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5年是實現“十五”計劃目標的最后一年,也是銜接“十一五”發展的起步之年。我們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優化煤炭資源配置,優化調整市場、資源和運力結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努力生產,加強調度,切實做好2005年煤炭供應,確保重點行業、重點用戶對煤炭的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
一、2004年全省煤炭產供需情況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全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煤炭行業廣大干部職工,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煤炭基地建設和市場需求旺盛的發展機遇,以陜西煤業集團公司創立為契機,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強化管理,服務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指導下,在鐵路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加強產運銷銜接和組織協調,全省各類煤礦都保持了產銷兩旺的發展勢頭。據初步統計,2004年全省煤炭總產量約9100萬噸(不含神華集團煤炭產量),增長9.6%,其中國有重點煤礦產煤3000萬噸,增長15.8%。煤炭總銷量完成8924萬噸,同比多銷652萬噸,增長7.9%。煤炭鐵路運銷量完成3712萬噸,同比多運512萬噸,增長16%。特別是在年初“兩節”、迎峰度夏、冬季取暖等用煤高峰時段,積極組織煤炭搶運,有效保障了省內外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煤炭需求,促使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好勢頭。2004年我省煤炭企業供省內外電煤近3000萬噸,有力支持了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和較快發展。
2004年全省煤炭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部分煤礦生產不均衡,導致可供資源量不均衡,對煤炭供應帶來一些影響;二是省內外銷售比例不協調,省外部分重點合同兌現較差;三是鐵路運量雖然增長,但與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四是煤與非電煤、省內電煤與省外電煤、電煤與市場煤的價差進一步拉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炭企業銷售的積極性。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要認真分析,針對性的制定措施,力爭在2005年較好地予以解決。
二、2005煤炭供需形勢
如果說2004年最突出的是電力緊張,那么2005年最為突出的將是煤炭供應緊張。綜合分析2005年省內外煤炭供需形勢,總體上需求旺盛,資源偏緊。受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拉動,對煤炭、電力、石油等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從煤炭需求看,發電用煤占煤炭生產總量的一半以上。2004年全國電煤消耗總量達到9.6億噸,同比增加1億多噸。2005年預計增加1.4億噸。國內煤炭需求總量將超過20億噸。我省除經濟增長拉動的煤炭需求增長以外,韓城第二發電廠,戶縣電廠二期工程將建成投產,對煤炭和鐵路運輸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根據剛剛結束的全國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議上我省訂貨結果看,省外重點訂貨量在去年1500萬噸基礎上,新增1200多萬噸,達到2800萬噸。交易訂貨量達到3500萬噸。省內煤炭需求約4000萬噸,其中電煤近2500萬噸,比2004年增加700萬噸。省內外、重點與交易訂貨對我省煤炭的需求總量超過億噸。
從煤炭資源供給看,由于多種原因,2005年煤炭產量增幅將趨緩,個別煤種、部分煤礦可供資源與需求有較大缺口。
從鐵路運輸狀況看,雖然近幾年運能逐年遞增,今年國家對陜西的運力,又給予較大傾斜,但總體上與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在結構、流向和區域方面矛盾仍比較突出。
從煤炭銷售價格看,省內外價差將進一步拉大,必將影響到省內電煤正常供應。
因此,我們要在正確分析認識形勢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化解不利因素,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和運力結構,確保省內外重點行業、重點用戶的煤炭供給。
三、保證煤炭供應的措施
1.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努力做好煤炭供應。
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執行省委、省政府關于煤炭產運銷方面的有關文件和規定,堅持講政治、顧大局,正確處理國民經濟運行大局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樹立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有關原則和規定,全力以赴做好省內外的煤炭供應,尤其是省內電煤的供應。對目前電煤供應中存在的省內電煤價格與省外電煤價格和市場煤價格的差距近一步拉大,少數電廠貨款結算不及時等影響電煤供應的突出問題,按照有關政策,積極與電力企業協商,做到邊正常發運,邊協商解決,必要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匯報,由政府協調解決,保證煤炭供應。
2.科學組織好煤炭資源。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當前,著眼發展,遠近結合,標本兼治。一要加大資源的開發力度和速度。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煤炭大省和西部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政府關于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與培育大型煤炭集團的重大決策,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結合陜西煤業集團創立運營一年來,體制改革、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進展較快,已經初步形成大型煤炭基地開發建設主體,具備了參與開發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的基礎條件的優勢,進一步加快發展,推動我省煤炭工業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在已經啟動一批煤、電、化等重點項目的基礎上,加快在建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力爭早日建成投產,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同時積極做好一批重點煤電項目的開工建設與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加強現有礦井的技術改造。立足于渭北礦區現有礦井的資源條件,依靠科技進步,加強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對資源充足、煤質較好、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技術可行的礦井,有選擇的進行擴能改造,走投資少、見效快的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三是加大對地方煤炭的整合力度。按照煤業集團公司的整體部署,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年內初步完成對地方煤炭的整合工作,提高我省對煤炭資源、市場和運力配置調控的能力。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努力增加省內外煤炭資源的有效供給。
3.加強日常產運銷的組織協調與運行管理。
一是加強煤炭聯合銷售,積極穩妥地推進運銷體制改革。圍繞陜西煤炭工業跨越式發展和建設億噸級大型煤炭集團的戰略目標,改革全省煤炭運銷體制,充分發揮聯合銷售、集團運作的優勢,堅持穩步推進,分步實施。首先,在對陜西煤業集團公司所屬企業的煤炭實行統一訂貨基礎上,實行鐵路運輸計劃統一管理,加大鐵路運行統一協調力度。其次,結合對地方煤礦的整合情況,逐步建立以資產為紐帶的全省煤炭聯合銷售實體,形成大集團、大市場、大流通、緊密型的煤炭運銷體制,從而實現對煤炭資源的統一配置,形成統一供應格局,提高我省煤炭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加強日常運行的組織協調,提高煤炭購銷合同特別是重點合同兌現率。圍繞2005年省內外煤炭供應工作,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積極協調的原則,加大調控力度,全力抓好省內省外兩個市場,合理配置國有重點礦和地方礦兩類煤炭資源,確保省內電煤和省外重點用戶兩個重點,協調好產能與運能兩個關系。首先,圍繞建設煤炭產銷大省和調出大省的目標,建設穩定可靠的煤炭運輸格局。采取多種途徑,使產能增長與運力增長基本配套,訂貨量、資源量與運力計劃大體吻合。積極配合鐵路部門,重點抓好隴海、西合、候月等鐵路干線合同運輸計劃的落實兌現。其次,要突出重點。在煤炭發運中,繼續堅持“保省內電煤供應、保重點用戶用煤”的“雙保”原則,積極做好重點電煤月度計劃平衡與協調,嚴格執行重點電煤合同,提高合同兌現率,努力把有限的資源和運力配置到最佳狀態,使全省各類煤炭實現均衡發運,同步增長。特別抓好當前和春節期間、“兩會”期間、夏季及冬季取暖等時段的煤炭供應。
三是加強與鐵路、電力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在鐵路計劃審批上,做到有的放矢,及時準確。在計劃落實上加強與各級鐵路部門的聯系溝通,對鐵路運輸情況及時分析,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緊密銜接產運需環節,深入礦區督促裝車,努力提高兌現率。加強運銷調度,保證信息暢通,做到反應敏捷,措施得力。加強與電力企業的配合,及時溝通,互通情報,努力滿足需求。