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是怎么回事?北京李道光
〔專家回復〕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是指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動脈粥樣硬化。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中動脈粥樣硬化癥的患病率較高,發病年齡較輕,病情進展也較快。病情較重、病死率高。約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的大血管病變。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性腦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的發病機制及其與糖尿病代謝紊亂之間的關系尚未完全明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壓、脂質及脂蛋白代謝異常在糖尿?。ㄖ饕牵残停┤巳褐械陌l生率均高于相應的非搪尿病人群。大血管病變的危險性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呈正相關,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呈負相關。此外,胰島素、性激素、生長激素、兒茶酚胺等激素水平異常、高血糖、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血小板功能異常等亦直接或間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高胰島素血癥可通過促進脂質合成及刺激動脈內膜平滑肌細胞增殖,大、中動脈粥樣硬化主要侵犯主動脈、冠狀動脈、大腦動脈、腎動脈和肢體外周動脈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等。肢體外周動脈粥樣硬化常以下肢動脈病變為主,表現為下肢疼痛、感覺異常和間歇性跛行,嚴重供血不足可導致肢體壞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