里咂咂味兒就吐了。家長納悶兒,如此“高蛋白”的養育,小臉兒咋就是紅潤不起來,去醫院一查,還真查出貧血來了,叫“巨幼貧”。
“巨幼貧”的全稱是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并非缺乏造血的原料——鐵。寶寶發生這種貧血,是因為新鮮蔬菜和水果吃得少,缺少葉酸所導致的。孩子缺少葉酸,骨髓內的紅細胞就不能發育成熟,致使釋放到血液中的紅細胞胞體大而幼稚。這種紅細胞未老先衰,壽命短,孩子就發生貧血了。雞蛋黃中含鐵雖然較高,但吸收率較低,不到母乳的20%。可見,“高蛋白≠營養好”。
應對策略:讓孩子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豆類、綠葉蔬菜、全麥面包、粗糧等。
摘自《健康生活》
蛋白質并非多多益善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嗎?食用蛋白質過多,則會給身體帶來危害。
降低機體抵抗力蛋白質在人體內分解產物較多,這些分解產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則會增加肝臟負擔,也會引起胃腸道消化不良。長期下去可影響肝臟功能,從而使機體免疫機能下降。
患腎臟疾病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腎臟擔負著中間代謝產物重吸收和終末代謝產物排泄的重任。過多攝入蛋白質就會增加腎臟的負荷,腎臟疾病隱患將會顯現出來。特別是患有糖尿病、腎炎、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病人,其腎臟受損的程度更為加重。
誘發心血管疾病過量攝入動物蛋白質,往往同時攝人大量膽固醇,是誘發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及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因素之一。
導致骨質疏松中老年人和絕經后婦女,過多進食蛋白質會使腎臟排出較多的鈣,并使維持骨質硬化的功能降低,會引起骨質疏松癥。
促進癌癥發生攝入過多蛋白質,對癌癥的發生有“促進作用”。美國科學家在對膳食中的蛋白質與肝癌關系的研究中,研究者給三組動物以黃曲霉素后,分別給予8%、22%、30%的蛋白質飼料。結果蛋白質含量最低組肝癌發生率為0,蛋白質最高組肝癌發生率為80%。我國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婦女蛋白質和熱量攝入過多,可使乳腺癌的發病危險性增大。
摘自《健康報》
為何吃豆腐最好配海帶
豆腐以及其他大豆制品,確實營養豐富,價格便宜,是補充優質蛋白質、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B1、維生素E、鈣、鐵的良好食物。豆腐中還含有多種皂角苷,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抑制脂肪吸收,促進脂肪分解;但皂角苷又可促進碘的排泄,容易引起碘缺乏。
所以經常吃豆腐者,應適當增加碘的攝入,一般來說,只要堅持吃碘鹽就可以了。當然,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配上海帶一起吃,也是十分合理的。但豆腐和菠菜不要一起吃。
摘自三九健康網
溪水洗臉藏風險
據報道,香港幾名登山愛好者由于在登山途中出汗,歇息時用溪水洗臉,幾星期后,卻出現了間歇性鼻塞和鼻出血。經醫生檢查發現,原來是溪水中的水蛭鉆進鼻中所導致的。醫生建議,旅游時切勿在溪水中洗臉、洗澡或游泳,更不要以為它是“天然礦泉水”,可以隨便飲用。
香港登山者所碰到的例子雖然并不常見,卻提醒我們,看起來清澈透明的溪水,實際上并非我們想像的那么干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專家也指出,近年來,由娛樂用水,如游泳池、湖泊、溪流等水體所導致的傳染病在逐年增多。
最常見的水源性疾病多數由細菌、病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引起。因此,別小看溪水對健康的影響。它含有大量的無機物、有機物和水中生物。據研究表明,可能傳播的疾病包括血吸蟲病、紅眼病、肝炎、霍亂、傷寒和痢疾等。
隨著工業的發展,被排出的污染物不斷進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這也是造成溪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出去玩一定要對溪水提高警惕。
摘自《健康生活報》
用過期牛奶護膚
近日美國美容專家珍妮·羅奇瑞特撰文指出,最早發現過期牛奶可以護膚的是埃及艷后。傳說她喜歡用鮮奶沐浴,后來發現用過期牛奶沐浴后使皮膚更滑更細。
研究顯示,這些過期不能飲用的牛奶之所以能夠護膚,首先是因為牛奶中產生了大量乳酸,它可以軟化角質,具有良好的保濕作用。其次,牛奶雖然變質了,但是其中的脂肪在短時間內并沒有遭到破壞,因此滋潤效果并不會減弱。從這個角度來說,全脂過期牛奶護膚效果比脫脂牛奶更佳。
用過期牛奶護膚,可以直接用它來敷臉,也可以將一瓶過期牛奶倒進浴缸,用水稀釋之后泡澡。不過珍妮建議說,稀釋后效果會減弱,所以最好事先用牛奶涂抹全身,按摩5-10分鐘,再進浴缸浸泡。因為乳酸菌不會造成尿道感染,所以女性不需要擔心這種護膚方法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過期的牛奶如果已經結塊,就不要使用了。因為當牛奶蛋白質結塊后,就失去了保濕效果,護膚意義就不大了。
摘自《環球時報》
老人用具高低有講究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老年人建筑設計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周菩珉說,在為老人設計居室或買日常生活用品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合理的高度,否則老年人用起來會非常吃力。
桌子高度為72~75厘米。周教授說:“老年人大多眼花,閱讀時眼睛需要離書本距離遠一點,書桌略低會更方便。”寫字臺臺面高度以身體坐正直立,兩手掌平放于桌面上時,不必彎腰或彎屈肘關節為佳。如老人使用電腦,注意計算機鍵盤的高度應相當于筆直平坐后,手腕平直、手臂前伸的高度。使用這一高度的寫字臺和電腦,可以減輕因長時間伏案而導致的腰酸背痛。
椅子椅面距離地面的高度應低于小腿長度1厘米左右。椅子太低,老人的膝蓋就會拱起來,會有不舒適的感覺,而且起立時較為困難。椅子太高,則體重分散至大腿部分,使大腿內側受壓,造成小腿腫脹等。
睡床可略低于老年人的膝蓋,這樣方便老年人上下床。
電源插座插孔距離地面85~90厘米為宜,這樣可減少老人彎腰的機會。電源開關高度離地面應為1.4—1.5米,如果考慮輪椅使用者的話,最好設置在1米左右。
拐杖廣州市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部燕鐵斌教授說,為老人挑選拐杖時,要讓老人穿鞋站立,手臂肘關節屈曲150度,手背朝上,腳的小趾前外側15厘米處至手掌之間的距離就是拐杖的長度。測定時,老人要穿常穿的鞋子站立。燕鐵斌教授強調,拐杖長度合適有利于老人保持平衡,更好地支持體重,增強肌力。挑選拐杖時,最好讓老人拿著拐杖反復試試,根據自身的要求增減長度。
枕頭枕頭高度以10~15厘米為宜。長期使用過高的枕頭,會使患有頸椎病的老人加重癥狀。而枕頭過低,早晨起床后老人會覺得頭部脹痛、頸痛和眼皮水腫。
摘自《環球時報·生命周刊》
耳根發熱只因大腦太忙
俗話說“耳根發熱有人說”,而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耳根發熱跟別人是否說你沒有關系,只是你的腦電波把你的耳朵“燒”熱罷了。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尼古拉斯·切伯恩指出,某只耳朵發熱是因為這一側大腦的血液流量增加而引起的。他說:“如果一側大腦更加活躍,它就會需要更多的血液,這些血液會流經同側的頸動脈,流人大腦和內耳。”
摘自《中國消費者報》
寡言少語催人老
俗話說:“人到中年,活得最累。”的確,如今競爭日益激烈,更多的沖擊迎面而來。許多中年人會程度不同地變得沉默寡言、離群索居起來,不大和人打交道。殊不知,缺少了心靈宣泄的機會,缺少了與人交流的次數,容易導致精神上的老化。
為了防止老化,保持歡樂向上的人生態度非常重要。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發人的活力和潛力,解決矛盾,逾越困難。當然,要與人多交流,就非得對腦的各個部分進行總動員不可,口腔活動不可忽視。口腔是離大腦最近的器官之一,對咽喉多做刺激,能促進腦部血液供應,增加大腦的氧供應量。定時定量按餐按頓進食,才能保證大腦機能得到充分發揮,使記憶、理解、思維、分析等能力處于較為理想的狀態。因此,應多講話,就是朗讀、咀嚼,甚至漱口、打哈欠等活動,對大腦功能也極有益處。
中年又是青年向老年的過渡時期,衰老跡象開始出現,應當多多地與人進行交談,切忌寡言少語。多與陌生人交談也不失為預防精神老化的良方。跟陌生人談話,益處在于事先對他人一無所知,而他們能帶給自己的大腦一系列新信息,有引人入勝之處和令人難忘的記憶。中年人處于老年人和孩子之間,存在年齡和時代造成的心理差異,需要多交流、多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擁有融洽的家庭氣氛,不失為預防精神老化的一劑良藥。
摘自《北京青年報》
無敵剔牙帶來六點危害
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山東省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消費警示:錯誤的剔牙方式對牙齒損害很大;因此提醒市民應摒棄不良的習慣。
專家說,許多人有飯后用牙簽剔牙的習慣,孰不知,正確地挑選和使用牙簽可以幫助剔除嵌塞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清除牙菌斑、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但錯誤的剔牙方式或每天無故亂剔牙,牙縫會越剔越大,還會損傷牙齦,反而達不到保護牙齒的效果。西方人很少使用牙簽,絕大多數人選用牙線;而我國大小飯店都配備牙簽,許多人飯后剔牙已成習慣。這種習慣不僅無助于牙齒健康,而且會造成“牙縫越剔越大”。因此,在沒有塞牙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每頓飯后剔牙。
目前各飯店中提供的牙簽多為木制和竹制兩種,其中一些牙簽的外包裝上標注“高級牙簽”和“高溫消毒”等字樣,但實際上它們大多是“三無”產品,使用這樣的牙簽剔牙有百害而無一利。
中消協總結專家意見認為,牙簽的危害包括六點,即消毒不嚴、管理不善的牙簽易引起疾病;叼含牙簽可能吞咽而危及生命;牙簽使用不當將導致牙周疾病;劣質牙簽剔牙越剔越壞;木制牙簽造成木材消耗巨大;牙簽制作和消耗時污染環境。
摘自《北京晨報》
莫用“提前焦慮”傷害孩子
許多家長都存在“提前焦慮”心理。比如孩子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東西,就會想:唉呀,孩子這樣自私,以后怎么在社會上混;孩子偶爾發脾氣不上學,就會想:唉呀,孩子這樣不愛學習,將來怎樣考大學,怎么找工作;孩子做錯事怕挨揍,撒了一個小謊,就會想:唉呀,孩子這個樣子,將來不定做什么樣的壞事……
孩子犯了錯誤,父母當然要對其進行教育。但是,孩子只是孩子,父母應以事論事,不能因孩子現在犯了一點小錯誤,就說孩子將來不行。
大人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誤,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少一些苛待,多一些理解,多一份鼓勵,千萬不要讓自己為孩子明天擔心的“提前焦慮癥”傷害了孩子,毀了孩子的明天。
摘自《家庭主婦報》
內衣晾干再穿
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科醫生吳良芝介紹,受氣候濕熱的影響,廣州女性婦科炎癥的發病率原本就很高。若陰雨不斷,太陽連續多日不曾“露面”,衣服得不到充分晾曬,加上空氣濕度大,衣服容易發霉。女性穿了滋生各種病菌的內衣以后,外陰可能受到感染,引發念珠菌性陰道炎。
念珠菌性陰道炎的主要癥狀為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發紅,特別是在發病初期,絕大多數患者感到陰部奇癢難忍。據吳良芝介紹,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利用外用和口服藥物進行抗真菌治療,一般經過3天到一個星期的治療,癥狀就會消失。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雖然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癥狀容易消失,但是要根治卻不是那么容易。患者在癥狀消失后,一般都需要做3個療程的鞏固治療,以徹底殺滅真菌。另外,病菌可通過性生活傳染給男性,盡管男性因生理結構不同不會發病,但可能對女性造成反復感染,因此治療期間,患者應暫停性生活。為避免病情反復,平時還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
醫生提醒,市民應做好防潮保健工作,特別是貼身內衣務必保持潔凈和干燥,“殺菌”步驟不可或缺。平時太陽光就能起到自然殺菌效果,在陰雨天,換洗內衣時可以使用具有消毒殺菌效果的洗衣液,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用紫外線機對衣服進行殺菌。
摘自《中國婦女報》
吃母乳的孩子不易患近視
新加坡研究人員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母乳喂養長大的兒童,以后患近視的概率要比那些非母乳喂
鮮荔枝:在0℃的環境中放置1天,即會使之表皮變黑,果肉變味。
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后,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酸敗腐爛。
火腿:冷凍后,其中的水分就會結冰,脂肪析出,腿肉結塊或松散,肉質變味,容易腐敗。
巧克力:冷凍取出后,在室溫條件下其表面即會結出一層白霜,失去原味,易發霉變質。
摘自《中老年保健》
慢跑:糖尿病人不宜
低血糖反應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最新研究證明,對于很多糖尿病患者來說,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持續的慢跑或者騎車導致低血糖的可能性要遠高于一些劇烈運動,例如足球、籃球等團隊運動。為了證實這個結論,研究人員對7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無論高強度還是低強度的運動,都會降低血糖水平,但是低強度運動導致血糖下降的水平要遠高于劇烈運動。在運動后60分鐘恢復期,研究人員繼續對患者的血糖變化進行跟蹤分析。他們發現:患者在高強度的鍛煉之后的血糖水平要比在低強度的鍛煉之后高,高強度鍛煉恢復之后,血糖水平開始維持穩定,而在低強度的鍛煉之后,血糖水平會持續下降。
摘自《生活與健康》
每天十件事健康又充實
1.大笑。心情愉快時,身體免疫力也較強。每天早上從睡夢中醒來,別忘了首先告訴自己:“要快活地過今天。”不妨多看喜劇DVD或讀笑話集。2.床上伸展運動。長時間的睡眠容易使肌肉僵硬、反應遲緩,醒來后不妨伸個大大的懶腰,活動一下手腕、腳腕再下床。3.摩擦肌膚。洗澡之前,用專門的美容刷摩擦全身肌膚,能很好地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膚的光滑和彈性。4.保養消化系統。不妨每天堅持喝酸奶或吃一份纖維含量高的食物。5.日光浴。不妨在上午抽出15—20分鐘在戶外活動一下。6.喝一杯綠茶。每天喝一杯綠茶,不僅去油膩,還能幫助延緩衰老,有防癌功效。7.和寵物玩耍。特別是空巢家庭的老人,家里養只寵物,每天跟寵物玩耍,可以極大地緩解寂寞。8.喝一小杯紅酒。適度的酒精對人體無害,而紅酒有助于保障心臟健康。9.聽音樂。早上聽音樂能讓人更快清醒并促進新陳代謝;晚上聽音樂,則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質量。10.按摩,腎臟。晚上不妨躺在床上,手放在后背腰部偏下的位置,讓手心貼著肌膚,使溫熱的氣息從手心傳到身體內,并側身輕柔地按摩腰部5分鐘。
摘自《家庭百事通》
孩子的毛絨玩具應常清洗
作為與孩子們最“親密接觸”的毛絨玩具,很多家長只是在玩具表面弄臟后才想到清洗。但有關專家提醒,毛絨玩具是各種致病菌賴以存活的“溫床”,應定期對毛絨玩具進行徹底清洗,以防止暗藏在細密絨毛內的有害細菌將疾病傳播給孩子。
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曉偉介紹,對一般的毛絨玩具,大多可以采用機洗或手洗,但要保證內外都清洗干凈,不能只洗外皮而不洗內核。如使用洗衣機清洗毛絨玩具,可用安全的大別針將玩具上的小配飾別好,以防止機洗時脫落。應用中性清潔劑清洗毛絨玩具,不可使用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洗滌用品。清洗時,應多換水沖洗幾次,以防止洗滌液殘留在玩具上。甩干前,可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如紗布等,將整個玩具裹緊,再投入甩干機內甩干,以防止甩干后變形。輕微甩干后,應將玩具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晾曬,直至絨毛完全干為止。如采用手洗,在涂抹清潔劑后,可用手輕輕揉搓。在多次沖洗后,用手慢慢將附著在玩具內的水擠壓出去,不可用力擰干,然后再放入底部為弧形的籃子內吊掛于通風良好處,使其慢慢晾干,不可直接將毛絨玩具吊掛晾曬,以防止變形。
摘自《當代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