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市場建設中的幾個關系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 高鐵生
一、理順華北重要商埠建設中的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正定市隸屬于石家莊市正定市的商貿流通發展應當服從于石家莊商業流通建設的總體規劃。現在我們所論證的正定國際小商品城與石家莊現有市場體系是一個什么關系?在華北重要商埠的建設中,作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一定要處理好,這樣才能避免重復建設,減少社會勞動的浪費。因此,推進市場體系建設、發展商貿流通,必須考慮相互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可能既有錯位發展的關系,互補發展的關系,同時也不排除競爭發展的關系。理想的規劃設計應當是,市中心的批發市場,將它的一部份業務轉移分流到正定縣。形成合理的市場區間結構。但這并不以政府意志為轉移,它需要市場與市場之間的合作與分工。如不能順利轉移,那么正定國際小商品市場,顯然就和市內同類批發市場形成競爭發展的關系。而我們追求的是,盡量使石家莊和正定妥善處理相互關系中,以便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處理好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關系。
如果說石家莊市場主要面對城市消費,那么正定市場就主要面向農村消費。我國農村流通體系相當薄弱,嚴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工業消費品下鄉,農產品的銷售,農業生產資料的銷售,三個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農村供銷社、農村基層商業,多數已經轉制或實行家庭或個人承包。農民生產的糧食、瓜果蔬菜沒有順暢的流通渠道,無法順利進入市場。農民要購買生產資料、消費品,拿不出現錢,而農村的金融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又非常薄弱,農民從正規渠道貸不到款,供銷社又不賒帳,農民明明知道個體戶的產品質量沒保障也只能向個體戶賒購。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顯然如果沒有農村的市場化,如果沒有農村市場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不是完整的市場經濟。
三、理順批發市場和先進流通業態的關系。
現在很多人都在關注超市、便利店的發展,甚至公開議論、猜測批發市場在很短時間里,會被連鎖超市所取代。有人認為,我們現在推進的“萬村千鄉”工程就是要取代批發市場。如果對這個問題沒有清醒的認識,就會在工作中出現偏頗和失誤。我認為,我們對批發市場這種流通方式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改革開放以來,批發市場功不可沒,批發市場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批發市場在許多方面還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這點是不容懷疑的。但是任何一種流通方式都不可能亙古不變,都不可能長盛不衰,批發市場也是如此。圍繞著批發市場的一些議論,不能說是空穴來風。在國外,有些產品的批發市場已經退出流通領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我們國家一些發達地區,比如浙江,有一些產品批發市場已走下坡路。為什么呢?因為批發市場不適合一切產品。比較地說,批發市場適合農產品,特別適合那些要現場感官上進行比較的產品。所以糧食批發市場遠不如小商品批發市場活躍。有一些大型商品的批發市場,比如鋼材、板材,越是規格、型號容易統一,容易標準化,容易通過儀器檢測的,越會比較早地退出批發市場。因此批發市場不是流通領域一成不變的選擇。在這方面,也要注意到中國批發市場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有些經濟發展欠發達的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批發市場在這樣一些地區仍然具有比較優勢,還會有生存和發展的活力。我們要認真研究這些情況,既不要對批發市場這種方式給予毫無保留的充分的肯定,也不要輕易的對批發市場這種方式表示懷疑。今年六月份,國家統計局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全國億元以上的批發市場在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無論是從市場數量還是從市場交易量、增長的輻度等方面衡量,全都超過中西部地區。這說明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總體來說,批發市場還是有生命力的。所以,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在考慮某個地區究竟要不要推進批發市場建設,沒有簡單的答案,要認真地進行思索、進行比較,應當從發達地區批發市場發展的興衰演變之中得到啟示。國外確實在流通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各種流通業態,有一個隨著消費水平的變化不斷提升和遞進的過程。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在國外依次遞進的流通業態,幾乎是一下子涌進我們國內,而且都在中國找到了發展的基礎。為什么?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即使中國的大城市,收入也有顯著的差異,不同的流通方式適合不同的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以及消費結構。所以,我們在研究推動流通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對待批發市場和先進業態相互關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輕易厚此薄彼。
四、理清市場發展和產業基礎的關系。
如今專業市場的發展勢頭超過綜合市場的發展,以產業集聚為依托的批發市場,其后勁要大于那些中轉市場、集散市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想,這可能與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有關系。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商品相當匱乏,多數產品基本上還是供不應求。許多商品是從外地或大城市涌向城鄉批發市場,本地產品所占比例都比較低。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周轉市場、集散市場當然有它的用武之地。那時當地政府也不支持本地企業到外地去設廠。但是,隨著比較優勢的變化,隨著一些發達地區土地、勞動力以及能源趨緊,不得不把有些產品的生產基地向其它地方轉移。這也就向那種周轉市場和集散市場提出了挑戰。不僅如此,改革初期很多批發市場的經營商戶,資金都是有限的,他們缺乏經驗。他們沒有實力和勇氣到產地采購,而是到周轉地去購買。現在交通發達了,信息便利了,他們用不著擔心資金周轉不靈,他們已經可以繞過周轉市場到產地去買,這就使得周轉市場、集散市場的優勢被削弱。現在的許多市場則是以產業為基礎的。我認為,正定應該發展本地的產業經濟,形成本地的產業集聚。浙江市場發展的經驗概括成四個字叫作“塊狀經濟”,實際上就是產業集聚和市場積聚結合在一起。所以,我認為在專業市場的建設中要理順市場發展與產業基礎的關系。
五、理順發展流通產業和整頓市場秩序的關系。
當前,應當認真解決市場無序和假冒偽劣問題,否則會毀掉一個市場。市場的混亂無序尤其制約著農村市場的發展。明明是有一些好的市場,好的企業,應該得到順利的發展。但偏偏是越好的市場遇到的麻煩越多,越是不規范的個體戶遇到的麻煩越少,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很多有關部門都有一個罰款的指標、罰款的任務。個體戶他就那么一點東西,又是鄉里鄉親,最后總能把事情擺平;而越是那些國有的、集體的大的商業企業在延伸到農村之后,往往成為重點被罰對象,苦不堪言。以至于寧愿把超市開到鎮上去,也不肯延伸到村里去。因為一到村里去,各種各樣攤派罰款尾隨而至。所以,市場秩序不整頓,要發展農村商業,難上加難。
六、處理好政府積極性和企業積極性的關系。
改革開放前我們是計劃經濟,改革開放后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有一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與發達國家經過幾百年市場自發的發展是不同的。所以在我國市場建設中,政府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說沒有政府的支持和推進,市場是建設不起來的。而且我們的政府不只是做組織協調工作,還有扶持政策。河北省政府對流通發展非常重視,出臺了若干興商扶商政策,如關于土地問題,關于貸款問題、用電問題,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提出解決工商用電同價的問題、連鎖超市的稅收繳納問題、土地使用的稅率問題,等等。這體現了地方政府對發展流通產業的支持。但是,建設和發展市場不僅要有政府的積極性,還要有企業的積極性,而且政府的積極性不能取代企業的積極性。政府在推動商貿流通發展的時候,一定要尊重企業的意愿,保護企業的利益,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企業積極性來自于它能夠賺錢,能夠贏利。政府不要越俎代庖,政府不能指定某個企業搞什么,不搞什么,不能讓企業服從政府的政績工程的需要。
抓住國內外產業加速轉移的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所長、研究員任興洲
石家莊華北重要商埠的建設,正面臨著難得的一個歷史發展機遇。
一是在未來的5-15年,我們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樣一個歷史發展時期,按照我們分兩部走的規劃,到2010年時候,我們國民生產總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
二是京津地區的發展和環北京地區的發展,這是我們十一五乃至更長時間我們國家發展的重要增長地。我們國家25年來,將近30年的發展,實際上是由幾個增長帶動的經濟發展,特別顯著的是以深圳的發展為龍頭帶動的珠江三角洲的發展、以上海和浦東的開發帶動的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很多專家認為接下來的十一五期間,或者到十二五,我們京津地和環渤海地區間的快速發展將是中國的另一個重要增長地。前一段,我們的中央領導同志到了天津的渤海地區,那么有人認為渤海地區的發展及京津地的發展,不亞于80年代深圳和90年代上海浦東的發展。相對于北京和上海只是一個直轄市,河北是一個地區特別大的省,它的產業和功能度都是非常強的。
第三,我們河北石家莊重要商埠的發展面臨著國內外產業加速轉移的機遇。而且不僅僅是國外的產業轉移,我們更要重視的是國內的產業轉移。我們發展中心分析上半年的統計發展,我國近10年投資的實際發生率有所下降,最根本的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土地制約,另外它的能源、發展臨界飽和,使得很多的產業弱點和問題突出出來。我認為,最能承接轉移的是環渤海和京津地一帶,河北這個地方從承接產業轉移來講是非常有潛力的,不僅是它的區位戰略優勢,還得益于河北省的整體產業基礎。到了十一五期間,它就追到發展的前沿,它承接國際的和國內的產業轉移,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
第四、我們全國面臨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將別是服務業產業的發展將是我們十一五期間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產業發展的重點。前一階段胡總書記到上海,談到服務業是一個戰略產業,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是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大的方面,商貿流通服務業又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有一些方面也顯示了,流通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越來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說:今年國務院以國務院的名義召開的流通工作會議是第一次,以前所有的會議都是行業會議,可見我國把流通產業的發展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五,是河北省和石家莊市對商貿業的重視。昨天在全省的工作會議上,才省長作了重要講話,把商貿流通業作為河北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所以對于石家莊重要商埠來講,這是一個大的機遇。從全國來看,除了浙江是商貿大省,河北省堪稱全國的市場大省。在我們來看,它確實有聲有色,帶動了河北的發展,提高了產業凝聚力,吸納了大批勞動力,專業市場在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河北省、石家莊市對商貿流通業的重視,大商貿、大流通的重視確實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機遇。石家莊重要商埠的定位是國務院給它的,發改委給了它一個非常好的規劃,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在石家莊華北重要商埠的發展中,正定居于一個重要的位置。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以及石家莊重要商埠總體規劃的全面落實,正定距石家莊這么近,面臨著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機遇。從區域、商貿、流通及文化方面,正定確實是華北的一個名珠。現在市場化的發展,又給正定一個好的區位優勢:國道、機場及公路。正定發展商貿流通業的功能定位,自覺地把它融入到華北商埠的大的發展戰略中去,進一步強調,我們不是正定發展正定,而是把它融入石家莊重要商埠中去發展。借助京津地的整體發展,大力發展正定的商貿旅游業,叫文化、旅游和商貿區。正定開放型的發展戰略思路和視角,以及一批致力于大流通、大商貿發展的企業集團,和經營團體,都是正定發展非常好的條件。也是重要商埠發展的背景。
采用科學方法開展市場建設的研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宋立,曾參與石家莊華北重要商埠規劃方案
關于華北重要商埠建立的意義和內涵及規劃編制的依據和原則。在商埠建設的意義里面主要強調了兩個因素。第一把它放到一個石家莊城市發展升級的高度來看,就是第三次創業;第二把它放到石家莊的整個華北地位集中的角度來看,是一次城市功能的第三次提升。第三是放在華北的定位看,與京津都市圈的發展極為密切。
關于商埠的內容我們當時做了這樣一個判斷:石家莊建設這樣一個華北重要商埠,具有一般商埠的特色,也有它自身的內涵。它自身的商埠特殊內涵,主要是在華北地區商貿格局:即多層次的互補性,華北地區即有北京、天津,又有石家莊,它們是不同層次,但他們之間是互補的。互補的關系使得石家莊這樣一個商埠的建設,可能與其它地區的商埠建設某些方面在功能上受到一些制約,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由于這三個城市之間的多層次的豐富因果。就商貿中心來看,還是有復合性的,那就是共同來構成地區的商埠。所以最初給石家莊的定位是:埠華北輻射三北后來修改為輻射全國,連接海外幾個商貿流通發達的城市。在這個格局里邊我們提出了五個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現代物流中心、消費購物中心、商務會展中心和商貿信息中心。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國家與河北省的十五計劃以及商埠業發展的意見、市委市政府的意見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目標,我們當時提出了四個原則:第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第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第三科學性與動態性結合;第四突出綱領性和可操作性。
基本的目標是兩個轉變、四大體系、兩個水平和一批企業集團。兩個轉變是從傳統業態向現代業態為主轉變,從日用消費品流通向綜合經營大流通轉變;四大體系是專業性新型批發體系,節約便利現代體系,高效暢通的現代物流體系,堅強有力的自身體系。兩個水平是信息化水平和服務水平,然后是一批企業集團。
正定發展的機遇:一是在石家莊1+4組團城市規劃中,正定做為唯一的商貿功能區,在建設華北重要商埠規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二是京津地區都市圈發展,尤其是天津、渤海經濟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機遇;三是"長三角"向東南沿海轉移的機遇。這種轉移分三個層次,一是出口加工企業轉移集中在沿海;二是國內市場銷售為主的產業轉移的路徑是沿著國內大中型城市轉移或以貼近產銷地模式的轉移;三是江浙地區民營為主的產業集群為支撐的加工、集散、生產流通相結合的產業,其轉移是有選擇性的跟它具有同構特征的地區可接受它的轉移。這三個層次的轉移對河北省、石家莊市場發展都是機遇,尤其是第三層次轉移對于正定發展商貿產業是最有利的,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四是本地產業發展和結構的升級必然進入一個加速期;五是中部崛起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正定的發展空間,一是建設特色的專業市場。這種特色的專業市場有兩種類型,一是根據區位優勢形成的集散型市場;二是以產業集群為依托,生產流通相結合的市場。正定市場的發展在自身素質提升的同時要與其他市場形成良性互動。二是依托交通優勢發展物流。
縣域經濟要和整個城市協調發展
國家商務部中國商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于淑華
從市場規劃建設的特點分析,我覺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規劃要體現如下專業特點:
1、專業策劃,這個市場非常帶有專業策劃的性質。齊東老師從一開始就在全力以赴的做這項工作,那么我們還有一個詳規、還有設計、還有營銷和建設,所以它是非常細的,有這樣好的一個專家團隊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2、專業投資建設,而不是為了圈地,以人力建市場,而是完完全全的投入人力、財力來建設市場。
3、專業銷售招商,今天在座的有好多義烏專業的銷售團隊和客戶,對我們的銷售和先期招商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4、專業經營管理,有美國的專業管理團隊參與今天的開幕式,更參與今后的市場經營管理。
5、專業的配套系統,在將來發展的物流、商流、信息流,這都是我們的發展模式、趨勢。
關于小商品市場的功能定位,應體現以下功能:
一是商品集散功能,作為小商品的集散中心,使商品齊全,使得能夠引進需求者前來采購。
二是信息的功能,作為市場信息功能是很大的,現在很多市場,包括我們河北的批發市場,我認為還欠缺信息功能,說真的它對我們現代經濟的發展,宏觀決策非常重要。
三是交易功能,以批發為主,培育大批發商,以信息工業化道路。我們市場的定位要往下走,要了解縣以下的鄉鎮究竟需要什么,要建立農村的銷售網絡,日用工業品交易網、生產資料交易網、農產品交易網三個交易網絡形成支持三農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對策。
四是物流配送功能,批發+物流,批發+配送,批發+物流配送。當這個功能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成本就會降低,把降低的成本提供給廣大農民朋友消費的話,就可以解決現在農村購買商品不方便、不放心、不實惠等問題。農村的消費者種植無保障,銷售無渠道,收入不經濟。所以我們的商品交易市場,如果有了信息,有了溝通農村的這些問題多能解決。
五是結算功能,如果市場有指定的銀行,對未來的融資、誠信功能、結算都是非常好的。結算功能本身就是交易信息的網絡。
六是交易培訓功能,因為好的市場如果沒有好的培訓、好的管理,那么在做的過程當中還會很出現傳統的那種不規范。
七是電子商務功能,如果我們實現電子商務功能,那時我們的產品物流成本會很低。
八是網絡服務功能,我想我們這個市場應該把縣以下、或以上的采購、集貨整體的配送等類似的功能網絡化。
九是經營商埠、服務商埠,在今后的競爭中,無論是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包括制造業,都是在經營客戶、打品牌效應,都需要服務經營。
十是市場發展的理念,一是判斷批發市場與現代商貿業有效的接軌的理念:提升硬件設施,改善交易環境;形成商品體系,明確服務市場和對象;提升交易方式;提升經營主體的素質;二是創新市場經營管理體制。三是培育現代商業企業家管理體制,職業化管理、專業化體制。專業市場管理團隊開展培訓教育。四是招商和建立完善的采購體系,五是建立小商品交易市場,交易市場與區域經濟開發結合。六是現代營銷和國際化營銷經營相結合的理念。
我對小商品市場的一些建議:
第一,要建立營銷管理體系:一是不同層次的培訓教育;二是建設市場自己的培訓隊伍;三是市場營銷模式與贏利預測。
第二,要爭取政府政策:一是爭取三農支持,二是支持農村商品流通設施的建設,三是爭取市場培育期。
建設有特色的國際貿易體系
正定縣委、縣政府顧問,浙江市場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齊東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商貿資源已成為最為活躍的資源,流通力已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大市場,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已成為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
一、正定縣要確立商貿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要從為正定人民探索走向致富道路、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確定正定縣商貿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石家莊市《建設華北重要商埠總體發展規劃》的要求,確立以商貿產業立縣、興縣的戰略方針,將商貿產業作為正定縣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優先發展的產業,集聚國內外先進商貿資源,使商貿產業成為正定新的經濟增長極。實現商貿產業的跨躍式發展。
二、關于正定縣商貿產業發展的定位
要從產業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等因素,統籌考慮正定縣商貿產業發展的定位。
產業定位:縣域經濟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優先發展的產業。
區域經濟發展定位:石家莊組團商貿經濟區;華北重要商埠的特色商貿區。
從參與市場分工的因素上分析,河北省還未有國際貿易集中交易平臺,正定可借助省城集聚能力,發揮石家莊市組團經濟區位優勢,建設河北省首家國際貿易中心區。
為此,正定縣商貿產業發展定位為:
融入省城商貿經濟體系,參與京津和環渤海經濟區,連接國內大流通,探索國際市場渠道,建設華北重要商埠特色商貿區。
三、關于正定縣商貿產業奮斗目標體系
1、商貿產業經濟指標體系。包括商貿產業完成的生產總值、交易額或服務收入總額、商貿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商貿產業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以及商貿產業投入產出比例等。
2、商貿產業經濟構成體系。即在對現有商貿產業組成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新的產業發展戰略;同時,選擇和培育新的特色產業,豐富本縣,也是華北重要商埠的商貿產業組成。
3、商貿產業規劃體系。作好兩種規劃,即商貿產業經濟發展規劃和商貿產業空間發展規劃(即城市規劃),城市規劃要保證經濟規劃的實施。
4、商貿產業從業人員組成體系。商貿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發展,商貿從業人員素質構成,以及商貿人員培訓教育,從業人員收入構成等。
5、總體目標。在分析上述主要具體發展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其他發展因素,制定縣級商貿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以激勵全縣人民為之奮斗。
四、關于正定縣商貿產業經濟構成
選擇和發展商貿產業要堅持以下原則:
嚴格遵循國家產業政策原則;充實、豐富、提高華北重要商埠品質的原則;為正定人民和區域經濟提供經濟實惠的原則;商業理念和商業技術適度超前的原則;可持續經營發展的原則。為此建議:
1、優先建設縣域商業流通體系。主要是城鄉商業網點規劃和建設;萬村千鄉工程建設;農村集貿市場品質提升;生產資料流通體系;縣城中心商貿區規劃和建設等。
2、大力提升商品交易市場品質。對現有市場進行分析,制定新的發展戰略,創造條件,實現部分商品交易市場的現代化營銷或國際化經營,培育一批國際性市場、國內或大區域中心市場。選擇新的市場發展空間,以正定國際小商品城建設為開端,建立新的專業市場群,以增強石家莊批發市場的集聚能力。
3、引進和培育一批大中型商貿和服務企業。引進連鎖超市,帶動現代商貿業,提升傳統商貿業。依托高速公路網和正定火車站,培育現代物流企業;連接塘沽、黃驊兩港,利用海上運輸的價格優勢,建設培育大中型生產、生活資料的采購和批發企業;借助區位優勢,建立現代化農貿批發市場,為石家莊市區服務等等。
4、推動貿工農一體化,建設特色商貿體系。加強與京津合作,依托古城文化和燕趙歷史,利用省會經濟發展功能,建設集研究、出版、復制、發行、表演、交易等各環節于一體,形成文化、產業市場體系,發揮體育基地優勢,培育體育產業,集培訓、交流、體育產品制造、銷售為一區,形成體育產業市場園區;發揮民族、宗教優勢,集民族宗教研究、民族宗教活動、民族宗教交流、民族宗教用品制造與銷售為一區,形成民族宗教產業市場園區;同樣,還可規劃旅游、娛樂、餐飲等園區,形成特色商貿區。
5、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建設國際貿易體系。未來5年,預計河北省可能形成三個國際貿易集聚區,即塘沽秦皇島洪口腹地黃驊腹地和石家莊地區。正定應捷足先登。一是建立國際貿易平臺,包括批發市場的國際化,寫字樓區,國際交易街區;二是發展國際貿易企業群體。利用5年發展數百家國際貿易中小企業;三是國際貿易產業,建立出口加工基地;進口、轉口貿易基地;國際物流站等;四是開展國際貿易交流,正定要在國際上建立一批合作中心行政區,對國際貿易發展會產生重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