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振蓮 丁 鵬
[摘要]本文針對村辦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等諸多問題,提出村辦企業更新財務管理觀念,拓寬籌資渠道、規范籌資體制,加強投資的科學性和內部會計控制等一系列對策。
一、村辦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村辦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農村相繼成立了各種形式的村辦企業。為了籌集資金,村辦企業大多以集資、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成立股份制企業,但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企業,村中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會計主任大都成了村辦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監事等。有的村辦企業管理人員是靠老熟人、老關系、老朋友介紹進入企業的,大多形成宗族經營,這些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對現代科學知識和管理方法了解甚少,仍然沿襲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管理企業,顯然不符合現代企業經營的需要。
(二)村辦企業籌資難,籌資體制不規范
村辦企業籌資難,一是政府對村辦企業的發展支持力度不夠,優惠政策不多;二是村民滿足于靠天吃飯,沒有經營企業的意識。村辦企業籌資體制不規范,缺乏資金成本觀念,不考慮籌集方式、籌資時間和籌資投向。另外,在籌資過程中,手續不健全、程序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憑證和單據。
(三)村辦企業投資能力弱
村辦企業資金短缺影響了其投資規模,限制了村辦企業的投資方向,導致村辦企業始終停留在小作坊、小企業經營的狀態,即“心有余而錢不足”,導致其不能擴大規模,走規模化發展的道路。
(四)村辦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
村辦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一是村辦企業建賬不規范;二是現金管理混亂;三是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四是實物資產管理障弱;五是缺乏成本控制意識。
二、解決村辦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全方位更新財務管理觀念,加強財務管理工作
1.提高村辦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素質。由于村辦企業的管理者多由村支部書記、主任等組成,大多缺乏財務管理意識,加強財務管理方面的培訓或者逐步改變企業管理者的任職方式,用競爭上崗的方式選取有管理能力的人來管理企業是提高村辦企業管理層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2.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機構,加強財會隊伍建設。企業要貫徹落實《會計法》和相關企業會計制度,正確執行各項財經政策和制度。
(二)積極拓寬村辦企業的籌資渠道并使其合理化
1.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籌資渠道。一是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盡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村辦企業發展的政策,村辦企業一般經營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和資金經營能力比較差,這些因素決定了其市場籌資資信低,這就從客觀上要求國家通過穩定的融資機制給予適當的支持;二是村辦企業自身也要積極想辦法從民間或者金融機構獲取資金;三是村辦企業可以通過大戶入股等方式進行籌資;四是可以搞村級聯合。2.加強籌資管理。村辦企業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資金成本來選擇資金的籌集方式、還款方式,規范籌資程序和籌資手續的辦理,盡量避免糾紛。
(三)加強投資的科學性
1.選擇投資項目要慎重。一是企業投資方向應以市場導向為依據,不能以政策導向為依據,村辦企業的管理者不能把政策以指令的方式強加于企業;二是村辦企業投資應注重自身的實力和特點,以對內投資為主,時刻關注市場信息,不能盲目跟從;三是村辦企業要善于發現并充分利用其地方優勢,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地理環境優勢、交通條件以及資源優勢來發展具有特色的經營項目。2.規范項目投資程序。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只有符合程序、規范的事物才能順利發展,村辦企業的投資亦是如此。
(四)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1.規范建賬工作。村辦企業要嚴格依據會計工作規范建賬,使用規范的、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賬簿,嚴格按照規定來設置會計科目并進行及時、規范的記賬工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從中獲取企業發展所需的財務信息,通過分析財務賬來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指導下一步的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發揮作用。2.強化資金管理。一是村辦企業應當嚴格執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建立現金支付的審批制度和現金收、支、有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二是村辦企業財會人員要增強工作責任心,嚴格依照《會計法》及《現金管理暫行條例》辦事,敢于抵制現金收支中的違規行為,嚴格把好資金關。3.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村辦企業應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審,制定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辦法,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嚴格控制賬齡,對死賬、呆賬,要在取得確鑿證據后,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4.加強對實物資產的控制。就存貨來說,一要把不同種類以及新舊程度不同的存貨分區放置,以便清楚知道存貨的數量,為下一步工作做打算,并定期對存貨進行清查和盤點;二要明確倉庫管理員的責任,加強對存貨的監管;三要加強存貨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就固定資產來說,企業應建立健全保管、使用、保養、維修、檢查和定期盤點制度,使固定資產經常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保證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5.加強成本控制。村辦企業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根據企業的具體特點正確計算成本,利用成本核算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降低各種消耗,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