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運行處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2004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62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54805億元,增長16.7%;累計實現利潤11342億元,增長38.1%。

輕重工業生產增速差距縮小。全年輕、重工業分別完成增加值17762億元和370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和18.2%。其中,輕工業增速比上年加快0.1個百分點,重工業減緩0.4個百分點,輕重工業增速差距比上年有所縮小。
除集體企業外,各種所有制企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23213億元,比上年增長14.2%。股份制企業、“三資”企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4054億元和15241億元,增長16.5%和18.8%;集體企業增加值2877億元,增長9.9%,增速相對較慢。

工業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6841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增速比上年加快1.9個百分點。

產銷率有所提高。產品銷售率為98.08%,比上年提高0.17個百分點。其中,輕、重工業產銷率分別為97.62%和98.31%,提高0.14和0.16個百分點。
企業盈利水平大幅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64.33,比上年提高15.41點。累計實現利潤11342億元,比上年增加3129億元,增長38.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5312億元,增加1585億元,增長42.5%。
12個工業行業運行良好

工業行業整體運行態勢良好。12個行業生產均保持快速增長,多數行業增速快于上年。各行業實現利潤比上年都達到2位數增長,其中煤炭行業增長一倍以上,有色、冶金、石化行業增幅超過60%;增利較多的石化、冶金行業分別增利1044億元和530億元,合計占全部工業增利額的50.3%。

能源生產繼續穩定增加
全國發電量2130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9%,其中火電、水電分別增長14.4%和17.6%。全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5460小時,比上年增加215小時;其中,火電設備達到5988小時,為1988年以來的最高值,增加221小時。全行業實現利潤716億元,增長12.6%。

全國原煤產量16.06億噸,比上年增長15%。據行業統計,國有重點礦、國有地方礦、鄉鎮礦產量分別增長13.3%、12.5%和13.4%。煤炭出口8671萬噸(海關統計),比上年下降7.7%。受需求快速增加的拉動,煤炭價格在長期偏低的基礎上快速上漲。前11個月,原中央財政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商品煤平均售價205.2元/噸,比上年同期上漲31.5元/噸,漲幅為18.2%。全年煤炭行業實現利潤307億元,增長1.1倍。

全國原油產量17450萬噸,比上年增長2.9%;原油加工量27307萬噸,增長13.7%,其中汽油、柴油產量分別增長10.2%和19.5%。進口原油1.23億噸(海關統計),增長34.8%。國內成品油消費消費量增長19%,其中柴油消費增長19.8%。主要化工產品生產穩定增長,化肥、農藥產量分別增長16.2%和12.6%,純堿、燒堿產量分別增長14.9%和13.6%。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波動,10月份屢創歷史新高,全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為37.6美元/桶,比上年高9.1美元/桶,上漲32.1%。石化行業實現利潤2781億元,比上年增長60.1%。其中,化學工業利潤796億元,增長89.1%。

主要原材料行業生產保持較高增幅

全國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2.72億噸和2.97億噸,比上年增長23.2%和23.5%。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大幅波動,年初大幅上漲,3-5月急速下跌,6月份之后在需求拉動下逐步回升,特別是板材價格勢頭較猛。年末,6.5mm盤條、16mm鋼筋平均價分別為3464元/噸和3480元/噸;0.5mm熱軋、冷軋薄板價格分別為5411元/噸和6795元/噸,為全年最高水平。由于國際市場價格高于國內市場,加之宏觀調控后國內需求減弱,鋼材進口明顯減少而出口持續增加。全年鋼材進口2930萬噸,下降21.2%;出口1423萬噸,增長1倍。全行業實現利潤1202億元,比上年增長79%;年末,產成品庫存比上年上升52.2%,升幅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
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370萬噸,比上年增長16.4%,增速比上年減緩2.7個百分點。其中,鋁產量656萬噸,增長20.2%,減緩5.5個百分點;銅、鉛、鋅產量分別為204萬噸、175萬噸和254萬噸,增長17.9%、8.2%和10.2%。氧化鋁產量702萬噸,增長13.7%。全行業實現利潤389億元,增長81.9%;年末,產成品庫存、應收賬款凈額比上年分別上升28.1%和21.5%,升幅比上年提高16.2和4.5個百分點。

水泥產量為9.34億噸,比上年增長15.7%,增速比上年減緩1.1個百分點。重點企業水泥混合平均價12月份為282元/噸,比1月份下跌14元/噸。平板玻璃生產快速增長,價格有所上漲。全年產量3.01億重量箱,比上年增長20.5%,加快9.4個百分點。重點企業平板玻璃混合平均價12月份為77元/重量箱,比1月份上漲9元/重量箱,達到全年最高水平。全年建材行業實現利潤394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水泥制造業利潤136億元,增長21.5%;平板玻璃制造業利潤31.2億元,增長1.5倍。
機械、電子、輕工、紡織等行業生產增長平穩
機械、電子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發電設備、大中型拖拉機、數控機床和高精度機床等國家重點支持的產品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90.9%、83.9%、49.8%和75.3%。混凝土機械、壓實機械等受國家政策影響,產量分別下降26.5%和8.6%。汽車產量520萬輛,增長14%;其中,轎車經過去年超常發展后逐步回歸正常增長,產量226萬輛,增長10.2%。大規模半導體集成電路、微型電子計算機、移動電話機、光通信設備產量增長28%-47.7%;消費類電子產品升級換代加快,數碼照相機、筆記本計算機產量增幅均超過50%。全年機械行業實現利潤1843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汽車工業利潤685億元,下降7%,占機械行業利潤的37.2%。電子行業實現利潤822億元,增長40.2%。

輕工、紡織行業在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的同時,大力拓展出口,全年出口額可分別超過1500億美元和950億美元。房間空調器、家用電冰箱產量分別增長42.6%和30%,家用洗碗機、家用電熱烘烤器具分別增長1.7倍和48%;卷煙增長6.7%。紗1095萬噸,布295億米,分別增長18.5%和19.4%;服裝118.3億件,增長15.1%;化纖1425萬噸,增長20.3%。棉花價格大幅波動,12月末國內標準級棉花到廠平均價格為11265元/噸,比1月末回落6099元/噸,降幅達35.1%,高于國際同等級棉價1200元/噸左右,棉紡企業組織生產難度加大。全年輕工(不含煙草)行業利潤1530億元,增長23.8%。紡織行業利潤495億元,增長17.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紡織企業利潤下降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