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兵
近期,衛生部通報了2004年食用植物油國家衛生監督抽檢情況,在沒有達到衛生標準的52份植物油中,金龍魚、福臨門、金象等知名品牌的產品因酸價超標上了“黑名單”。消息被報道后,引起了消費者對大豆色拉油的消費恐慌。前不久,部分品牌大豆色拉油在北京出現嚴重缺斤短兩和沒有“QS”標志等問題而被媒體曝光,已經使消費者對大豆色拉油失去了消費信心。時下,食用油行業的“大鱷”——金龍魚、福臨門又報出驚天消息——酸價嚴重超標,一時間引起消費者對大豆色拉油的消費恐慌。
生產“金龍魚”的制造企業深圳嘉里糧油集團的生產技術部蔡經理對此告訴記者,收到衛生部的通告后,他們迅速檢查生產系統并落實核查,同批的產品出廠是由營口當地疾病控制中心出具的證明是合格的,酸價為0.19,而衛生部抽查卻是不合格。番禺合興油脂有限公司運作部的林榮燦經理認為:“造成酸價、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溫度控制、運輸、儲存不當等,如果超標了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危害到哪一步現在還不能夠定下結論。”據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監督員介紹:酸價及過氧化值兩項指標均是反映油脂衛生品質的指標,其數值超標越高,說明油脂變質越嚴重,不僅使產品的色、香、味發生改變,而且酸敗的氧化產物具有毒性,能夠影響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危害身體健康,但在短時間內不能發現。如此說來,不管金龍魚、福臨門、金象的酸價、過氧化值超標是否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直接危害的卻是整個食用油行業的信譽和消費信心。
大部分消費者在接到金龍魚、福臨門被曝光的消息后首先表現出的是莫大的驚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長期食用的知名品牌的大豆色拉油也會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甚至懷疑是否是媒體為炒作而故弄玄虛。在歐尚超市采購食品的王先生對記者說:“看到報紙后,真不敢相信金龍魚和福臨門大豆色拉油能夠出現質量問題,我們吃油是選品牌最大最好的,所以吃大豆色拉油我們都選這兩家,這么大的品牌都能夠出現如此嚴重問題太遺憾了。”
在易初蓮花采購食用油的李女士說:“前段時間小品牌大豆色拉油有問題已經讓我們不敢輕易購買,現在連金龍魚都出問題了,你說這大豆色拉油我們還敢吃嗎?”另一位張女士無奈地說:“金龍魚是我們最常見的品牌,家里長期吃大豆色拉油,而我們選擇大豆色拉油不是金龍魚就是福臨門,真可惜這么大的品牌也有問題。”趙先生也對記者說:“我們一直相信大品牌的質量,看來大品牌也不見得有保障,可我們又不能不吃油,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會選擇大品牌的,只是還是少吃大豆色拉油吧,也希望這些大企業能夠吸取教訓,生產出合格的油讓我們放心消費。”
據了解,北京“家樂福”“華堂”等連鎖超市盡管沒有接到衛生部的有關書面通知,但已經將涉嫌的三大品牌的問題油作出暫時下架決定。一些超市本著為消費者負責的精神,紛紛對所屬的連鎖超市是否存有問題油進行了清查。
另據了解,金龍魚、福臨門的大豆色拉油原產地基本上來自美國或巴西的轉基因大豆,本來就備受置疑的轉基因產品在本次抽查中再遭“封殺”。據國家標委會有關人士介紹,我國在進口轉基因大豆色拉油的進口檢驗指標上也要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外來“重油”污染我國大豆色拉油環境。大豆色拉油因價格低廉而備受消費者的青睞,而食用植物油新標準自出臺以來,卻曝出了大豆色拉油的種種問題。一業內人士對此不無憂慮地說,現在大豆色拉油已在食用油家族中名聲掃地,大豆色拉油的產業發展也因此雪上加霜。
如果大豆色拉油產業的發展因此停止不前,那么誰應為這一沉重的責任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