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穩
鉻(Cr)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元素,它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鉻存在于全身組織,通過調節胰島素的作用來維持正常的葡萄糖耐量,同時參與了機體的糖、脂類代謝,對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有密切關系。鉻的作用直接和胰島素有關,常作為胰島素的一種“協同激素”,協助胰島素在人體內的作用。有大量研究證明,人體內鉻缺乏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如引起糖尿病、動脈硬化、白內障、高血脂、冠心病、神經系統紊亂等心腦血管疾病。
鉻在人體內的含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人體鉻的含量常發生一定變化。一般來說,從新生兒到10歲的兒童,其身體內的鉻含量比較高。從10歲開始到30歲,正是身體迅速成長的階段,而這時也正是體內含鉻量逐漸降低的階段。再往后,人體內的鉻含量還會逐步減少。所以,人到中年,若不能及時補充鉻,則容易出現近視以及血糖增高、血管硬化等多種疾病。
據測定,成年人體內鉻的含量為5~6毫克,每天可從食物中攝入5~80微克鉻。進入人體的鉻由血清內的蛋白質運送到全身,并儲存在肝臟等器官和組織內。經過代謝的鉻主要由膽汁、腎臟排泄。現代醫學認為,人每天需要鉻的推薦量應為50~200微克,人們每天從一般食物中所獲得的鉻,是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的。為了及時對身體內所需要的鉻進行補充,應該注意對含鉻食物的獲取。一方面,不要吃過度精細的食品,因為谷物中所含有的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麩皮里,谷物被加工得越細,其制成品的微量元素損失得就越多;另一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鉻量較多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牛肉、胡椒、小麥、紅糖等。只有這樣,才能及時補充身體對鉻的需求。
對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等疾病的人,采取補鉻的方法對促進病情的好轉十分有益。美國一位醫學專家采用三價的氯化鉻對多例病人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后,血液內膽固醇的含量平均降低14.2%,最多的降低了26%。
雖然鉻對維護人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食用不當也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由于無機鉻很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鉻只有以有機化合物的形式進入人體內才能被吸收。而在鉻的化合物中,六價鉻具有很強的毒性,尤以鉻酸鹽和重鉻酸鹽的毒性最為突出。人若吸入含重鉻酸鹽微粒的空氣,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引發鼻中隔穿孔、眼結膜炎及咽喉潰瘍,長期吸入還會引發癌癥。如果口服則會引發嘔吐、腹瀉、腎炎、尿毒癥,甚至死亡。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補鉻要適量,更要注意方法,不要盲目大量補鉻。在日常補鉻中,以食補較為安全,多吃些鉻含量高的食物即可滿足人體需要。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