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3~16日,由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主辦的第一屆國際糖尿病前期暨代謝綜合征大會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在本次大會上,國際糖尿病聯盟頒布了代謝綜合征的定義,這是國際學術界第一個代謝綜合征的全球統一定義。
代謝綜合征在國際上一直缺乏統一的定義。世界衛生組織、美國、歐洲及我國,都在近幾年制定了代謝綜合征的定義,由于出發點和目的不同,標準也各不相同,給學術交流和臨床研究帶來難題。
此次代謝綜合征的定義,是綜合來自世界各地糖尿病學、心血管病學、血脂學、公共衛生、流行病學、遺傳學、營養和代謝學界的意見,由全球21位專家組成的學術共識委員會共同完成。解放軍總醫院潘長玉教授作為委員會成員之一,參與了本次代謝綜合征定義的工作。
國際糖尿病聯盟本次頒布的代謝綜合征定義,與以往我們使用的標準有較大調整,它是指以中心性肥胖為核心,合并血壓、血糖、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基本內容如下:
● 首先強調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以腰圍作為指標進行判斷,并根據不同人群進行調整。
合并以下四項指標中任何兩項,均可判斷為代謝綜合征。
● 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7毫摩爾/升,或已接受相應治療。
● 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男性<1.0毫摩爾/升,女性<1.3毫摩爾/升,或已接受相應治療。
● 血壓升高:收縮壓≥13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85毫米汞柱,或已接受相應治療,或已診斷為高血壓。
● 空腹血糖(FPG)升高:空腹血糖≥5.6毫摩爾/升,或此前已診斷為2型糖尿病。
如果空腹血糖≥5.6毫摩爾/升,強烈推薦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如果您具有中心性肥胖(腰圍超標),并且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壓、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這四項中的任何兩項,即可診斷為代謝綜合征。
關于我國人群的腰圍指標,目前我國傾向于以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為中心性肥胖的標準。據悉,今年我國醫學界將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此定義,適時修訂適合我國人群的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采納空腹血糖作為高血糖的診斷標準,并非否定餐后血糖的重要性,只是為了簡化臨床操作,有利于標準的執行。
代謝綜合征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目前我國城區20歲以上成人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4%~16%。我國心血管健康多中心研究也表明,代謝綜合征和肥胖已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健康,成為我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開展針對性的防治工作已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國際糖尿病聯盟和世界衛生組織于2003年10月聯合啟動了“糖尿病:現在就開始行動”的計劃。目前,芬蘭和德國等分別啟動了涉及人數超過百萬、以生活方式為核心的糖尿病綜合預防計劃。減低體重、增加運動量、改善飲食結構的生活方式治療,是抵御代謝綜合征及糖尿病的一級防線。
本次代謝綜合征統一定義的發布,為全球范圍內的臨床實踐和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了簡便易用的工具。以此為契機,相信必將促進我國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本刊編輯部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