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和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即使在睡眠時,我們的呼吸和循環系統仍在緊張地工作。睡眠中一旦呼吸出現問題,自然會影響健康。因此,我們要:
警惕自己永遠聽不見的喧鬧殺手——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英文簡稱SAS)是以睡眠中呼吸反復停頓為特征的一組綜合征。據估計,我國目前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約有3000萬~5000萬!60歲以上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有20%~40%。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正吞噬著我們的睡眠,危害著我們的健康。
噬咬睡眠,危害健康
如果人在睡眠時每小時呼吸暫停次數超過20次,其5年死亡率將超過11%,8年死亡率達到37%。全球每天有3000人死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其相關疾病。總的來說,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人體主要有以下危害:
◆白天疲倦、嗜睡、頭痛和工作狀態不佳
◆高血壓
◆肺動脈高壓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肺心病
◆中風
◆老年癡呆
◆社交障礙
◆危害家庭和諧
白天嗜睡的人如果駕車,可引起交通事故,導致嚴重外傷和死亡。為此,美國已有法律規定,長途汽車司機和飛機駕駛員必須在睡眠檢測正常后,方可領取駕駛證。另外,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據記錄,最大的鼾聲響度可達87分貝。所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常有夫妻分居或離異,甚至有社交障礙,例如,患者因嚴重打鼾不敢乘火車、飛機外出旅行;有人甚至不堪忍受打鼾者的騷擾而殺死對方。
認識SAS 百戰不殆
早期診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時治療該病,可以減少其并發癥和后遺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白天的工作質量。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表現?如何診斷?又如何治療呢?
發現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的癥狀和體征發生在夜間睡眠時。所以對于它的診斷,一般需要經過專門的睡眠呼吸臨床實驗室,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科學檢查才能確診。
● 不是所有打鼾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打鼾多數情況下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但在少數情況下表明了睡眠呼吸暫停。如果鼾聲時斷時續、有起有伏、超過60分貝,便說明上呼吸道可能出現阻塞,這時很可能會出現呼吸暫停。因此,打鼾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肥胖患者,打鼾更為多見,是正常人的3倍;含酒精的飲料、精神安定劑、催眠劑與抗組胺藥物均能加重打鼾。
● 診斷標準
目前國際診斷標準是:
(1)癥狀:患者通常有白天嗜睡、睡眠時嚴重打鼾和反復的呼吸暫停現象。
(2)體征:檢查有上氣道狹窄因素。
(3)多導睡眠監測檢查,每夜7小時睡眠過程中,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及低通氣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暫停和低通氣指數≥5。呼吸暫停以堵塞性為主。
(4)影像學檢查:上呼吸道結構異常,有呼吸道的解剖狹窄。
(5)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需與下列疾病鑒別:甲狀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癥、發作性睡病、喉痙攣、聲帶麻痹、癲癇、神經肌肉疾病等。
據臨床觀察,大約2/3的正常人可以有睡眠時呼吸暫停,平均每小時1次,每次持續時間不超過10秒。如果采用多導睡眠監測儀監測,夜間(7小時睡眠時間)呼吸停頓的次數在30次以上,每次氣流停止的時間超過10秒,即可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3大類型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分為3大類型:
外周性(上呼吸道阻塞) 患者肺部功能正常,但氣道中氣體流動出現阻塞,多由上呼吸道暫時的阻塞導致,阻塞部位可從鼻部到會咽部,最多見部位是鼻咽部、懸雍垂等。
中樞性(腦干呼吸中樞紊亂) 呼吸肌活動出現暫停,可能是腦干損傷,也可能并發有心衰、腦卒中、腎臟疾病等。
混合性 指的是中樞性和周圍性二者兼有。
記住——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每天都在試圖提醒您,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聽不見而忽視了它!
作者簡介
姜和 博士,重慶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曾在加拿大Manitoba大學的St Boniface總醫院呼吸中心從事睡眠呼吸紊亂的研究,在美國《Chest》雜志上發表的有關呼吸睡眠紊亂的臨床預后的研究論文,曾連續多年名列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